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收再生稻 豐收有保障 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2021-05-09 19:46:00來源:人民日報

  “抓住有利天氣,做好田間管理。”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彭少兵,率科研團隊在湖北省洪湖市開展機收再生稻技術攻關時,提醒沙口鎮新場村的種植大戶吳以金,搶抓農時做好管理,為機收再生稻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彭少兵團隊于2009年開展相關技術攻關,傳統再生稻頭季靠人工收割,機收再生稻兩季都可機收,目前湖北省等地已大面積推廣機收再生稻,受到農民歡迎。

  “同樣面積的土地,同樣收兩季,和種雙季稻比,機收再生稻只要播種一季,二季利用頭季收完留下的稻樁,再次發芽和抽穗,生長期間幾乎不再投肥料。”洪湖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戴武秀介紹,“洪湖市目前已推廣種植30多萬畝。”

  “我種機收再生稻快10年了。起初全村就我家種,現在基本都種了,我還給大家指導技術呢。”家庭農場經營者楊國秀説,通常情況下機收再生稻頭季畝産700公斤左右,第二季畝産300公斤左右,去年雖然遭受暴雨襲擊,兩季畝産仍接近900公斤。

  “每年8月上旬,機收再生稻的頭季稻就成熟收穫了,即使遇到高溫和暴雨天氣,只要持續時間不是特別長,二季稻産量也有保障。”春露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張永前説。近年來,他們一直和華中農業大學科研團隊保持密切合作,現已聯合成員單位30余家,流轉耕地面積9.75萬畝,致力於推進機收再生稻的種植和加工銷售。洪湖市強化機收再生稻的品牌意識,支持龍頭企業帶動農戶抱團發展。

  2013年以來,湖北省機收再生稻推廣面積持續增長,實現大面積示範區連續3年兩季畝産980公斤至1030公斤,相較中稻增産300公斤至350公斤,相較雙季稻産量相當,增産增收效應明顯。據了解,湖北省機收再生稻種植面積已從2013年的40.5萬畝,增加到2020年的330萬多畝。

編輯:姚思寒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