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從故宮裏考據出384種傳統色:中國審美太驚艷

2020-10-01 18:34:00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妃紅、蒼青、酡顏、月白、十樣錦、遠山如黛、青梅煮酒、橋下春波……

  如果你也被這些美麗的名字打動,那麼恭喜你,你已經進入一個神秘美好的世界,叫作: 

  

中國傳統色。
 

  所謂中國傳統色,是中國人定義顏色的方式,更是中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顏色背後,蘊藏著流傳了千年的東方審美和古老智慧。
然而傳統色散漫難尋,僅可在史籍、詩詞、佛典、醫書中窺得片語,其色譜更無系統傳承。

  長此以往,傳統色之美將逐漸遺失在故紙碑刻之中。 

  

癡迷於色彩的文化學者郭浩和故宮文創設計師李健明,拉上中國審美的集大成者——故宮,一起做了件大事兒。

  

他們翻閱了近400部與色彩相關的文獻典籍,耗時近兩年,考據出整整384種中國傳統色。
寫成《中國傳統色:故宮裏的色彩美學》一書。
 

  

在書中,作者們對每種顏色的名稱來歷、包含的意蘊做了細緻解讀。
又根據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物候,從幾十萬件故宮文物中選取應時應節的96件,用精緻的手繪圖,帶你領略藏在文物中的傳統色、色彩中的中國味兒。

  最終完成這本以時間為軸、以文物為依託,展現中國傳統色色彩體系的著作。 

  

此書一齣,填補了中國傳統色彩領域的部分研究空白。對國人乃至後人來説,也是一次恢宏的“審美教育”。
憑什麼這麼説?
要知道,在兩位作者為中國傳統色正名之前,傳統色“姓甚名誰”這事兒是有些混亂的。染色工藝啊、服裝禮制啊、文學意象啊,什麼名字都有,更別説精確色值了。

  正因如此,前兩年大火的《延禧攻略》才會引發莫蘭迪色還是傳統色的爭論。 

  兩位作者所做的,就是把語焉不詳的中國傳統色講清楚,把它們的故事整理明白,推廣給大眾。 

  郭浩對古籍資料進行發掘整理,在文字上為傳統色建立了譜係;李健明則要根據整理出的文獻資料,從浩如煙海的故宮文物中找到對應色彩,在視覺上為傳統色建立了譜係。 

  

兩人相輔相成,把每種顏色的色名與色值兩相對應,互為考證。
 

  

比如圖片上這種綠,名叫“碧山”,其CMYK和RGB色值在書中都有標注。

  這樣一來,中國傳統色便得以“自證身份”,逐漸成為國人約定俗成的共識,慢慢普及開來。 

  

他們還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設計了“二十四節氣色”色卡,隨書贈送,方便你隨身攜帶。

  無論是設計師、繪圖師、服裝搭配師、攝影師等視覺工作者,還是對色彩表達感興趣的人,都可以輕鬆獲得同款顏色,學習配色、收穫靈感、盡情發揮。 

  

這也是推出這套書的初衷之一。
我們不希望大眾對中國傳統色的認識,只是在網上打開一篇相關文章,感嘆兩句“好美”就結束了。

  傳統色彩的美,要走進生活中,讓每個中國人都夠得到、摸得著。 

  

同步推出《中國傳統色:2021色譜日曆》。

  365天,每天重拾一種中國傳統色;72物候,搭配72件手繪故宮文物,讓你在四時流轉中收穫美的啟迪。 

  

總有一種論調,説中國人審美不行,但其實在審美這塊,我們曾影響過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
就像本書作者之一郭浩説的:
“我突然意識到,我們對過去的學習太少了。研究色彩的意義是審美,審美是一個國家集體意識最好的沉澱。審美不僅是好看,更代表著秩序和文明。”

編輯:李覲如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