揭秘北斗“吉星”:大體型巧佈局 多絕技護家園

2020-03-10 08:0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3月9日晚,中國第54顆北斗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顆衛星“落戶”高軌天疆,意味著中國距離北斗全球組網“大棋局”的部署完成僅一步之遙。

  大體型巧佈局

  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包含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衛星、24顆中圓地球軌道(MEO)衛星和3顆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這種不同類型軌道混合星座設計為北斗系統獨有,屬於國際首創,可有效增加亞太地區的衛星可見數量。

  此次發射的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是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第2顆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吉星”。

  “吉星”在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中功能最多、信號最多、體型最大、壽命最長,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該衛星採用的衛星平臺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東方紅三B(導航)衛星平臺,同時也是中國現役規模較大的衛星平臺之一。

  在整星總裝與測試過程中,衛星團隊逐一攻克了總裝狀態多、測試項目多、技術難度大等一系列難題。由於“吉星”天線多且射頻信號種類繁多,這給電磁兼容(EMC)帶來極大的挑戰。面對難題,“吉星團隊集智攻關,高水平地解決了電磁兼容難題,使吉星成為‘導航、通信一體化’水平最高的衛星。”北斗三號衛星副總設計師劉天雄説。

  此外,“吉星”採用的東方紅三B(導航)衛星平臺還能裝載更多燃料。“充足的燃料可以保證衛星‘穩坐’靜止軌道位置。”北斗三號衛星總設計師陳忠貴介紹,通過一系列舉措,“吉星”衛星的設計壽命也創中國導航衛星新高。

  北京時間3月9日19時5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 郭文彬 攝

  多絕技護家園

  俗話説“一招鮮,吃遍天”,但“吉星”卻不信這個,而是苦練了眾多絕招。無線電導航、無線電測定、短報文通信、星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吉星”樣樣精通。

  記者了解到,“吉星”的精密單點定位功能,可實現動態分米級、事後厘米級的定位服務,貼心服務汽車自動駕駛、船舶精準停泊等,節省大規模建設基站的費用。“吉星”的星基增強功能,可通過兩個頻點播發符合國際民航組織標準的星基增強信號,精確護航飛機起降,為國內外民航用戶提供花費更低、可用性更高的導航服務。此外,在通信、電力、測繪交通、農業等領域,吉星也將始終“高照”,守護國泰民安。

  “吉星”不僅在導航信號上兼容北斗二號,為傳統用戶提供一如既往的導航服務,而且在短報文通信功能上有了新突破,通信能力提升10倍,單次可發送1000多個中文字符,足以應對突發情況,還可發送圖片等信息,應用場景更為豐富。

  據北斗三號衛星總體主任設計師潘宇倩介紹,“吉星”的接收信號能力也大幅增強,使用戶終端的發射功率降低10倍,用戶終端實現了小型化,大大提高了用戶體驗。本次成功發射的“吉星”,還將與2018年11月1日發射升空的北斗三號首顆“吉星”攜手驗證北斗系統新體制有源定位功能,拉開無線電測定功能全面升級的序章。

  根據北斗全球組網計劃安排,今年5月,中國將組織最後一次北斗三號組網衛星發射,最終實現幾代北斗人執著追求的“全球組網夢”。目前,工程全線正以臨戰狀態加緊備戰,確保任務順利如期實施。(完)(作者 郭超凱 潘晨)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