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安全生産轉型的現代化路徑》等書在京發佈

2020-01-16 07:56:00來源:你好台灣網

  你好台灣網1月16日消息(記者雅萍)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年,“三農”領域依然存在必須堅定完成的硬任務,研究“三農”工作要積極推進高質量農業發展,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推進農業由加速增産向穩中提質轉變成為工作重心。1月14日,由江南大學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研究院副院長王建華教授撰寫的專著《農業安全生産轉型的現代化路徑》研究成果報告會在北京舉行。

兩本專著的發佈與分享會場

  會上,王建華教授對全書的主要內容和觀點進行了分享。王建華教授指出:“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安全的、高質量的、有特色的農産品和新穎的農業生態産品,充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政府工作重點之一。因此,實施質量興農、綠色發展, 實現農業安全生産轉型正是解決現有問題,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三農”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王建華教授對專著的主要內容和觀點進行了重點分享

  與會人士指出:《農業安全生産轉型的現代化路徑》兼具理論性和實用性,重點反映當前中國農産品生産的現實狀況,並從理論和實踐角度探尋農業安全生産轉型路徑。特別值得讀者關注的是,該書從不同視角反映和準確描述近年來我國不同農産品安全生産的變化情況,為尋求實現農業安全生産轉型路徑、提高農産品供給質量做出最大可能的努力。

《農業安全生産轉型的現代化路徑》封面

  本次報告會上,由江南大學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研究院浦徐進教授、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博士生孫書省撰寫的專著《供應鏈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之路》研究成果報告也同期舉行。浦徐進教授在會上介紹了該書的主要內容和觀點,他指出,“《供應鏈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之路》主要採用了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清晰界定了線上線下融合型供應鏈的特徵,全面考察了影響線上線下融合背景下供應鏈運作效率的因素,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協調優化機制。

浦徐進教授在會上介紹了專著的主要內容和觀點

  值得一提的是,該書還特別地針對生鮮農産品這一特殊商品,努力厘清諸多生鮮農産品供應鏈新模式的內涵,建議通過行業商業模式優化、供應鏈體系搭建、配送物流效率提升等途徑、推動生鮮消費的線上線下融合,開拓更多消費場景和領域。因此,該書的研究結論不僅可以豐富供應鏈領域的理論成果,也可以為相關企業的管理實踐提供決策借鑒。

《供應鏈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之路》封面

  來自企業、媒體以及科研機構等不同行業的精英共聚一堂,就供應鏈模式創新的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廣泛交流。江南大學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吳林海教授發言指出:身處互聯網信息時代,網絡作為一種跨越空間和地理分佈的渠道載體,能夠實時響應消費者需求以及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水平。隨著新零售概念的不斷深入人心,線上電商和線下實體店正逐步由獨立、對抗走向融合、協作,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已經成為新時代零售行業變革的主要方向。因此,探討構建線上線下有效融合的機制,並對供應鏈的未來發展模式進行科學研判,已成為亟待研究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江南大學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吳林海教授發言

編輯:李瑞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