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個孤困兒90個媽,14年育孤濟困練就“愛的磁場”

2021-04-14 15:46:00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13歲的孤兒丁廣銀,因為上學無望喝農藥自殺。農藥是假的,孩子沒死,食道受傷,目前在醫院救治。如果沒有人救他,這個家庭就完了。”

  聽到這個線索時,楊敏一臉詫異,“現在還有這樣的事?”

  那是14年前的江蘇如皋,地處偏遠的農民會花錢從外地娶媳婦。貧困帶來一系列家庭問題,有的是丈夫病故了,有的是外來媳婦跑掉了,留下不少孤兒。

  當地婦聯給楊敏提供的資料顯示,當時如皋有300多位如丁廣銀一樣的孩子。部分孤兒由叔叔、阿姨做監護人,還有100多名孤兒,只能跟爺爺奶奶相依為命。

  隨著了解的不斷加深,楊敏感覺自己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並越陷越深。

  14年來,在一次次的上門走訪,一次次的“一對一”結對幫扶中,楊敏和團隊的90名“愛心媽媽”,共同撫養了108名孤困兒童。

  如今,“愛心媽媽”不僅幫助丁廣銀治療眼疾,完成學業,還幫助他走上工作崗位,自食其力。

  楊敏説:“一路走來,更能理解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幫,不能只是給錢

  2007年如皋市人代會上,楊敏碰巧坐在如皋市婦聯主席王桂蘭身邊。兩位女代表聊得很投緣,王桂蘭就把婦聯剛接到的孤兒丁廣銀的求助案例説給楊敏聽。

  “如果沒人救這個孩子,一個家庭就完了。”王桂蘭問楊敏,“看能不能想想辦法?”

  事後楊敏得知,在丁廣銀4歲時,他的父親去世,母親離家出走。爺爺告訴孩子,他的父母雙亡。“他母親也想過把孩子帶走,但因生的是男孩,成了家裏獨苗,爺爺奶奶不希望孩子被帶走。”楊敏説。

  因為家族遺傳,丁廣銀眼睛高度近視,上課根本看不清黑板,只能借同學筆記抄,但他的成績一直不錯。

  丁廣銀的爺爺一直靠養羊供孩子上學。那一年,爺爺生病了,花掉了賣羊的錢,無法再供他上學。一氣之下,孩子喝了農藥。

  “那時候,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健全。一些貧困家庭的孩子,下午連一元錢的營養餐都吃不上。”對這些情況,楊敏早有耳聞,但丁廣銀的不幸還是深深觸動了她。

  “能不能幫幫這些孩子?”作為當時公司的副總經理,楊敏在董事會上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很快,50萬元的愛心款一次到位。

  為了對有限的資金負責,更希望幫扶到真正的受困兒童,楊敏投身這份事業。只是她自己都沒想到,漫長的征程才剛剛開始。

  2008年初,一場多年不遇的大雪尚未消融,楊敏和如皋市婦聯的工作人員花了一週時間走訪20個鄉鎮。孤兒家庭的貧困程度,楊敏記憶猶新。

  丁廣銀的家裏沒有任何傢具,只有兩個大笸籮,胡亂堆放著衣服和鞋;寒天裏,家中沒有棉衣,他身上套著6件的確良校服;每天中午,他只在學校吃一餐;放學後,他不僅要照料年邁的爺爺,還要擠時間去撿破爛……

  陽陽,矮矮的個子,黑瘦黑瘦的,手背上滿是魚鱗般的皴疤。失去雙親的他與叔叔一起生活,家裏一貧如洗。

  瑤瑤,剛出生就被拋棄在橋洞下,被現在的爺爺和養父抱回家撫養。養父是殘疾人,沒結過婚。瑤瑤13歲時,養父就去世了……

  每一個孩子的生存狀態,都讓楊敏心生憐惜。

  她和總經理陸彪商量後,決定發動公司全體職工,建立機制幫助更多孤困兒童。

  “幫,不能只是給錢,更要給愛。”楊敏説,“不僅要讓孩子上學,把孩子的生活管起來,更要陪伴孩子成長。”

  愛心付出的意外收穫

  “一年多,我的生活,我的心靈,我對世界的看法,都改變了許多。”

  “以前,我總是認為這個世界上的人只會為自己著想,從不會去關心關愛別人。現在我知道,世界上的人不全都是我想象的那樣,也有人會記得我們,關愛我們。”

  “當我取得好成績時,我總是第一時間想告訴媽媽。説實話,我就是想得到媽媽的一句誇獎。”

  ……

  翻開孩子們寫來的信件,楊敏除了開心,更多的是擔憂——萬一哪天她和陸彪都不在企業了,這些孩子怎麼辦?

  為了讓自己的愛心團隊更規範、更長久,在楊敏的建議下,2008年,南通市愛慕士愛心基金會正式成立。有了基金會,幫扶的兒童一下子增加到50名。

  2012年的一天,丁廣銀眼睛反復脹痛,經醫生診斷,急需做視網膜剝離手術。基金會立刻聯絡上海的眼科專家,並派專車由丁廣銀的專職“愛心媽媽”陳靜帶著,趕赴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醫院了解到丁廣銀的故事後,不僅大幅減免醫療費用,醫護人員還自發捐款2000元給他,做術後康復。小廣銀轉身就將捐款全額捐給了基金會。醫院負責人當即表示:未來將為愛慕士基金會建立永久綠色通道,丁廣銀在醫院終身免費治療。

  楊敏説:“愛是一種力量,有一種磁場,我們助人的同時,也是一場自助。”

  “有位職工30多歲了,從來不知道母親的生日,結對幫扶後,他意識到家庭的重要。從那年開始,他每年要給母親過生日。”楊敏説。

  讓這位職工意外的是,他所在樓棟的很多鄰居知道他在幫扶後,紛紛加入。“如今是這一個樓棟的居民,在幫助孤困兒童所在的村子。”楊敏開心地説,“這種事情是會傳染的。”

  有能力助人更幸福

  確定幫扶對象後,公司會對“愛心媽媽”進行培訓、建立積分評價機制。比如開學時,要帶結對孩子去學校交學費,和學校建立聯絡;每月特批“愛心媽媽”一天帶薪探望日,與結對孩子共處;每年春節,孩子們穿新衣、拿紅包,和“愛心媽媽”吃團圓飯……

  “對這些孩子,愛心基金全額解決他們的生活費、學費,一直到他們大學畢業、獨立工作。”楊敏説,一旦有職工退出或工作出現變動,就會有其他“愛心媽媽”接任,直到孩子們走上工作崗位。實際上,那些孤兒長大後的婚禮,都是“愛心媽媽”張羅的;他們家裏老人去世,同樣由“愛心媽媽”出面操辦。

  楊敏對“愛心媽媽”們提出,對待孤困兒童,要保持“恒溫”,不能一會兒冷、一會兒熱。

  14年來,“愛心媽媽”已經在如皋幫扶了88名孤困兒童,在設有分公司的安徽六安,幫扶了20名孤困兒童。在這些孩子中,已産生了26名大學生,有37個孩子已經就業,9個孩子組建了小家庭,有的“愛心媽媽”已經升級為“愛心外婆”了。

  一度令“愛心媽媽”吳美雲頭疼的陽陽,高中畢業後入伍,榮譽不斷。如今,他已經成了吳美雲藏在心裏、挂在嘴邊的驕傲。

  “隨著各類保障措施越來越健全,愛心人士也越來越多。”楊敏説,如今需要他們幫扶的孤兒越來越少了。

  丁廣銀是第一個留在企業就業的被幫扶者。曾經他考慮過自由擇業,但沒有好的單位願意接收。

  陳靜説,丁廣銀的視力是他就業的一大障礙。“公司懂他,也了解他,給他安排了合適的崗位。”

  作為被幫扶兒童中的“長子”,丁廣銀會像兄長一樣照顧、開導弟弟妹妹們。他説:“在弟弟妹妹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我願當好大哥哥,為媽媽們減輕壓力。”

  “有能力幫助別人,比需要別人幫助的人,更幸福。”看著丁廣銀,楊敏笑了。(記者 朱旭東)

編輯:姚思寒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