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返校高峰將至 高校防疫從校門到宿舍全覆蓋

2020-08-25 09:08:00來源:中新網

  進入八月下旬,伴隨全國不少高校陸續迎來學生返校,校園內又重新熱鬧了起來。與往年不同,儘管與校園久別重逢後,同學們臉上難掩興奮,但疫情之下,一系列嚴格的防控措施,讓這個新學期的開學形式較為特殊。

  返校高峰期將至 各大學嚴查返校人員身體狀況

  24日上午10點,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校門外已經有大量學生拎著行李前來辦理返校相關手續。等候辦理返校的學生們全部自覺佩戴好了口罩,同時保持著適當的間距。

  依照該校此前部署,8月24日起,學校安排符合條件的京區培養單位(含校部院係、本科部)學生分類別、分批次有序返校返所。

  記者在現場觀察到,學校的入口處設有專用通道,學生要進行登記、消毒、測溫等一系列流程後才可進入校園,而家長等校外人員則一律禁止入內。

  據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此前介紹,秋季開學將有60萬大學生陸續來京。目前,每天大約有3000至5000名大學生返京。

  根據目前整體掌握的各校返校計劃來看,在北京,大學生返校峰值將出現在8月31日到9月6日,約20萬人將在這周返校,預計9月6日返校人數最多,單日返校人數將達到5萬人。

  “每一位返校的京外學生都要做核酸檢測。”李奕表示,“這項要求是從目前全國的整體防疫形勢和學校整體防疫角度考慮的。”

  從全國來看,北京以外,其他省份的一些高校也在近日相繼迎來學生分批返校。

  8月22日至9月11日,武漢大學學生分四批返校;8月22日至9月13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生分四個批次返校……

  雖然返校時間有所差異,但消毒、測溫、體徵問詢登記等程序幾乎是所有高校的標配。

  開學後,校園如何管理?

  ——校門:進出需證件 非必要不出校

  根據國家衛健委、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以下簡稱“《方案》”),高校要把好校門關,教職員工和學生入校時嚴格進行體溫檢測,查看健康碼,保證入校人員身體狀況健康。學校要加強對外賣配送和快遞人員核查、登記與管理,合理設置快遞收發點。

  對於開學後的疫情防控工作,多地高校明確要求繼續強化校園半封閉管理,師生非必要不出校,校外人員非預約不進校。

  “目前學校實行封閉管理,本校學生憑藉證件才可以進入校園,校外人員不得入內。”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門口,一名工作人員介紹稱,此前學校一些對外開放的體育場館目前也暫時禁止校外人員進入,何時恢復需要等待通知。

  制度並非“一刀切”。例如,雖然北京市教委提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但科研、就醫、父母探訪等均可申請出校。走讀生和高校教職員工每日需要進出校園,各校將建立健康臺賬,確保進出校軌跡可尋。

  ——教室:加強室內通風換氣

  作為開學後學生聚集最多的場所之一,高校教室的消殺工作將會成為新學期防疫的重點。

  關於教室衛生管理,《方案》中就已明確提出,要加強室內通風換氣,保持教室內衛生清潔,垃圾及時清理。對公共區域高頻接觸物體表面,如門把手、課桌椅、講臺、樓梯扶手、電梯按鈕等,安排專人每日進行清潔消毒。如使用空調,應當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

  另外,在聚集性活動管理方面,《方案》中也明確,要根據校園情況合理設置人員密集度,盡可能實施最小單元群體管理,以校區、專業、樓棟、年級、班級等為單位進行學習、生活、體育等活動。

  《方案》中還提到,儘量開放教室、自習室、圖書館、體育場等公共空間。加強各類聚集性活動管理,大型室內聚集性活動非必要不組織。

  ——食堂:採取錯峰就餐制

  新學期,高校食堂普遍將採取錯峰就餐制度。

  此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要求,實行錯時錯峰就餐,提倡學生自備飯盒,推行網上訂餐,減少堂食。

  武漢大學的一些食堂內則在進門處安排有專人守候,協助學生掃碼、測溫。在衛生消毒方面,餐盤、碗筷在洗碗機經過一輪消毒後,還將進入熱風消毒櫃,在110℃高溫下消毒半小時;食堂人員進入售賣檔口,需要在風淋房吹5分鐘,消毒除塵,確保衛生、安全。

  而在北京,學校食堂的防疫也被作為重點工作之一。依照要求,新學期開學後,學校食堂所有從業人員必須持有健康體檢證明和新冠病毒肺炎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每天由專人負責進行員工晨午(晚)檢。

  ——宿舍:不聚集、不串門

  開學前,不少高校已經對本校的宿舍提前進行了消殺。

  例如,武漢大學就提前對宿舍進行了消毒、通風,在公共衛生間配備了洗手液。開學後,學生掃碼、測溫進出宿舍,宿舍公共區域將每天消殺兩次。

  開學後,宿舍也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場所。

  《方案》中就明確了宿舍管理要求。學生宿舍嚴禁外來人員入內。安排專人負責宿捨得衛生管理和檢查。學生在宿舍區不聚集、不串門。宿舍要勤通風、勤打掃,保持廁所清潔衛生,洗手設施運行良好。做好垃圾清理和日常公共區域消毒。(記者 張尼)

  

編輯:李婷婷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