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有了清涼功能 但兼具防護作用才是關鍵

2020-07-13 11:12:00來源:央視網

  熱點追蹤

  時值盛夏,戴著口罩出行著實讓人倍感燥熱。據媒體報道,為了戴著口罩能涼快一點兒,網友們各出奇招——有人自製口罩,把清涼噴霧噴在口罩上,或隨身攜帶各種清涼爆珠,搭配口罩使用。而借此機會,一種名為清涼口罩的商品應運而生,並成為不少商家轉型生産的“重點對象”。

  眼下,我們仍處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行時。這樣的清涼口罩能否既保證佩戴者的舒適感且同時起到有效個人防護作用,是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生産清涼口罩成企業新方向

  據悉,今年5月底,日本一家運動服飾品牌開始銷售由特殊材質製成的“清涼口罩”,這只可反復清洗的清涼口罩單只售價約為60元,在口罩推出當天,就售出了2萬隻。

  此後,國內的一些日化企業也在夏款口罩上做文章。6月10日,河南某衛生巾廠發佈了一款清涼口罩,將生産清涼衛生巾的相關技術,用於口罩生産。相較于日本一隻清涼口罩動輒幾十元的價格,這只國産“清涼口罩”單只為1.8元。當天,在一個小時左右的直播中,預訂出了約7000萬隻口罩。

  “‘清涼口罩’的出現是為了滿足消費者消費升級的需求。”上述衛生巾廠廠長藏麗表示,疫情發生的初期,口罩“一罩難求”,為滿足消費者需求,企業“跨界”生産口罩。她表示,在生産口罩之初,就預想到疫情防控穩定後,口罩價格會回落。想要口罩生産實現長遠發展,需要跟緊市場,不斷升級,“清涼口罩”算是應運而生。

  此外,清涼口罩也成了一些口罩企業“自救”的方法之一。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5月31日,我國口罩相關企業新增註冊70802家,與2019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長1255.84%。口罩市場降溫後,一些企業銷售明顯下滑。為增加銷量,有企業將普通口罩和清涼爆珠“打包”售賣。

  消費者體驗感不一

  清涼口罩火爆,反映出降溫解暑是人們的迫切需求,當然,更不乏一些抱著獵奇心理購買的消費者。那麼清涼口罩的效果到底如何呢?

  據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市面上的清涼口罩主要分為4種類型:從材質入手,採用真絲、冰絲或用於生産運動服、游泳衣等透氣速幹的面料;在口罩材料的薄厚上做文章;通過在口罩中加入多種口味的清涼爆珠;在口罩上夾上精油夾子,讓口罩更透氣。

  而消費者對清涼口罩的體驗感不一,有人認為其太過清涼,也有人認為其降溫效果不明顯,也有一些人對隔離病毒的作用保持懷疑,在保持清涼和防範病毒之間陷入兩難選擇。與此同時,也有網友表示,相較于普通口罩,個別清涼口罩的質地更厚,夏天戴上反而更熱了,涼意持續3小時就沒有了。

  “無論材質、薄厚如何,目前市面上的清涼口罩多為一次性防塵口罩,而非一次性醫用口罩。而能達到新冠肺炎病毒防護效果並符合國家行業衛生標準的口罩,主要是正規廠家生産的N95、KN95以及醫用外科口罩。”上述負責人表示,“另外,清涼口罩起到的只是一種有時限的降溫、緩解作用,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口罩‘捂得慌’的問題。”

  目前缺乏規範標準

  對於生産商和消費者而言,清涼口罩都是一種新鮮事物。“在目前缺乏規範標準的情況下,某些清涼口罩可能存在風險。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口罩的防護效果下降。佩戴口罩是防範疫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如果為了清涼而降低了防護效果,有可能把消費者置於風險之中。”中國消費者協會相關負責人高秀東表示。

  另據高秀東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如果有關部門對清涼口罩的效果進行測試,發現其宣傳與實際作用有出入,商家可能要付出法律代價。

  “口罩中加入某些清涼物質會否危害健康也值得注意,不能違反《産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規定。”高秀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何謂清涼口罩,不能任由企業自行解釋,需要權威界定,給出標準答案,統一質量標準,劃定準入門檻。惟有如此,清涼口罩方能實至名歸,贏得公眾認可。”

編輯:張依依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