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與廣東的故事

2020-10-15 10:41:00來源:新華網
 

  習近平總書記12日赴廣東考察調研。當天下午,他首先考察了潮州市廣濟橋、廣濟樓、牌坊街,察看文物修復保護、非遺文化傳承、文旅資源開發等情況,隨後前往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業自主創新和生産經營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始終關心、推動廣東發展,多次深入廣東考察調研,在全國兩會期間兩次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對廣東這個我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寄予厚望。

  “中國改革開放永不停步!”

  2012年12月8日上午9時許,廣東深圳蓮花山公園,遊客絡繹不絕。

  剛就任總書記不久的習近平輕車簡從來到這裡,向佇立在山頂的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並種下一棵高山榕樹。

  “我們來瞻仰鄧小平銅像,就是要表明我們將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奮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邁上新臺階。”習近平説。

  一路上,習近平反復強調,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

  這是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首次離京調研。“這次調研之所以到廣東來,就是要到在我國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的地方,現場回顧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

  時光荏苒。2018年,改革開放迎來四十週年,習近平在這個特殊節點再赴廣東。在深圳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週年展覽”時,習近平堅定地説:“再一次來到深圳,再次來到廣東,我們就是要在這裡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開放永不停步!下一個40年的中國,定當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著力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著力抓好重大制度創新,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出上千項改革方案,啃下了不少硬骨頭,闖過了不少急流險灘,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局面。

  實踐已經證明,中國改革開放創造了歷史,影響了世界。而未來,正如習近平所言,“中國一定會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他傾注了大量心血。

  2018年10月23日,習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宣佈大橋正式開通並巡覽大橋。在開通儀式上,習近平強調,對港珠澳大橋這樣的重大工程,既要高質量建設好,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潔工程,又要用好管好大橋,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習近平一直思索著粵港澳大灣區如何發展,在不同場合多次就廣東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作出部署:

  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強調,要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機遇,攜手港澳加快推進相關工作,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在珠海橫琴新區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習近平表示,我們始終要不忘初心,讓這裡充滿創新發展活力,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

  在被譽為“特區中的特區”深圳前海,習近平指出,深圳要紮實推進前海建設,拿出更多務實創新的改革舉措,探索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在共建“一帶一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在中國發展大棋局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無疑是重要一子,這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習近平對廣東提出要求,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大機遇、大文章,抓緊抓實辦好。要在更高水平上擴大開放,高標準建設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重心長,要求廣東以大灣區建設為重點銳意進取、不辱使命,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

  “實體經濟是立身之本、財富之源”

  實體興則國家興,實體強則國家強。習近平始終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的發展。

  “要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2018年3月7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的審議時,習近平要求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構築産業體系新支柱。

  7個月後,習近平來到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再次提及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財富之源。先進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一個關鍵,經濟發展任何時候都不能脫實向虛。”習近平擲地有聲的話語,指明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路徑。

  要實體經濟強,必須闖別人沒闖過的關,用創新搶佔未來話語權。正如習近平在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指出的,“要有志氣和骨氣加快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前,中國經濟正在進行一次結構性的變革,這個過程會帶來陣痛,但也孕育著新的機遇。唯有敢於創新的企業,才能抓住新的機遇,在這輪結構性調整中實現鳳凰涅槃。

  “鄉親們一天不脫貧,我就一天放不下心來”

  地處粵北山區的廣東清遠連江口鎮連樟村廣場上佇立著一塊大石,上面刻著一句話:“鄉親們一天不脫貧,我就一天放不下心來。”

  這裡面蘊含著一段溫暖人心的故事。

  兩年前,連樟村迎來了一位特殊客人——習近平總書記。

  在村公共服務站,習近平詳細了解基層黨建、脫貧攻堅、村民服務情況。

  在貧困戶陸奕和家,習近平詳細了解他的家庭情況,詢問他生活怎麼樣、有哪些困難。習近平還看望了黨員、老戰士陸上夥。

  在村扶貧玩具加工廠車間,習近平同工人親切交談。他指出,産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要加強産業扶貧項目規劃,引導和推動更多産業項目落戶貧困地區。

  習近平對村民們説,我一直惦記著貧困地區的鄉親們,鄉親們一天不脫貧,我就一天放不下心來。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黨的一切工作就是要為老百姓排憂解難謀幸福。

  “鄉親們一天不脫貧,我就一天放不下心來”,鄉親們將習近平這句話鐫刻在石碑上,既保留溫暖的回憶,更將之作為對自身儘快脫貧致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鞭策。

編輯:張依依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