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球經濟如何才能順利開啟復蘇模式?

2021-01-26 08:31: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月25日電(閆雨昕)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引發的不僅僅是一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對於經濟、社會等各領域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進入2021年,在新冠疫情影響下的全球經濟該採取哪些措施應對挑戰,復蘇模式如何才能順利開啟?

  新年伊始,定於25日至29日以線上方式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吸引著全球的目光。

   世界經濟站在十字路口

  根據世衛組織統計,全球目前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近1億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200萬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或有近1億人重新陷入極端貧困。2021年,疫情的陰霾或仍將使世界經濟和國際形勢處在艱難時期。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在接受新華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全球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都在增加,複雜性絕不可低估,而首當其衝的就是疫情防控。“只有疫情得到控制,經濟發展的調節才更加成熟。雖然疫苗在上市,但卻是非常不平衡,這種不平衡也將影響整個全球疫情的防控,進而影響全球經濟過渡的進程。”

  除此之外,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政策的負面影響也構成了世界經濟復蘇的一大不確定性。

  商務部研究院外貿所所長梁明對新華網記者表示,2021年的全球市場可能面臨需求進一步萎縮的風險,這會進一步拖累全球經濟,大家可能都會減少開支,總需求是在下降的。此外,全球經濟的進一步分裂可能導致貧困率進一步加劇,形成全球統一大市場的這種力量會進一步的削弱。“如果持續加強一些經濟的以我為中心和自我保護,無助於全球經濟的復蘇。”梁明説。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前所長陳鳳英在接受新華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各國為應對疫情所實施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可持續性面臨巨大的挑戰。一些國家去年可以大量“花錢”,今年怎麼辦?什麼時候可以收、什麼時候可以放是個巨大挑戰。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認為,2021年是重建信任的關鍵之年。他強調,世界正處在重要的十字路口。新冠疫情給全世界帶來嚴重衝擊,破壞了國際社會在應對失業、貧困和氣候變化等問題上的努力。各國領導人必須齊心協力,採取積極、果斷和包容性的有效行動。

   重拾多邊主義成為復蘇關鍵

  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曾將“經濟對抗”和“國內政治兩極分化”視為排在前兩位的最大風險。

  “當前,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需要形成全球共識,多邊主義是推動疫後經濟復蘇的唯一方式。”北京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副總裁朱民此前表示,中國還應繼續堅持改革開放,改善營商環境,做好知識産權保護。進一步開放的決心不變,是中國應對世界變局重要對策之一。

  “2021年全球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應該加強合作,加強對話。”梁明表示,接下來希望通過包括達沃斯這種論壇機制還有G20,提供更多多邊對話的機會,形成全球經濟、全球疫情的共治。

  世界銀行1月5日發佈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提到兩種不利的情景假設,一是世界上大部分地區新冠病例確診數量居高不下、疫苗接種延遲將導致2021年全球經濟僅增長1.6%;二是金融壓力重新上升導致廣泛的公司債務和主權國家債務違約,全球經濟將陷入負增長。報告認為加強多邊合作仍是全球經濟復蘇的關鍵。

   尋找全球合作新答案

  1月18日,2020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出爐。中國經濟去年呈現出“V”型反轉,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體量更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21557億元,比上年增長1.9%;出口2242億隻口罩,相當於為中國以外的全球每人提供了近40隻......

  在全球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的逆勢增長也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強心劑。多家外國媒體在報道中認為,中國率先實現經濟復蘇,充分展現了中國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為國際市場提供了寶貴的供需增量和投資機遇,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和發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帶來更大動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經合組織對2021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值分別為8.2%、7.9%和8%,顯示出全球對中國經濟復蘇的信心。

  阮宗澤認為,“中國經濟這個成績單既屬於中國,同時也屬於世界”,在過去的一年,中國面臨兩種“病毒”,一個是新冠肺炎病毒,一個是如貿易“脫鉤”等“政治病毒”,它們並沒能夠阻止中國前進的步伐。另外,中國在世界經濟版圖當中的分量更大,中國經濟越是提振和保持良好的增長,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就越大。

  2021年1月25日,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將拉開帷幕,習近平主席時隔四年將再次發表演講。在尋求合作抗疫和推動經濟復蘇的過程中,在構建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和社會體系方面,各方期待中國貢獻良方。

編輯:李瑞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