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給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提前劃“紅線”——國家網信辦、公安部約談11家企業傳遞監管新信號

2021-03-20 09:40: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 題:給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提前劃“紅線”——國家網信辦、公安部約談11家企業傳遞監管新信號

   新華社記者 王思北、顏之宏

   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安部指導各地網信部門、公安機關加強對語音社交軟體和涉“深度偽造”技術的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安全評估工作,並對近期未履行安全評估程序的11家企業進行約談,引發社會關注。

   專家認為,不同於以往的事後監管,此次安全評估工作和約談給有關的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提前劃“紅線”,“事前規制”有利於企業及時發現安全隱患,整改安全問題,切實履行信息內容安全主體責任,維護網絡傳播秩序,營造良好網絡生態。

   根據國家網信辦發佈的通報,此次安全評估工作主要針對近期未履行安全評估程序的語音社交軟體和涉“深度偽造”技術的應用,旨在加強對具有輿論屬性或社會動員能力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和相關新技術新應用的安全管理,規範互聯網信息服務活動,切實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2018年11月,國家網信辦和公安部聯合發佈《具有輿論屬性或社會動員能力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安全評估規定》。根據這一規定,出現具有輿論屬性或社會動員能力的信息服務上線,或者信息服務增設相關功能;使用新技術新應用,使信息服務的功能屬性、技術實現方式、基礎資源配置等發生重大變更;用戶規模顯著增加等情形,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自行開展安全評估,對評估結果負責,並向網信部門和公安機關提交報告。網信部門和公安機關根據對安全評估報告的書面審查情況,認為有必要的,應當依據各自職責對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開展現場檢查。

   針對近期未履行安全評估程序的語音社交軟體和涉“深度偽造”技術的應用,國家網信辦、公安部指導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廣東等地方網信部門、公安機關依法約談映客、小米、快手、字節跳動、鯨準數服、雲賬戶、喜馬拉雅、阿裏巴巴、網易雲音樂、騰訊、去演等11家企業,督促其按照網絡安全法、《具有輿論屬性或社會動員能力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安全評估規定》等法律法規及政策要求,認真開展安全評估,完善風險防控機制和措施,並對安全評估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採取有效整改措施,切實履行企業信息內容安全主體責任。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一批如唱歌類、一對一語音聊天室等方式的語音社交類軟體開始涌現,成為不少年輕群體的社交新選擇。一方面,語音社交拓展了人們的社交渠道,增強了部分人群的連接效率,但同時也存在使用門檻低、內容隱匿性強等特點。

   而“深度偽造”技術則利用機器的深度學習,實現圖像、聲音、視頻的篡改、偽造和自動生成,産生高度逼真且難以甄別的效果。

   “‘深度偽造’技術如果濫用,會産生嚴重後果。”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舉例説,此前國外一些人利用換臉技術偽造藝人的影像資料,就引發過網友對該項技術的熱議。

   2019年12月,國家網信辦發佈《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明確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和生産者、平臺不得開展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深度偽造、流量造假、操縱賬號等違法活動。

   左曉棟説,此次有關部門約談相關企業,一方面是為了給部分平臺上存在涉“深度偽造”技術、存在的安全隱患敲警鐘,另一方面也要求行業內的相關企業依法依規保護用戶個人信息和名譽權,對於可能涉嫌違法犯罪的相關線索,要及時上報有關監管部門。

   專家認為,語音社交軟體由於其使用門檻低、內容隱匿性強等特點,也給監管造成了較大難度。因此,在推動這一新興行業發展的同時,也要吸取以往在短視頻、直播平臺治理方面的經驗教訓,對語音社交産品進行前瞻性監管。

   “這次約談釋放了一個比較明確的信號,就是在新技術新應用尚未在國內造成較大影響的時候,監管部門提前介入,給企業打預防針。”資深互聯網行業專家尹生説。他建議,在對某項技術進行“事前規制”的同時,相關部門也應著力提升監管技術,用技術管住技術,以此來提高監管實效和質量。

   據悉,下一步,國家網信辦、公安部將繼續指導各地網信部門和公安機關加大巡查檢查力度,督促屬地互聯網企業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積極主動履行安全管理義務,切實履行企業主體責任,共同維護網絡傳播秩序,營造良好網絡生態。

編輯:李瑞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