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科學家會越來越多嗎?

2021-02-09 09:26: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科技考古方興未艾,考古科學家卻寥若晨星。

  從世界各地與中國實踐來看,以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大地測量等學科為排頭兵,科學技術已越來越多地應用到考古、文保領域。我們每天看到的發掘成果,皆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地質勘探、碳14測年、古DNA分析、陶瓷與金屬器物品質測算等方法;同時,科技工作者也將目光跳開了“考古”。位於中國雲南紅河州的哈尼梯田已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西南林業大學的專家利用近年來陸地生態系統中碳、氮循環研究的熱點技術,通過統計分析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土壤有機碳、全氮含量,試圖精確分析哈尼梯田的水肥利用智慧及其可持續發展依據——技術手段與技術規模,可以更精準地驗證人們的判斷,修正前人的認知,解讀未知的過去甚至描述我們的未來。

  進入2021年,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聘科學家領銜,與科研院校合作共建考古實驗室,可以看做這一趨勢的平臺化延展。

  此時,“考古科學家”的位置與作用開始凸顯。他們已不同於普通的考古工作者或參與者;在與傳統考古人融合過程中,他們得以基於逐步提升的科學手段,建立獨立的視野、方法、平臺與系統,以此回應諸多人類自身重大命題。比如,DNA技術的不斷成熟,已經使得人們越來越相信,復原古代人類遺傳關係、描繪古人類遷徙路線終將成為現實。

  雖然科技考古早已存在,為啥難以看到科學家成為考古“大咖”?或者説不如文物與考古人那樣為人熟知?關鍵原因還在於社會的傳統觀念乃至廣義“考古”領域中,人們還習慣性地把科學手段作為“偏門”,科學家似乎也在甘做“配角”。

  換個角度來看,世界範圍的文明交流過程,更需以共同熟知的話語方式和渠道來分享成果。在我國文明探源工程的帶動下,多學科正在通力協作,深入涉及文明起源、人類遷徙、社會階層形成演化、東亞文化交流等諸多全世界關注的話題。希望在此基礎上,涌現出一大批真正的、知名的考古科學家。

編輯:姚思寒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