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抓住機遇 迎風展翅

2020-11-17 15:53:00來源:你好台灣網

  

融媒體特別報道《一片神奇的熱土——上海浦東開發開放三十週年》

  斯米克集團董事長李慈雄:這裡是斯米克大廈,是我們集團在浦東新區的第一個總部大樓,當時蓋的時候這附近全都是一片稻田,今天有機會請你到我們大樓來看看。


斯米克集團董事長李慈雄

  跟隨斯米克集團董事長李慈雄的腳步,走進位於浦東陸家嘴的斯米克大廈,迎面而來是一股濃濃的時代氣息。作為最早投資並進駐上海浦東的台資企業,斯米克見證了浦東這片熱土的滄海桑田。

  李慈雄提到:這裡當時在90年代初期是一片稻田,我們當時是響應浦東政府的邀請來參加這裡第一批開發的。我們是96年底正式落成的,但是剛開始來的時候是很可怕的,因為旁邊來上班的很少,租戶也很少,員工來這邊上班都有排斥感,不方便。

  李慈雄説:我親眼來見證了整個浦東建設30多年的變化,當時我們從浦西過來,要麼就是走延安路隧道,另外一個就是用擺渡的。所以這30年的變化是真的不敢想見的。

  出生在台灣高雄的李慈雄,在台大電機係畢業之後前往美國深造和發展。在被世界銀行派駐大陸工作的一年中,他發現,祖國大陸是一片正待開發的熱土。他懷著拳拳愛國之心,頂著種種壓力,傾盡所有,帶著100萬美元的資金,毅然決然地來到了上海,一頭扎進了當時的浦東,一幹就是30年。


斯米克集團董事長李慈雄接受總臺記者採訪

  李慈雄説:我發覺大陸人才濟濟,市場也是蓬勃發展。所以我感覺假定能夠把比較好的管理體制跟機制引進來,再加上資金,包括技術,再結合中國的人才跟市場,應該是可以有一番作為。

  1990年,剛剛回國的李慈雄與上海一家國營企業合資成立上海斯米克金剛石模具公司。李慈雄發現這家國企之所以發展緩慢,經營困頓,管理和體制上的原因比較多。

  李慈雄介紹:我第一個項目是斯米克金剛石模具公司,我自己做總經理,跟我們當時同事有兩三百人。當時我們進去之後的前幾年,每一年基本上都是業績翻一番,利潤也翻一番,同時老百姓的收入也得到很高的提升。

  我們當時來上海就發覺,在90年的時候,國家就是以浦東改革開放作為一個契機,來帶動新一輪的發展。我印象裏是當時92年,鄧小平先生南巡之後,更進一步大力發展,我們當時響應上海市政府的號召,在浦東陸家嘴買了一塊地,蓋了斯米克大廈。我們一個想法很簡單,就是立足於上海,尤其是浦東,作為這樣的一個總部,站在整個上海,包括長三角乃至其他省份,包括江西、湖北,我們可以擴大變成一個全國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企業。

  紮根在浦東這片熱土,斯米克引進資本與技術,立足國內産業提升,先後成立了“斯米克建陶”;“中達電通”;“東冠紙業”;“美國管理協會(中國)”;“斯米克電氣”和“斯米克美加(武漢)集團”等十余家子公司。如今的斯米克集團,成為擁有六大板塊,納稅近50億元人民幣,中國製造企業500強的大型工業集團公司。

  斯米克集團是台商投資大陸的代表性企業之一,它的成長與發展與浦東的開發開放密不可分。30年來,上海浦東作為大陸改革開放的前沿,也成為了台胞台商的聚集地。據統計,目前上海浦東常住台胞超過1.7萬人,佔上海全市常住台胞的四分之一,台資企業1600余家,佔全區外資企業總量的6.56%。憑藉著開發開放30年的特殊優勢和資源,浦東吸引了大量台資企業、台商和台胞在這裡落戶、發展和生活。

  上海市台辦主任李文輝對記者説:浦東台資企業現在也有1000多家,特別是金融機構、研發中心,很多都落戶在張江和陸家嘴這一帶。像張江科技比較發達,很多台灣的科技企業就把研發放在張江。總體上我認為浦東作為改革開放前沿,也極大的吸納了像金融科研這些比較好的産業都落戶在浦東,所以我認為浦東改革開放也是為台資企業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發展環境。


總臺記者採訪上海市台辦主任李文輝

  30年來,上海浦東的對臺經貿交流不僅促進了浦東的開發開放,也促進了滬臺兩地的進一步融合發展。除了斯米克,早期來浦東發展的台企還有湯臣、臺達、震旦等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製造業企業。新世紀以來,國泰世華、富邦華一等台資金融機構在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集聚,昌碩科技、宏和電子等先進製造業公司進駐到康橋工業區,日月光等集成電路研發、製造、封裝測試公司匯聚張江高科技園區。近年來,隨著自貿區和科創中心建設以及前灘、臨港新片區産業集聚和土地資源優勢的顯現,富士康、遠東等台資大企業的地區總部建設,以及台資金融業、集成電路等新興行業又掀起了新一輪的投資熱潮。

  風正一帆懸。台商台企立足於浦東這片神奇的熱土,緊緊抓住浦東改革開放的浪潮和機遇,正迎風展翅奔向美好的未來!

編輯:張依依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