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共“進”開放共贏——寫在進博會開幕之際

2020-11-03 08:50:00來源:新華全媒頭條

攜手共“進” 開放共贏——寫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之際

  浦江潮涌,世界矚目。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約而至,為疫情陰霾、衰退烏雲籠罩下的世界經濟帶來亮色。

  展區更大,老朋友踴躍參展,新展商慕名而來;展品更靚,多款“全球首發”靜候大幕開啟;業態更新,數字經濟、綠色技術,勾勒未來生活;形式更多,雲上參展、視頻連線,全球企業在雲端握手……

  中國盛會,東方之約。人們將見證開放中國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感受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與世界攜手共進共贏的決心與誠意,唱響捍衛多邊主義、聯通全球貿易的大合唱。

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西入口處擺放的熊貓“進寶”主題進博會裝飾(10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方 攝

  疫情下,凝聚抵禦風雨的力量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以大海比喻中國經濟。經歷兩年的風雨和波折,今天更能體會這段話的深意和內涵。

  經貿摩擦此起彼伏,保護主義關門築墻,新冠疫情突襲而至,世界經濟在不確定性中艱難行進。萎縮4.4%,這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20年全球經濟的最新預測。萎縮9.2%,這是世界貿易組織對今年全球貨物貿易量的預估。美國《紐約時報》直言,世界正遭遇“大蕭條以來最糟糕的經濟下行”。

  面對複雜嚴峻形勢,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成為穿透疫情陰霾、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為世界經濟復蘇播下希望的種子,也讓飽受疫情等負面因素衝擊的全球中小企業看到寶貴商機。

從上海白玉蘭廣場頂樓遠眺浦東陸家嘴金融區(10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方 攝

  “我們期待繼續收穫中國大單,結識新朋友!”非洲盧旺達加紹拉農産品公司總裁厄多內圖瓦希古瓦説,正是靠著在前兩屆進博會上收穫的訂單,他的公司才得以渡過這次疫情難關。圖瓦希古瓦期待,在今年的進博會上更多了解數字經濟前沿,開闊經營視野。

  “我們的龍蝦在中國賣得很好!”在地球另一邊的古巴,拉克洛馬海鮮加工廠的貿易商瑪麗雷迪赫雷拉也在密切關注著進博會。“希望通過進博會,我們的龍蝦對華出口年底前能翻番。”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中國經濟以海納百川的氣質,敞開大門擁抱來自全球各地的大小企業,幫助它們乘風破浪,實現自身發展夢想。進博會的獨特魅力,令全球各地參展商滿懷期待:贏得機遇,分享中國經濟成長紅利。

  “進博會是中小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絕佳平臺。”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的合設機構國際貿易中心執行主任阿蘭查岡薩雷斯説。過去兩屆進博會,這家貿易促進機構都組織了來自全球20多個最不發達國家的約100家中小企業參展。本屆進博會企業商業展設置六個展區,展覽面積更大、設置更優、質量更高。

  11月1日,在位於以色列中部城市佩塔提克瓦的科技企業沃特金集團總部,工作人員展示從空氣中吸取水分,並轉換成清潔飲用水的創新技術。“中國的開放讓我們非常有信心,我們對中國市場的前景非常看好。”沃特金中國區首席代表伊萬説,得益於進博會,企業不僅將中國區總部落在上海的陸家嘴,還將推動在浙江南潯建設工廠的進程,實現進博同款展品的本地化生産。新華社記者 尚昊 攝

  全球疫情背景下,世界經濟前景不明。國際經濟界的一個普遍共識是,中國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巨大內需潛力,將為迷霧重重的世界經濟提供寶貴的動力和機遇。

  “全球疫情背景下,中國如期舉辦進博會,為世界打開機會之門。”澳大利亞經濟學家郭生祥説。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志願者進入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熟悉場地(10月28日攝)。新華社發

  變局中,奏響開放合作的強音

  “堅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堅持‘拆墻’而不是‘築墻’”,在第二屆進博會上,習近平主席以生動的話語,呼籲各國以開放求發展,深化交流合作,不斷削減貿易壁壘,堅決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

  開放合作、開放創新、開放共享。立足於同世界交融發展的中國方案,早已內化為這個發展中大國的行動自覺。習近平主席指出,過去40多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

  “我們的核心戰略是與中國一起發展。”前來參展的霍尼韋爾公司全球高增長地區總裁沈達理説。這家跨國公司將在進博會上發佈一系列創新技術與産品。

  其他行業巨頭如歐萊雅集團、達能集團都將在進博會上帶來“新品首秀”、打造“進博同款”。

  第三屆進博會的首件進場展品——德國維特根集團W380CR冷再生機運抵國家會展中心(上海)(10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方 攝

  即便受到疫情影響,本屆進博會依然吸引眾多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平均展覽面積比第二屆增加14%,還有一批企業簽約參展未來三屆進博會。世界工業電氣行業十大品牌、工程機械六大品牌、打印行業五大品牌企業都出現在參展商名單上。

  “在危機中,進博會為眾多企業提供了機遇。”法國達能全球高級副總裁李健説,“近年來中國營商環境越來越好,達能在中國正不斷增加投資。”

  今年上半年,“一帶一路”建設重要成果——中歐班列在全球經濟逆風中加速奔跑,開行數量同比增長36%,成為各國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説:“中歐不斷發掘雙邊經貿合作的巨大潛力,為雙方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為世界經濟復蘇提供動力。”

  媒體記者在上海拍攝法國巴黎卡洛芙珠寶品牌的88克拉超級鑽石(10月26日攝)。這顆鑽石將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與中國消費者見面。新華社記者 方 攝

  進博會猶如一扇窗戶,無論朝內看,還是向外看,每年都有別樣風景。置身進博會,人們可以分明感到,開放合作正匯聚成一股跨越國界的大潮。它背靠中國經濟大海,滌蕩保護主義濁流,秉持互利共贏理念,與各國發展意願相匯相融,進而具象為進博會現場一個個展臺、一次次研討、一場場簽約,促進各方共同把全球市場的蛋糕做得更大、把全球共享的機制做得更實、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得更活。

  “開放合作是進博會的靈魂,也是中國想要向世界傳達的重要信息。”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説,“從各方參會的積極勢頭判斷,本屆進博會無疑將更加有力推動中國與世界凝聚開放合作共識,開創共同發展的新未來。”

  “一個更加開放、包容、創新、更加可持續、更加有擔當的中國正張開雙臂,與世界美美與共。”歐萊雅集團首席執行官讓-保羅安鞏説。

  這是澳大利亞諾瓦維塔葡萄酒集團11月1日提供的該企業酒廠的照片。諾瓦維塔葡萄酒集團今年將是第三次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新華社發(諾瓦維塔供圖)

  新趨勢,啟動創新發展的引擎

  “新”生活、“酷”科技、“最”潮流,透過本屆進博會上“全球首發、中國首展”的新産品、新技術、新服務,人們將觸摸全球綠色産業、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等新經濟、新業態的最前沿,感受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躍動脈搏。

  雲報名、雲簽約、雲路演,讓全球企業在雲端“屏對屏”交流;首次開設公共衛生防疫、節能環保、智慧出行等專區,其中公共衛生防疫專區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汽車展區成為一系列新設計、新材料、新應用的密集發佈地;全球上千家食品和農産品參展商將“佔據”三個展館,繪就“全球美食地圖”……

  10月29日,在馬來西亞霹靂州小鎮務邊的務邊沉香山茶園,CEO何楚為向記者介紹沉香木。務邊沉香山茶園所生産的沉香茶將再度參加第三屆進博會。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10月中旬舉行的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如此宣示。

  以“進口”謀“共進”,以開放促發展,進博會成為各國企業觀察中國發展新格局、中國經濟新動向的瞭望臺。米其林、施耐德電氣、思愛普公司等眾多企業把展示數字産品、綠色技術作為此次參會重點,著眼在中國市場的長遠發展。

  10月28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附近的馬科斯 帕斯,一名工人檢查火腿的製作情況。這座人口僅有6萬多人的小鎮以城市之名報名參加第三屆進博會。新華社發(馬丁 薩巴拉攝)

  “進博會展示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開展經貿活動的新模式。”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尹正説,“不同的經濟主體在這裡加強交流與合作,為世界經濟發展拓展新空間。”

  透過進博會的窗口,人們可以看到中國經濟的“藍海”波瀾壯闊:通過建設自由貿易區、貿易港打造開放新高地;持續放寬市場準入,縮減負面清單,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多雙邊合作,加快中歐投資協定等高標準自貿協定談判進程;持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向著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不斷前進……

  10月27日,工作人員在位於韓國首爾江南區的愛茉莉太平洋雪花秀旗艦店內指導客人體驗店內設施。總部位於韓國首爾的美粧企業愛茉莉太平洋集團今年將連續第三次參加進博會。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 攝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挑戰,中國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開放戰略,不斷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讓中國發展更好惠及世界。

  “進”而有為,“博”採眾長。進博會再啟程,匯聚起促進全球共迎挑戰、共同發展、共享繁榮的強大力量。

編輯:陳靜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