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陸續為市民發放消費券 能否“券”動消費?

2020-05-01 08:48:00來源:央視網
    為了抓住假日經濟效應和推動“疫”後經濟的復蘇,多地近期陸續發放消費券。消費券種類形式多樣,為市民送上通用券、文旅券、汽車券、愛心扶貧券等消費“紅包”。這一份份消費券,能否在假日期間“券”動消費者、“券”動消費復蘇、高漲?

  多地發放消費券促消費回暖

  “我已經設好鬧鐘,就等鬧鐘一響,搶領這一輪消費券。”4月29日,杭州市宣佈發放第六輪消費券。杭州市民王女士説:“因為消費券是真金白銀的補貼,確實有動力走出去買買買,上一次搶到的消費券用在了商場購物、餐飲消費上。”

  南昌居民劉麗婷近日帶著家人前往上饒市婺源篁嶺景區遊覽,她此前領到了一份旅遊電子消費券。“既然領到了,那就趁著週末出遊消費。”劉麗婷説,使用旅遊消費券抵扣以後省了50元。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超過40個城市和地區發放消費券,發放金額超過50億元。消費券是通過補貼方式刺激消費、釋放消費需求的一種手段。在我國,發放消費券也並非首次。

  早年的消費券幾乎都是紙質的,如今,絕大多數發放消費券的地區選擇同互聯網企業或電商平臺進行合作,在線上發放。微信、支付寶、美團等互聯網企業的渠道最為熱門,還有的是地方政府的政務微信公眾平臺,比如南京通過“我的南京”公眾號領取。不少地方政府都會選擇多個平臺發放,還有的地方會和企業、商家促銷配合,比如武漢、杭州、溫州等地通過支付寶發放消費券,同時當地商家配套促銷措施。

  記者注意到,此次消費券發放為後疫情時代消費重啟,因此消費券更加強調到店消費,恢復線下客流。品類更偏向於百貨、餐飲類線下消費或汽車類等産業鏈長、乘數效應高的品類。例如,嘉興第四輪消費券共發放5種,包括汽車消費券、餐飲消費券、旅遊住宿消費券等。汽車消費券計劃安排4000萬元,分3000元和5000元兩種金額。

  不僅如此,不少城市在發放過程中都拿出一部分消費券,針對生活困難群體發放,例如杭州、南京、銀川等地。

  消費券發放短期效果明顯

  在此次消費券發放中,不少地方都階段性地公佈了消費券短期內的拉動效果。據杭州市商務局數據,截至4月26日16:00,已兌付政府補貼3.75億元,帶動杭州消費41.01億元。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統計,截至4月28日,旅遊電子消費券累計發放17.76萬張,景區核銷6.5萬餘張。發放期間,旅遊官方小程序“雲遊江西”吸納用戶關注量達180萬人。

  近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劉俏、沈俏蔚研究團隊聯合螞蟻金服,以杭州消費券為樣本進行了研究。研究顯示,消費券刺激消費效果明顯。政府1元錢的消費補貼能夠帶來平均3.5元以上的新增消費,且新增消費並不是“消費提前”所致,消費券過後消費恢復常態無明顯下滑。新增消費主要流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等小微商戶,受到拉動效應最大的是消費水平較低群體。

  劉俏認為,消費券之所以能取得這麼好的帶動力,數字化的發放方式是關鍵一環,“數字消費券避免了現金髮放轉化為儲蓄的可能,並且比較靈活,可以充分根據當地産業情況和民眾消費習慣做針對性設計,實現精準定制、一城一策。”

  中信建設證券團隊則認為,以杭州早年的消費券發放情況看,消費券在發放短期內往往可以起到明顯的拉動消費作用,但其積累效果會隨時間逐漸減弱。主要因為消費券大多被使用在日常民生用品,對應産業鏈條較短。消費券對於居民而言僅為一次性的“額外收入”,並沒有改變消費者對於未來收入的預期,從而對消費邊際傾向沒有形成較大改變,因此消費券帶來的乘數效應較低。

  專家建議促消費需打好“組合拳”

  受訪專家表示,此次消費券發放的最大意義在於加速消費者信心回歸,釋放了積極的信號,同時促進了線下商戶經營與個體就業,起到加速線下消費回暖的作用。不過,促消費、擴內需不能只關注短期的消費回補,更要打好“組合拳”,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多方位拉動消費。

  多地在促進消費方面正推出各種“組合拳”。例如浙江、江西等地鼓勵有條件的單位試行“2.5天彈性作息”,目的在於“給優惠”的同時“給時間”;上海即將開啟“五五購物節”,通過“造節”最大限度放大政策和資金的乘數效應。

  “促進消費增長要把長期安排與短期措施相結合。”浙江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王建明認為,消費券設計和發放需要從覆蓋面、普惠面、撬動面等角度去考慮優化,以産生更理想的效果。同時,消費券之外要充分打好“組合拳”,例如利用利率、貸款等經濟手段激活消費市場。從長期消費增長角度,則應該注重從消費制度、消費環境的角度入手,建立更加完善的促進消費增長的長效機制。

  劉俏認為,未來應採取“雙層”消費刺激方案,對低收入群體和民眾發放現金券,同時確保消費券不被“套現”,有效進入實體經濟,尤其是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餐飲、零售行業。

編輯:張依依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