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來了,為啥要給它編號?

2020-07-09 09:31:00來源:央視網

  

  

  近日,安徽省歙縣遭遇特大洪澇災害,縣城多處洪水“上路”、嚴重積水、道路受阻。新華社發(潘成攝)

  入汛以來,黃河、太湖、長江先後發生編號洪水,水利部多次啟動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響應。

  可能很多人會注意到“編號洪水”這個較為陌生的詞,那到底什麼是編號洪水?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啟動水旱災害應急響應?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

  有助於提高防範風險意識

  在水利部防洪抗旱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昆看來,對洪水進行編號向社會發佈,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在於提醒大家,哪些江河目前正處於洪水過程中,以提高公眾防範洪水風險的意識。

  “對於防汛部門來説,出現編號洪水,就意味著江河的關鍵站點水位達到警戒水位或其他特定值,堤防有發生險情的可能,需要加強巡堤查險,做好洪水防禦相關工作。”楊昆説。

  如何對洪水進行編號?具體而言,洪水編號由江河(湖泊)名稱、發生洪水年份和洪水序號三部分順序組成。例如,7月2日,三峽水庫10時入庫流量達到50000立方米每秒,此次洪水是長江2020年第一次達到編號標準的洪水,於是被編號為“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

  視具體情況有不同編號標準

  針對近年來各流域洪水情勢發生的變化,2019年4月,水利部發佈了修訂後的《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依據《規定》,全國大江大河大湖以及跨省獨流入海的主要江河水位(流量)達到的警戒水位(流量),以及在沒有該指標的情況下出現2—5年一遇洪水量級或影響當地防洪安全的水位(流量),均可定義為洪水編號標準。” 楊昆指出。

  隨著水位逐步升高,河流、湖泊堤防可能發生險情,需加強防守的水位被稱為警戒水位。

  以長江洪水編號為例,《規定》明確編號範圍為長江幹流寸灘至大通江段。當長江洪水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時,需進行洪水編號:上遊寸灘水文站流量或三峽水庫入庫流量達到50000立方米每秒;中游蓮花塘水位站水位達到警戒水位(32.50米,凍結吳淞高程)或漢口水文站水位達到警戒水位(27.30米,凍結吳淞高程);下游九江水文站水位達到警戒水位(20.00米,凍結吳淞高程)或大通水文站水位達到警戒水位(14.40米,凍結吳淞高程)。

  一旦長江出現複式洪水,當洪水再次達到編號標準且時間間隔達到48小時,需另行編號。複式洪水主要指較為罕見的洪水“疊加”現象,多由上遊降雨間隔較短導致,如1998年汛期,長江上遊先後出現8次洪峰並與中下游洪水遭遇,形成了全流域型大洪水。

  應急響應分級有助快速決斷

  根據水旱災害發生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範圍等因素,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響應從低到高分為四級:Ⅳ級、Ⅲ級、Ⅱ級和Ⅰ級。

  “按照工作規程,每一級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響應都有相應的啟動條件和程序,以及響應行動。”楊昆介紹,以目前所處的Ⅲ級應急響應為例,啟動條件包括一個流域發生中洪水、多個流域發生小洪水、大江大河發生超警洪水、大江大河干流堤防出現重大險情、大中型水庫出現嚴重險情或小型水庫發生垮壩等。

  啟動Ⅲ級應急響應後,水利部會向相關流域、地區發出通知,通報啟動響應情況,對防禦工作作出安排;加強會商研判,加密水情監測和滾動預報;派出工作組和專家組赴防洪一線指導;根據汛情、險情及地方需求等,提請應急管理部做好抗洪搶險及險情處置等工作。同時,水利部門各有關單位進入應急值守狀態,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各項工作。

  在楊昆看來,啟動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響應,主要是通知相關部門進入應急狀態,做好相應的監測預報預警、水工程調度、山洪災害防禦、堤防巡查和搶險技術支撐等防禦工作。對公眾而言,要及時關注相關預警信息發佈,儘量避開危險區域,必要時服從避險轉移指揮,做好個人安全防護。

編輯:張依依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