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地復市首日:1.3萬噸果蔬進場 貨品來去可追溯

2020-08-17 10:16:00來源:新京報

  北京新發地正式復市,全面取消零售功能。啟用智慧化管理系統,通過實名認證方式,對人、車、貨實行追溯。實行分區銷售,按經營品類劃分區域,人車分流,規範交易秩序。在市場外新設1000平方米的便民菜市場,保障周邊居民需求。

  新京報訊 昨日,北京新發地在休市60多天后正式復市。復市首日開放的是南區,進場交易車輛超千輛,進場果蔬1.3萬噸左右。北區預計9月10日前對外開放營業,屆時將實現新發地市場全面復市。

昨日,新發地市場交易區內的送貨擺渡車。

  復市首日進場交易車輛超千輛

  昨日一大早,記者在新發地大農門看到,等候進場的車輛在大門外排起了長隊。據北京新發地常務副總經理顧兆學介紹,原計劃昨天早上8點開始放行車輛進場,由於進場車輛較多,市場提前了22分鐘,從7點38分開始放行。

  據統計,8月14日夜裏已經預約了815輛車,現在開放的南區一共預留了1125個車位,“聽説新發地復市,一些客戶沒有預約,夜裏就來到了市場,大概有近200輛車。”顧兆學説,新發地連夜安排工作人員上門為他們註冊預約。市場嚴格實行預約車輛入場制,目前進場車輛最多不超過1125輛,但車位是動態的,有車輛交易完畢出場,再安排車輛進入。

  顧兆學表示,千余輛車進場,預計帶來的果蔬有1.3萬噸左右。疫情前,每日蔬菜、果品的交易量是各2萬噸。

  按經營品類劃分區域 人車分流規範秩序

  走進大農門,記者眼前是一片開擴的大場地。地上施劃著車位線,不少商戶站在自己的車位前,等待著自家的貨車進場。

  顧兆學介紹,這次改造,整個市場平整、鋪設的水泥地面和柏油地面,達到了36萬平方米,拆遷了各種臨時的建築物將近5萬平方米。分區銷售,按經營品類劃分區域,同時按照交易功能劃分經銷區(賣方區域)、採購區(買方區域)、擺渡區(週轉區域),買賣雙方車輛進場後停放在相應區域,實現人車分流,規範市場交易秩序。

  昨日對外開放營業的新發地主市場鐵路以南區域佔地651畝,加上週轉新區146畝、週轉一區81畝共878畝,將恢復市場正常時期果蔬交易量的60%,主市場鐵路以北區域計劃9月10日前對外開放營業,實現新發地市場全面復市。

  記者了解到,新發地市場復市後,將在交易清淡的時間段設定動態休市時間。顧兆學表示在徵求商戶和採購商的意見後再確定。

昨日,新發地市場周邊的便民果蔬店。

  便民菜市場和菜店保障居民買菜需求

  顧兆學介紹,為保障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市場外新設1000平方米的便民菜市場,減少中間環節,嚴格控制農産品價格。同時新發地市場還推動所屬77家便民菜店,164輛社區蔬菜直通車全面復市,保證社區居民購菜需求。

  據介紹,目前已經有75個便民菜店和87輛菜車恢復經營,其餘的菜店菜車預計將於本週末全部恢復,便民菜市場的零售價格在批發價格基礎上,上浮不超過10%。市民如果發現周邊存在買菜難問題也可聯絡新發地市場,協調便民菜店菜車保障供應。

  特寫

  商戶:感覺比以前舒心多了

  新發地悠樂果創始人徐柱昨天進場8個車,從12噸到25噸不等。主要品種有火龍果、陽光玫瑰、獼猴桃等。“比休市之前大概減少了三分之一的量,這兩天貨會陸續進場。”

  徐柱説,相比批發生意,很多商戶和他一樣,進場先熟悉環境,看看心裏的“家”變成了什麼樣。“腿兒著走完了全場,感覺比以前無論是從交通上、管理上,都要舒心很多。”過去新發地市場有很多商戶搭的小棚子,車輛也無序停放。

  徐柱介紹,由於臨時的蔬菜交易區佔了果品交易區一半的地方,所以昨天到場的果品車輛已經飽和,一部分車還進不來。白天主要是批發商和採購商溝通的過程,正式交易一般會從夜裏開始。

  “從成本上來説,比疫情之前要低。”徐柱説,市場給商戶免除了進場費、攤位費等一切管理費用,商戶們也在努力組織貨源。新發地復市的消息傳來,一週前,徐柱和員工就進行了註冊和預約。他認為,市場復市半個月左右,預計交易量就能和之前差不多,這還要看供應商和採購商對現在的流程接受的程度。“如果熟悉得更快,交易量也會上來得更快。我們會儘快恢復供應量,和市場一起保障北京的菜籃子和果盤子。”徐柱説。

  北京世紀開泰農副産品産銷有限公司的採購人員劉長城昨天一早來到市場,由於是第一次進場,“剛開始,面部沒識別,耽擱了幾分鐘。後來就很順暢,開車進來直接面部識別、測溫放行,無感進入。”

  他先走著遛了遛市場,又坐擺渡車轉了一圈,感覺“敞亮了”。到交易區詢價,和之前熟悉的供應商寒暄,“兩個多月沒見了,大家都很感慨。”劉長城説,第一天復市,他的目的不是上貨,“主要是來摸底,順便把該約的貨都約好了。”

  揭秘

  復市後如何實現人、車、貨全程可追溯?

  記者實地探訪了解到,復市後的新發地批發市場啟用智慧化管理系統,通過實名認證方式,對人、車、貨實行追溯。現在,從註冊、預約、進場、交易,一直到離場,5個環節全部線上留痕。

  “簡單地説,誰,開什麼車,拉了哪些貨物,貨物從哪來,進場後與誰交易,交易數量和金額,貨物流向哪,交易的全過程全部可追溯、可查找。”顧兆學説。

  信息化

  “買、賣、人、車”四類用戶均須提前註冊

  據了解,復市後,新發地市場採取“賣方註冊制、買方會員制”,買賣雙方均須在“北京新發地”或“新發地”微信公眾號上進行註冊,通過驗證後才能進入市場交易。

  由於實行了“批零分開”,未來進入新發地批發市場的將只有四類用戶,分別是買方、賣方、工作人員和車輛。

  工作人員已經全部完成註冊和報備,通過測溫、人臉識別或二維碼識別可正常進入市場內開展工作。買賣雙方則需要對其公司的員工、車輛進行統一註冊。

  由於是復市首日,許多老商戶聞訊而來,此前並未完成註冊。針對此類特殊情況,新發地市場臨時安排人員在賣家排隊等候時先行查看進場二維碼,對沒有註冊的商戶指導其完成註冊,保證進場環節順利、有序。

  預約制

  賣方提前一天進行“明日車輛申請”

  據了解,復市後交易實行預約制,商戶須在進場交易的前一天,在新發地公眾號內完成“明日車輛申請”,報備個人信息、車牌號、貨物品類、産地、食用農産品合格證、貨物照片等,並明確具體進場時間,通過審批後才可于第二天進場交易。

  買家的預約則相對簡便,為鼓勵買家更多采購,提前半小時預約即可進場,預約需提供姓名、身份證號、聯絡方式、公司主體等。

  上述信息將全部被採集並存儲到市場的智慧管理系統中。

  記者在現場看到,管理系統的電子大屏上,最上面一欄實時滾動更新著進場車輛時刻表,包括車牌號、公司主體、聯絡人、聯絡電話和申請時間。

  此外,還動態展示著經銷區和上貨區當日累計的進出場車次及人次,以及各出入口的實時影像。

  自動化

  人車分流 車輛進場全程自助

  進場環節實現了人車分流,除司機外,其餘同車人員須下車從上述人員入口進場,司機駕駛車輛從車輛入口進場。

  記者在現場看到,車輛入口設置了“地磅”和“取樣室”兩個窗口。司機需將車輛行駛至電子地磅處稱重,並下車到“地磅”窗口測溫、查驗註冊身份並提供前一天的報備信息,工作人員與系統內登記信息核對無誤後,可放行。

  隨後,司機攜帶車載貨物的樣品至“取樣室”,通過小程序在線上完成農産品自助檢測申請,主要檢測農藥殘留等,約半小時後可取檢測報告,憑報告進行交易。

  新發地市場智慧管理系統負責人丁新海介紹,目前對於進場車輛的數量沒有限制,市場的智慧管理雲系統可以對雲存儲進行彈性擴展,針對晚間等高峰期會彈性擴容,白天車輛進入頻次較少的時候會彈性縮短,從而保證市場智慧管理系統的穩定性。

  可溯化

  電子交易線上留痕 貨品來去可追溯

  車輛進場後,須聽從市場調度停在指定區域的車位內。按照復市後的“分區管理”原則,賣方車輛停在經銷區,買方車輛停在採購區,買方下車步行至經銷區選購貨物。

  記者在經銷區看到,相同品類的果蔬被集中在一個區域售賣,工作人員介紹,由於是復市首日,攤位還不固定,但隨著市場運營逐步回到正軌,未來將形成固定攤位。

  一個明顯的不同是,復市後交易環節實現了電子交易、線上留痕,買家出示交易碼,賣家掃碼後填寫貨品、金額、數量、産地等信息,買賣雙方確定提交後再進行貨物交易。隨後,有市場擺渡車將交易成功的貨品從經銷區轉運至採購區,買家裝車後離場。

  買方離場時也需展示會員碼,工作人員通過掃碼將交易信息收集並上傳到智慧管理系統,做到貨品來源信息可追溯,貨品去向可清查。

  對話

  新發地常務副總經理顧兆學:

  新發地要回歸本真 做大宗産品批發交易

  復市首日一大早就在現場忙活的新發地常務副總經理顧兆學百感交集,“謝謝他們(商戶)對市場的不離不棄,雖然昨天一夜沒睡,但我現在感到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

  顧兆學表示,新發地此次復市,不再向零星採購和個人消費者開放。“新發地要回歸本真,我們的發展方向,就是做大宗産品的批發交易。”

  談變化

  一切以交易為主 四色馬甲區分不同身份

  新京報:第一天感覺怎樣?

  顧兆學:看到我們親愛的商戶們都來了,看到熟悉的面孔,讓我們百感交集。我們非常感動,兩個多月了,他們對我們不離不棄,説明商戶心中對新發地還是很有感情,新發地這塊“金字招牌”,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我們和商戶心裏,就像“家又回來了”。

  新京報:這次改造升級都有哪些變化?

  顧兆學:從環境秩序上來説,我們平整、修補、硬化了地面,還完善施劃各類標識、標線,拆除了各類臨時建築物。還實行實名預約制,買賣雙方進行註冊,通過驗證後方可進入市場交易。進門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引導。另外,我們建立了常態化的疫情防控制度。

  新京報:按照現在的流程,一次完整的批發交易是個什麼過程?

  顧兆學:現在進入市場的人,一切以交易為主。我們市場不同的人穿著不同顏色的馬甲。紅馬甲是賣方,藍馬甲是市場工作人員,黃馬甲是買方,綠馬甲是場內送貨擺渡車工作人員。

  我們這次開放區域的大門也分得很清晰,像大農門是專門果品車輛的入口,富農門是蔬菜車輛的入口;三農門和裕農門,是發貨車輛出場的通道;強農門有兩個進車通道,三個出車通道,專門通往71畝的上貨停車場。批發區和上貨採購區,中間有硬隔離。買貨的人到批發區看好貨,擺渡車把貨送到上貨採購區,幫助採購商裝車,這樣就完成了一次完整的交易流程。

  談未來

  實現智慧化管理提高市場管理效率

  新京報:為何不再對個人消費者開放?

  顧兆學:新發地定位的發展方向,就是大宗産品的批發交易和單位的批量採購。市場對買家的要求有幾種,一是公司的,二是有二級批發資質的,三是長期合作的單位採購商。我們的目標是要真正做到人從哪來、車從哪來、貨從哪來都能追溯;通過買方的會員制,清晰地掌握貨流向哪,車流向哪,人流向哪。最終,用智慧化的管理、高科技的手段,提高市場管理的效率,準確掌握數據,為市場的管理調控和政府調控農産品的動態、供需信息,提供科學依據。

  新京報:不再讓小進貨商、個人消費者進場,對商戶的生意會不會造成影響?

  顧兆軍:個人消費者採購的量並不大,但是帶來的人流量和車流量相當大。現在不再向他們開放,不會對市場商戶的生意造成明顯影響,反而能讓秩序得到很大改善。

  新京報:只做大宗批發,對未來農産品供應和蔬菜價格,會有什麼影響?

  顧兆學:現在我們批零分開了,區域也分開了,從過去的“千軍萬馬”,變成了現在的“精兵強將”。我們知道,農産品的價格是隨著供求關係改變的,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供大於求,價格下降。現在人流減少了,車流也減少了,但供應量增大了,這在農産品保供穩價方面,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采寫/新京報記者 陳琳 姜慧梓

  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寧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