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市場為何易成疫情暴發點?專家:低溫病毒易存活

2020-06-15 08:43:00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6月12日0時至24時,北京市豐台區共報告5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病例行動軌跡涉及新發地批發市場部分商戶,目前新發地批發市場及周邊小區已採取封閉管理措施。上圖為已採取封閉管理措施的新發地批發市場外景。武曉慧 攝

防控人員在新發地批發市場周邊小區附近執勤。田晨旭 攝

  6月13日,北京公佈4名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活動軌跡指向同一個地方——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與此同時,新發地市場從業人員及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已連續50多天沒有本地報告新增確診病例的北京,新冠病毒到底從何而來?疫情暴發點為何指向批發市場?記者專訪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

  低溫環境、人流密集易導致病毒傳播

  問:此次北京新發新冠疫情,暴發點為何指向批發市場?

  吳尊友:我們研究人員日常在採集帶有病毒的生物樣本時,通常都是在低溫下保存。溫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時間越長。在批發市場,很多海産品都是冷凍儲存,在這樣的環境下,病毒能夠存活很長時間,傳染人的幾率也更大。另外農産品批發市場每天都有大量人員進出,只要有一個人攜帶病毒,若未能被發現而進入市場,就可能會造成疫情的擴散。

  依據既往的知識和經驗初步判斷,北京突然出現本土新冠疫情,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可能,批發市場裏被新冠病毒污染的海産品或肉類是源頭。批發市場很多海産品、牛羊肉等都不是北京本地産的,而是外地輸入的,包括海外進口。目前全球每天有十幾萬新增新冠病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在處理海産品或牛羊肉等時可能會造成污染。這些産品運到北京的批發市場後,批發市場的人在操作時,手會接觸這些産品。我們知道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他們的手接觸到被污染的産品,再擦鼻子揉眼睛,就會被感染。一開始症狀輕微,如果沒有意識到,在工作中還可能會造成人傳人。第二種可能,有其他的傳染來源。新發地批發市場人流量非常大,市場上的人員來自四面八方,出入新發地批發市場的人是傳染源。比如,他可能是一個從其他疫源地過來的人,被感染之後症狀很輕,自己當時也沒注意,此後對新發地批發市場造成了污染,導致了疫情的集聚。由於目前發現的幾個病例都與新發地批發市場有關聯,於是把注意力都轉到了新發地。至於到底是市場裏被污染的海産品或肉食品是最初的傳染源頭,還是出入市場的人是傳染源頭,這兩種可能都存在。但根據北京目前的狀況,第一種情況可能性更大。

  為此,我們需要蒐集以下幾個方面的數據。一是把所有感染者、密切接觸者的信息蒐集齊全後,把人和人之間的接觸關係、傳播鏈條、傳播網絡構建起來,這是流行病學的調查。二是依賴於大數據技術,把所有感染者的行動軌跡梳理出來,他們的行動軌跡能夠給我們一些提示,他們是否有共同的暴露點,比如幾個確診病人過去幾天都出現在新發地附近某地。三是實驗室的生物技術,通過研究病毒的基因序列來幫助研判病毒可能的來源。對所提取樣本的病毒基因進行研究分析,看它與北京2個月前出現的新冠病毒是否一樣,還是跟哈爾濱、舒蘭更相似,或者是同美國、歐洲等地流行的病毒株更接近。通過這些分析能夠給我們提供更多的信息。總之,綜合運用這三種方式,就能夠對北京此次新發疫情有更加清晰的認知。目前還處在蒐集信息的過程中,沒有辦法給出一個確切的結論。

  目前無法斷定批發市場的傳染源

  問:批發市場的傳染源是什麼?是人流還是物流?是肉類魚類,還是什麼?可否從流行病學調查的角度做一下解析。

  吳尊友:目前還很難去斷定批發市場的傳染源到底是什麼。比如,我們不能因為在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就下結論説三文魚就是傳染源。接觸到案板的所有人或物品都有可能。比如,可能案板的主人就是一個新冠病毒感染者,他在講話過程中飛沫落到了案板上;比如,可能前來採購的客人是新冠病毒感染者,他在案板前待的時間比較長,在與主人交流或砍價的講話過程中,也可能造成案板被污染;比如,可能案板主人銷售的其他物品是被污染的,帶有新冠病毒,也可以污染案板。需要通過不同渠道蒐集採樣來驗證,評估到底哪一種可能性更大。新發地批發市場人流大,銷售的物品品种太多太複雜,不是在很短時間就能理得清楚的。只有把所有人流和物品都查清楚了,才有可能展現出全貌。

  此次新發疫情前,北京已經連續50多天沒有本土確診病例,按道理説這裡不應該有病毒。如果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確認,目前發現的新冠確診病例及核酸檢測陽性者都沒有外出流動的歷史,他們都是實實在在地在北京被感染,那麼有可能是進口或京外被污染物品把病毒攜帶進來。所以,一定要對新發地物品來源渠道進行認真細緻的梳理。

  野生動物攜帶和進口物品攜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問:有分析説,海鮮不太可能作為一種傳染源,因為魚類作為低等生物,魚類病毒傳染給人的情況幾乎沒有發生過,也就是説三文魚本身作為病毒載體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您對此怎麼看?

  吳尊友:這種分析有其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對。野生動物攜帶和進口物品攜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果子狸、蝙蝠這些野生動物本身可以攜帶冠狀病毒,病毒在其體內繁殖,它們卻不發病。進口物品攜帶則是指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工人在處理物品時污染了這些物品,被污染物品進口到國內後,其他人在處理過程當中被感染。所以野生動物是攜帶病毒,海産品是被污染後表面攜帶病毒。正常自然界的魚身體內是不會帶冠狀病毒的。但是魚被捕撈之後,由於處理的工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可能導致魚的表面被污染,而污染的海産品被運到中國,中國工人處理過程中受到了感染,進而導致人與人的進一步傳播。當然這也只是一種推測,需要流行病學調查進一步證實。

  目前的形勢下,做好生鮮、果蔬等貨物的檢驗檢疫,這些都很有必要。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兩種情況:一種是海外進口的物品。目前海外疫情比中國嚴重,從疫情嚴重國家進口的物品要格外注意。另外一種是冷凍運輸的物品,包括海産品、牛羊肉等。這些情況下都需要加強檢疫。

  抗疫關鍵在做到可防可控

  問:現在很關鍵的是要通過我們的流調、溯源、檢測、排查,做到可防可控,如何做到這一點?

  吳尊友:疫情在我們國家發生早,當時抗疫的經驗也少,我們之所以能夠成功控制住疫情,是因為我們堅決徹底地把控制呼吸道傳染病的方法百分之百地落實到位了。在當時我國疫情最嚴重的情況下,各省區市,包括北京,都能夠成功控制疫情,沒有造成疫情更大範圍擴散。現在,再出現一些零星病例,我們就有信心及時把疫情處理在萌芽當中,不會造成更大範圍的擴散。哈爾濱、舒蘭是這樣,北京也會是這樣。我們有信心。

  對於“可防可控”這四個字,不同人在理解上或許會有所不同。“可防可控”不是説一個病例不出現,而是説即使出現病例了,我們能夠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使疫情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這就是我們講的“可防可控”。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的傳染病,它的傳染性這麼強,病人在出現症狀幾天之後才意識到被感染,當他們在醫院接受診斷的時候,往往已經造成了一定範圍的傳播和擴散,所以控制起來異常困難。因此“可防可控”不是指零病例零傳播零死亡,大家對這四個字也得有一個清晰、理性的認知。

  北京市民不必恐慌

  問:在目前的形勢下,病毒傳播擴散的風險有多大?

  吳尊友:應對新冠疫情就像打仗一樣,一分一秒都異常珍貴。搶在病毒傳播出去以前把它給控制住了,那你就掌握了主動權。以湖北以外的省區市為例,為什麼之前沒有任何一個省區市出現歐洲那樣的情況?關鍵在於,從湖北流出來的人回到本地後,我們第一時間掌握了他們的情況,主動聯絡,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在他們尚未出現症狀以前就已經隔離進行醫學觀察了,一旦出現症狀馬上進行治療,沒有讓他們在社會上過多停留,沒有等到他們發病後再去醫院,沒有使這些從湖北感染的人有時間在當地引起疫情傳播擴散,這就是搶時間。

  兵貴神速,儘早確定傳染源,排查密切接觸者,避免二次傳播,是當下的重點,北京的反應速度已經很快了。幾個零星的病例,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分析出來,鎖定新發地批發市場。過去幾個月的防控經驗,特別是大數據等技術手段的運用,使得我們能夠很快把方向指得很準。在確定方向後,隨即對人員和環境進行檢測,又迅速拿到了更有指向性的信息。這些重要信息,不僅對北京的疫情防控意義重大,還有可能為揭開新冠疫情傳播之謎提供新的有價值的信息。我對北京疫情防控充滿信心。當然,接下來的工作仍然很艱巨,需要繼續努力。密切接觸者人群還是很大的,稍有疏忽遺漏,就會造成傳播擴散的風險。所以還得投入大量人員開展密切接觸者的搜尋調查。同時,實驗室要儘快進行檢測分析,為疫情防控提供更多決策依據。

  從目前已知的信息看,此次北京疫情反彈,主要集中在新發地市場周圍。在新發地工作的員工及家屬、密切接觸者、以及就診醫院的醫護人員、相同時段就診的病人,核酸檢測擴展到這些範圍就比較精準了。目前病毒的活動範圍沒有擴散到整個北京,沒有使全市2000多萬人口受到威脅。

  問:在當前疫情防控的形勢下,北京市民需要格外注意什麼?

  吳尊友:大家沒有必要感到恐慌,畢竟我們在疫情防控、患者救治等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目前北京市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公佈確診病例的活動軌跡,界定了一些區域的響應等級。精準界定這些信息以後,人們就可以知道,自己在過去一兩周有沒有去過這些地方。去過的人要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看看是否有異常,不放心的可以主動申請做核酸檢測。對於其他市民來説,在通風不好的地方,戴口罩、勤洗手等基本的衛生習慣還是要保持。

編輯:李覲如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