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畫藍圖 引領未來——習近平主席在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講話解讀

2021-02-10 08:51:00來源:新華網

  “17+1大於18”。

  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2月9日以視頻方式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峰會併發表題為《凝心聚力,繼往開來 攜手共譜合作新篇章》的主旨講話。

  這是2012年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創建以來最高級別的領導人會晤。

  9年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經歷了時間和國際形勢複雜變化的考驗,結出纍纍碩果。

  新形勢下,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應如何推進?

  “前所未有的挑戰,需要各國以前所未有的團結協作共同應對。”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同各方領導人回顧總結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共同擘畫未來發展宏偉藍圖。

  春運期間,中歐班列的運輸任務仍舊繁忙,2021年2月8日,民警雷激(右一)和同事在重慶團結村中心站貨場對貨車進行例行安全檢查。重慶團結村中心站是中歐班列(渝新歐)起點站。開行10年以來,中歐班列(渝新歐)累計開行中歐班列超7000列。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多邊主義的生動實踐

  “共商共建、務實均衡、開放包容、創新進取的合作原則,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取得成功的關鍵,我們要堅持這一原則。”習近平主席強調。

  有事大家商量著辦;讓合作方都有收穫;在開放包容中共同發展;通過創新不斷成長……習近平主席在主旨講話中指出,9年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形成了符合自身特點併為各方所接受的合作原則”。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劉作奎認為,這些原則簡而言之,就是一以貫之堅持和貫徹多邊主義。

  這是2020年5月30日在塞爾維亞舊帕佐瓦拍攝的匈塞鐵路建設工地施工現場。連接布達佩斯與貝爾格萊德的匈塞鐵路改造項目全長350公里,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標誌性項目。新華社發(塞爾維亞總統府供圖)

  “中國在開展對外合作時,不論合作對象大小、貧富、強弱,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主動搭建平等互利的平臺,讓合作真正惠及每一個參與者。”劉作奎説,這是中國為世界帶來的新思路。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之所以碩果纍纍,就在於其符合十八國共同利益和可持續發展的共同願望。

  自2012年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建立以來,中國同中東歐國家貿易額增長近85%,年均增速8%,是中國對外貿易增速的三倍以上;在疫情肆虐、全球經濟蕭條的背景下,2020年,中國—中東歐貿易逆勢增長,貿易額達1034.5億美元,增長8.4%;2020年,中歐班列全年開行1.24萬列,同比增長50%,首次突破“萬列”大關……

  中國同中東歐國家率先探索跨區域合作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接,率先實現“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在地區全覆蓋;截至2020年底,中國累計對中東歐國家直接投資31.4億美元,同期,中東歐國家累計對華投資17.2億美元;包括匈塞鐵路在內的大項目合作成果顯著,已竣工和在建項目近20個……

  2021年1月16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機場工作人員卸載首批由中國國藥集團生産的新冠疫苗。新華社發(普雷德拉格米洛薩夫列維奇攝)

  外交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事務特別代表霍玉珍説,作為中歐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加強同中東歐國家的互利共贏,也有助於推動中國和歐洲總體關係的發展。

  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趙剛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傳遞出一個重要信號——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幻,中國同中東歐國家合作依然牢固高效、歷久彌新,足以迎接各種挑戰。

  “中國在為各國提供合作新思路的同時,也為動蕩變革中的世界注入難得的穩定因素。”趙剛説。

  2017年4月19日,波蘭中部城鎮沃維奇一家牛奶加工廠的工作人員操作用於包裝奶製品的機器。奶製品是波蘭的傳統優勢産業。據波蘭牛奶商會主席阿格涅什卡馬利謝夫斯卡介紹,歐盟是中國奶製品進口最大的來源之一。新華社記者 陳序 攝

  合作共贏的方向指引

  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作為一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跨區域合作平臺,如何進一步發展?

  習近平主席在主旨講話中提出4點建議:

  ——直面疫情挑戰,堅定共克時艱的合作信心;

  ——聚焦互聯互通,暢通聯動發展的合作動脈;

  ——堅持務實導向,擴大互惠互利的合作成果;

  ——著眼綠色發展,打造面向未來的合作動能。

  2018年9月25日,波蘭羅茲第一小學的學生在學習中文。成都青白江區外國語小學與波蘭羅茲第一小學當日簽署友好學校合作協議。新華社記者 陳序 攝

  外交學院副院長高飛表示,習近平主席的4點建議緊扣“時”與“勢”,既著眼當前解決緊迫問題,又謀劃長遠打造創新動能,凸顯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務實特色,鮮明體現著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

  當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仍是全球範圍最緊迫的任務,中東歐國家也不例外。在中東歐國家中,塞爾維亞已從中國企業獲取100萬劑疫苗,匈牙利也正在同中國疫苗企業合作。來自中國的疫苗,解了燃眉之急,為相關國家戰勝疫情帶去了希望。

  “如果中東歐其他國家有疫苗合作需求,中方願積極考慮。”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明確表示。

  2019年6月8日,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在浙江寧波開幕,一名展商(右)向來賓介紹捷克生産的一款輕型飛機。新華社記者 翁忻 攝

  趙剛認為,中國同中東歐國家開展疫苗合作,有助於推動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産品、促進疫苗在全球公平分配和使用。這也是習近平主席去年以來在多次重大“雲外交”中反復傳遞的立場,體現出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歷史擔當。

  從穩妥有序恢復人員往來、推動復工復産,到深化海關貿易安全和通關便利化合作;從擴大自中東歐國家進口商品,到加強文化、教育、旅遊、體育等領域合作;從共同舉辦“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年”,到拓展在數字經濟、電子商務、健康産業等領域合作……峰會上,中方宣佈的合作舉措實打實、沉甸甸。

  “習主席的講話貫穿著開放、包容、互惠精神。”劉作奎以農業合作舉例説,農産品出口一直是一些中東歐國家的難題。此次中方提出爭取實現未來5年中國從中東歐國家的農産品進口額翻番,表明中國在合作中是充分考慮對方利益的,合作始終互利共贏。

  專家表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充分體現了共同參與、共同發展、各國共享,是中國對外開放與合作的典型範例。

  2019年11月7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進博會食品及農産品展區,一名工作人員展示來自愛沙尼亞的啤酒。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面向未來的重要宣示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的一舉一動,影響著全球發展脈動。

  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中國率先克服疫情影響、實現經濟正增長,聚焦著整個世界的目光,也承載著包括中東歐國家在內眾多國家的期待。

  今年起,中國開始實施經濟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中國,將給世界帶來什麼?

  這張2019年1月16日航拍的照片顯示的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典範項目,比港近年來的發展令人矚目。2019年10月,希臘港口發展和規劃委員會批准了比港提交的後續發展規劃,意在進一步把比港打造成世界一流港口。新華社記者 吳魯 攝

  講話中,習近平主席向世界宣示:中國持續發展和開放將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注入強大動能,也將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開闢更廣闊空間。

  高飛表示,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闡釋了新發展格局的內涵,回應了國際社會的關切。“中國將繼續是世界經濟復蘇的動力源和穩定器,這是中國的承諾。”

  超大規模市場和內需潛力將充分釋放;著力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更加積極參與雙邊、多邊和區域合作……習近平主席向世界展現一個不斷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中國、一個蓬勃發展而充滿機遇的中國。

  這是2020年2月1日在克羅地亞南部的科馬爾納航拍的佩列沙茨大橋施工現場。該項目由中國路橋公司牽頭的中國企業聯合體于2018年中標後開工。新華社記者 高磊 攝

  劉作奎表示,習近平主席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宣示、提出的一系列重要倡議,不僅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提供了強勁動力,也有助於進一步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2021年新年以來,習近平主席以視頻、電話、信函等多種方式身體力行開展元首外交,先後出席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等重要多邊活動,旗幟鮮明倡導多邊主義,提出共克時艱的中國方案,為變局中的世界注入強大正能量。

  “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的合作模式體現著鮮明的中國外交特色,那就是‘為天下謀大同’。”趙剛説。

編輯:李覲如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