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一米線、預約制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2020-05-18 08:51: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防疫期間受訪者養成的好習慣(多選)

北京受訪者認為疫情結束後會有的改變(多選)單位:%數據來源:北京市統計局圖片來源:北京日報

河南省汝陽縣實驗二小學生戴口罩回家。康紅軍攝(人民視覺)

河北省武安市一家餐廳工作人員在擺放公筷公勺。新華社記者 王 曉攝

山東省青島市誌願者到社區、菜市場附近張貼禁食“野味”海報。王海濱攝(人民視覺)

南京市民在騎哈單車出行。(哈出行供圖)

在太陽島風景區大門外,遊客從已預約通道進入景區。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攝

江蘇南通市民在五里樹花卉基地掃碼購買鮮花,體驗不接觸購物帶來的便捷。王俊榮攝(人民視覺)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麼?中國青年報此前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8%的受訪者表示更加注重個人衛生。更勤洗手了、習慣戴口罩了、採用分餐制了、不吃“野味”了、遊玩先預約了……多數受訪者表示,疫情結束後仍會繼續保持這些習慣。

  習慣需要培養,養成好習慣不容易。多名專家和受訪者表示,好習慣就要保持下去。此次抗疫中形成的公共衛生常識、生活和社交習慣,可上升為普適性的行為規範、凝聚成現代社會的治理智慧,並真正成為公民普遍遵從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行為。

  防疫要求成自覺行為

  出門戴口罩、不聚集扎堆、社交距離保持1米、使用公筷公勺、回家勤洗手、注意消毒……防疫期間,這些原本是硬性的疫情防控要求,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自覺行為和日常生活習慣。

  【案例1】

  如今,家住上海市的張女士養成了很多好習慣:勤洗手、外出必戴口罩、自帶帆布袋、回家後馬上換洗衣服、家裏定期消毒、常通風等。每隔幾天,她都會到附近一家超市採購。測完體溫進店後,張女士會先到顧客較少的貨架選購。“儘量不扎堆,能降低自身感染風險,也是對別人負責。”

  【案例2】

  在北京市朝陽大悅城一家餐飲店內,食客隔位而坐,餐具“公私”分明。“開始使用公筷、公勺時,有點不習慣,不過現在已經適應了,分著吃更安全。”在店內用餐的黃先生説。

  黃先生介紹説,防疫期間,除了減少朋友聚餐,家裏飯桌上還出現了公筷、公勺。“以前只有來客人時家裏才會使用公筷公勺;經過這次疫情,家人吃飯時也會實行一菜一筷、一湯一勺。雖然麻煩點,但這種習慣會堅持下去。”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在影響健康的因素中,有60%與生活方式和行為有關。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讓人身心更健康。“因為疫情,人們更希望擁有好身體,養成好習慣讓人學會珍惜當下的幸福。”華東交通大學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舒曼表示,體驗到好習慣帶來的快樂,會讓人産生激奮心理,增強自信心,從而強化下一次行為。在社會心理學中,這種心理現象被稱為“習慣強化效應”。

  不過,良好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養成是一項長期工程,需持之以恒地堅持。

  “可以通過多種宣傳渠道,褒揚人們在防疫期間養成的好習慣,傳播文明行為準則,明示不良行為的樣態及後果,特別是要對公共空間裏的文明行為規範進行宣傳引導。”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陸益龍對記者説。

  這些壞習慣正在扭轉

  濫食“野味”、擁擠排隊甚至不排隊、公共場所隨地吐痰、打噴嚏不遮掩口鼻……防疫期間,這些不良習慣甚至陋習正逐漸扭轉。

  【案例1】

  廣東省深圳市市民潘先生對一些人吃“野味”的陋習完全不能理解。“野生動物吃啥長大的都不清楚,誰知道它們體內有多少病毒?人工科學飼養的動物更好,食品安全有保障。”

  “以前不時會有客人悄悄詢問是否可以購買或者加工野雞、蛇等‘野味’,今年自復工以來完全沒有這種情況。”位於四川省遂寧市雲盤路的桂苑生態農莊經營者張紅軍説,防疫期間,政府提出了拒食“野味”的倡議,大家都主動積極遵照執行。

  【案例2】

  5月初一個週末,在位於貴州省貴陽市的築城廣場上,不少市民或在樹蔭下休息,或在散步。市民陳女士輕咳一聲,拿出紙巾,將痰吐在紙巾裏包好後扔進垃圾桶。“隨地吐痰是不文明行為,尤其是防疫期間容易傳染病毒,更要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

  陳女士説,如今社區、街上提示人們注意衛生的公益標語更多了,一些不文明行為大為減少。“現在大家坐公交車都會排隊,而且相互留出一定距離;打噴嚏都會遮住口鼻,或者用衣袖捂住。”

  “要實現人們從不能吃、不敢吃到不願吃‘野味’的轉變,需從法治和道德等方面入手,多管齊下,把禁食‘野味’變為一種新倫理、新民俗。”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法研究中心主任楊朝霞對記者表示。

  楊朝霞建議,應一步修改現有法律法規,健全和完善禁食野生動物的制度規則和立法體系。可對野生動物進行類型化管理。對基於保護目的和野外種群恢復的人工繁育動物,必須禁食;對有繁育技術但還不穩定的人工繁育動物,要加強規範和監管,特別要加大對以養殖為名行非法獵捕、購買之實的“洗白”行為的打擊和懲處;對繁育技術成熟、穩定的人工繁育動物,可按“農業動物”管理,能進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由畜牧法進行調整。要加強道德建設,將濫食“野味”行為納入社會誠信體系。

  為防止一些陋習出現反復,陸益龍建議通過地方立法形式,加大對嚴重危害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行為的行政處罰力度和處罰概率。

  好習慣需要大力呵護

  線上消費受追捧,到醫院、景區、博物館先預約,綠色出行更受重視……防疫期間,很多生活習慣、消費習慣更為普及,為新業態發展帶來新機遇。

  【案例1】

  社區居民通過“微信群接龍”團購豬肉、手工餛飩、肉夾饃、涼皮等,並定時免費配送到小區,這是快餐企業西少爺的新探索。“這項業務已擴大到北京150個社區。”西少爺創始人孟兵對記者表示,下一步將聯合企業推出半熟芝士、小龍蝦等産品團購,讓社區業務與居民産生更好互動。

  湖北潛江的小龍蝦、湖北秭歸的臍橙、雲南的沃柑、海南的鳳梨、馬來西亞的榴蓮、盧旺達的辣醬……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南太平莊北巷的李女士,如今習慣了在一家在線生鮮App上下單,“最快半小時就送到小區門口,很方便。”

  像李女士這樣短時間內就習慣“雲下單”的消費者不在少數。“疫情令生鮮市場滲透率加速進化。”盒馬鮮生市場運營總經理胡秋根對記者表示,盒馬將通過增開門店、加強基地直採和“盒馬村”建設,讓更多消費者愛上線上消費。

  【案例2】

  廣東省廣州市市民陳沁上週末提前預約了去海珠湖觀鳥。陳沁説,海珠湖每天實時限流1000人。“遊客少了,不僅遊玩體驗更舒適,鳥也不會因為人太多而不敢出來了。”

  “現在到我們醫院看病,大多數患者會先在微信公眾號上預約掛號、選擇醫生、自主繳費,這有利於患者分時段就診,減少人群聚集。”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院長彭陟燚介紹説,防疫期間,醫院開通了官方微信公眾號,大力推行非急診預約掛號、預約檢查,醫患都點讚。

  【案例3】

  “找車存車都很方便,天氣暖和了,騎行回家吹著微風,心情特別好!”湖北省武漢市民曹佳如今很少打的、坐公交,而是喜歡騎共享單車出行。

  哈單車武漢區域主管楊龍對記者説:“疫情防控早期,共享單車是很多武漢人外出的重要交通工具,現在公共交通恢復了,大家綠色出行、安全出行的習慣還在延續。”按照規劃,哈下一步將在全國持續迭代和升級兩輪出行業務的服務模式和場景,分擔城市公共交通壓力。

  “疫情加快了‘雲買菜’、直播帶貨等新經濟業態崛起,讓人們的線上消費習慣更加固定,這與2003年SARS期間網購快速發展類似。”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對記者説。

  曹磊表示,新經濟業態的長遠發展,需多方共同努力。政府監管部門既要給予扶持又要加強監管;電商平臺要建立起一套有效運營體系,加強對商家、主播、貨品質量、售後服務的管控。

  “預約制反映了人們行為習慣和消費行為的轉變,既保證了社會效益,又增強了經濟效益,應給予大力關注和呵護。”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對記者表示。

  魏翔建議,為確保預約制持續下去,供給方需進行相應改進和調整,通過技術手段提前使消費者、遊客更好獲取相關信息及變動情況。還應對預約者進行有效激勵,越早預約的能得到更優惠價格、更多服務、更好選項,未預約者將支付更高價格等。

編輯:高鶴溪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