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擁有2400多萬人口的超大型城市,、上海在社會治理信息化、智慧化領域不斷探索。 鄭瑩瑩 攝
端午節將至,上海的昌五小區準備舉辦一個包粽子活動,以往居委會需要在小區宣傳欄貼個紙質通知,但看到的人少,報名的人更少;而今,借助“社區雲”平臺,短短幾分鐘之內,電子通知就吸引了20多人報名。
昌五小區居委會主任武華如此形容“社區雲”:就像在社區裝了一個大喇叭一樣。
作為擁有2400多萬人口的超大型城市,上海近年來在社會治理信息化、智慧化領域不斷探索。上海“社區雲”平臺于2019年12月上線試點,目前已在上海9個區的20多個街鎮試點運行。預計今年底,上海市16個區215個街鎮6077個居村委會,都將能夠通過該平臺開展社區治理和為民服務工作。
浦東新區周家渡街道黨工委書記華英姿説,疫情更加突顯了“社區雲”的價值,在不見面的時期,“社區雲”就是社區治理的關鍵點和重要窗口,在這個平臺上可以預約口罩,也可以了解防疫動態。
“社區雲”能夠給相關工作帶來很大便利。橫向上,政府各委辦局在街鎮、居村層面的各項工作要求,都能借此進行整合;縱向上,以大數據中心為依託,可以實現市、區、街鎮、居村的上通下聯,反饋信息、反映問題、研究解決,從而通過自治、共治的模式,提升城市管理、社會治理的效應。
是否加裝電梯、如何解決小區停車難、垃圾如何便捷分類……在基層社區,越來越多的議題需要收集民意,而“社區雲”已成為這樣一個線上議事平臺。
近年來,上海各區、各街鎮對社會治理信息化、智慧化的需求日增,也進行了大量探索,但仍有些突出問題,如,各政府部門間信息不互通,基礎數據庫難以共享等,導致數據碎片化、標準不一致。這樣一來,很多程序、應用,就無法通過統一的信息平臺對基層治理進行支撐,有時反而會因為程序、應用、平臺過多,而加重基層負擔。而“社區雲”的推出,有望打破上述壁壘。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介紹,目前,“社區雲”正在對接市級條線部門,包括民政、公安、衛健等13個委辦局的22個信息系統,通過“專業系統”板塊,實現“一鍵”跳轉登錄,無需再次輸入用戶名密碼。同時,在“應用商店”板塊,區、街鎮現有的特色應用,也都可以通過標準接口對接到“社區雲”。“社區雲”將提供“社區治理主題數據庫”中的權威數據和各類社區日常工作記錄、人員信息。區和街鎮可利用這些信息、記錄作為數據基礎,更好地推動本地特色應用。(完)(鄭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