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考察長春,答好這個根本性問題

2020-07-24 10:15:00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習近平總書記説,“我們黨作為百年大黨,如何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遠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如何實現長期執政,是我們必須回答好、解決好的一個根本性問題。”7月23日,總書記在吉林長春考察。透過他的行程,可以看出他對於築牢執政之基的深切關注,對於推進復興偉業的深謀遠慮。

△習近平吉林之行第二天考察地示意圖

  看基業:一個社區的“蝶變”

  寬城區是長春市的老城區,民間有“先有寬城子,後有長春市”的説法。2011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曾到寬城區的一個村調研。時隔9年,他這次調研的是寬城區一個“明星”社區。

△長山花園社區轄區面積0.73平方公里,現有居民3100戶,近7000人。(總臺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長山花園社區以前是一家零件廠的家屬宿舍,下崗失業人員多、流動人員多、老年人多。曾在大山深處工作22年的吳亞琴到這裡當起了“小巷總理”。她探索出“四步議事工作法”“民事調解十二法”管理社區事務。如今,長山花園社區已是“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全國文明單位”,“龍須溝”變成了“幸福苑”。

△2014年,長山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吳亞琴被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總臺央視記者趙化、梁洋拍攝)

  64歲的趙興福一家六口,是社區的老住戶。老趙幾年前從零件廠退休,每月有2000多元退休金,兒子趙浩碩士畢業後在一家勘測設計公司工作。一家人三代同堂、和樂融融。當天,總書記的到來,更是讓一家人格外喜悅。

△趙興福(左一)全家合影(總臺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總書記曾説,“社區是基層基礎,只有基礎堅固,國家大廈才能穩固”。作為黨和政府聯絡群眾、服務民生的“最後一公里”,總書記每次東北之行幾乎都會專門到社區調研。五年前,在長春,總書記叮囑,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見面、對賬,來不得半點虛假,既要積極而為,又要量力而行,承諾了的就要兌現。

△社區實行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三長”聯動制,調解糾紛,便民服務。(總臺央視記者楊松濤拍攝)

  看棟樑:一所幹部學院的“新生”

  在寬城區,習近平還考察了與長山花園社區只有一墻之隔的吉林長春社區幹部學院。這所學院是在吳亞琴人民調解工作室的基礎上成立的,是目前全國唯一的社區工作者培訓基地。

△吉林長春社區幹部學院成立於去年,邀請吳亞琴擔任名譽院長。(總臺央視記者魏子鈞拍攝)

  身邊的榜樣,就是鮮活的教材。學院組建了一支由吳亞琴等10位典型為代表的導師團隊。學院既有《吳亞琴社區工作法》《社區治理一萬個怎麼幹》等“教材庫”,也有4個類型、69個基地的“教學基地庫”,通過楷模分享、模擬推演、現場體驗等,大大增強了針對性、實效性。一年來,學院承辦全國、省市培訓班30期,累計培訓社區工作者4000余人。

△《吳亞琴社區工作法》一書(總臺央視記者趙化拍攝)

  上個月,習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為新時代幹部隊伍建設的重大任務。他提出,要加強幹部教育培訓,使廣大幹部政治素養、理論水平、專業能力、實踐本領跟上時代發展步伐。

  用最優秀的幹部培養更優秀的幹部 ,這所社區幹部學院給人們帶來深刻的啟示。

△吉林長春社區幹部學院“模擬推演”教學現場(資料圖)

  看命脈:一家國企的“煥新”

  7月23日下午,習近平在長春考察了一汽集團研發總院。一汽興建於1953年,是國家“一五”計劃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經過60多年的發展,構建了中、重、輕、微、客、轎等多品種發展的産品格局。一汽還形成了“三國五地”的全球研發佈局,近十年累計獲得國家及行業科技獎146項、專利5200余項。

  △7月10日,全新紅旗H5以更潮、更燃的形象,在第十七屆中國(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現場重磅上市。(來源於中國一汽官網)

  9年前,習近平曾專程到一汽轎車生産線視察,強調必須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和戰略型新興産業,促進産業高端化、規模化、集聚化發展。這一次,總書記親自體驗了代表全球“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共享化”潮流的一汽新車型——紅旗E-HS9。

△紅旗E-HS9(總臺央視記者邢彬、黃京輝拍攝)

  今年4月,習近平在陜汽考察時,也曾登上民用重型卡車駕駛室。他強調,製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繫。國有大型企業要發揮主力軍作用。

  東北是中國的重要工業基地,産生了一大批共和國工業的“種子隊”。總書記每次到東北,幾乎都會調研大型國企,強調深化改革、自主創新。上一次到東北,總書記擲地有聲:“國際上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上升,我們必須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這不是壞事,中國發展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插電式混動超級跑車(總臺央視記者邢彬拍攝)

  看宏圖:一座展覽館的“雄心”

  當天,習近平還來到長春新區規劃展覽館考察。

△長春新區規劃展覽館目前建有12個展區和2個特色功能區。(總臺央視記者程鋮拍攝)

  長春新區是全國第17個國家級新區,是新時代東北振興的重要引擎,也是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核心腹地。五年前考察吉林時,總書記曾在延邊博物館了解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規劃建設情況,強調先導區要全域科學規劃。

  △在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中,琿春是窗口,延吉、龍井、圖們是前沿,長春新區位於腹地和內陸端口。(總臺央視記者王萌萌拍攝)

  2018年9月,習近平調研東北三省並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擘畫新時代東北振興藍圖。此次考察期間專程前往長春新區規劃展覽館,重點了解新區規劃建設,再次體現了總書記對於發展規劃的高度重視。

△長春新區規劃圖(總臺央視記者盧心雨拍攝)

  五年前總書記考察吉林的一個重要主題,就是圍繞謀劃好“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展開調研。五年之後,“十四五”規劃再次成為中國的重要議事日程。就在此次考察啟程前一天,習近平在企業家座談會上表示,黨中央對制定“十四五”規劃十分重視,相關準備工作正在進行。外界分析,總書記此次赴吉林將圍繞“十四五”規劃進行相關調研。

△“吉林一號”魔方衛星(總臺央視記者王萌萌拍攝)

  五年規劃,是中國發展奇跡的重要密碼,折射了中國一棒接著一棒幹、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歷史耐心和雄心。與時俱進,基業長青

  習近平考察長春的這一天,如果時光倒流99年,恰是黨的一大開幕之日。2017年10月31日,在專程瞻仰中共一大會址時,總書記曾説,“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共産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

  監製申勇 龔雪輝

  主筆鬱振一

  視覺陳括 齊歡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