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脫貧記:笑容,綻放在雪域高原

2020-07-10 13:16:00來源:光明日報

  【都是一家人 共過好日子】

  夏日的陽光灑落在貢嘎山腳,大渡河畔傳來悠揚的歌聲。“村村寨寨喲,都通了路喲,家家戶戶,富裕了喲……”74歲的魚通山歌傳承人徐萬忠站在若吉村村口,用自編的歌曲唱出家鄉的美好新生活。

  康定市姑咱鎮若吉村的變化,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正在發生的歷史性巨變的縮影。

  靜臥青藏高原東南緣,甘孜州境內山巒起伏、江河縱橫,這裡曾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典型代表、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今年2月,甘孜州實現全域脫貧,全州18個貧困縣(市)全部摘帽,1360個貧困村退出,近22.3萬貧困人口成功脫貧。

  擺脫貧困的藏族群眾笑了,學得一技之長的青年學生笑了,帶領村民奔小康的扶貧幹部笑了……這笑容,像一道道彩虹點亮了雪域高原的高山大河;這幸福,如一粒粒種子在康巴大地生根發芽。甘孜,這片古老的土地綻放出全新的光彩。

  用美麗戰勝貧困

  清晨的薄霧喚醒雪山、森林間隱匿著的寧靜村寨,稻城縣香格里拉鎮亞丁村的一幢藏式風情小樓裏,藏族阿婆四郎次姆熱情地端出酥油茶、青稞餅和風乾牛肉招待客人。“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現在能過上這麼好的日子!”四郎次姆爽朗地笑了,如高原上的陽光般燦爛。

  被譽為“香格里拉之魂”的亞丁景區因為美麗而聞名遐邇,人們很難想象,曾經的亞丁村,有著“嫁人不嫁亞丁人”的辛酸。那時的亞丁村民,以放牧、挖藥為生,既破壞環境又沒有穩定收入。

  思路一變,天寬地闊。守著綠水青山的亞丁村民,決心用美麗戰勝貧困。依託良好的自然景觀和民族文化資源,稻城開始發展生態旅遊,村民們積極參與到景區管理和旅遊服務中,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亞丁,藏語意為“向陽之地”。如今,這片“向陽之地”真正迎來陽光普照:公路通到村口,村民閒置房屋改造成漂亮的藏式民居,各類基礎設施漸趨完善。景區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遊客也越來越多。不到幾年的工夫,昔日稻城縣最窮的村落變成人人嚮往的“最後的香格里拉”。

  講起脫貧後的好日子,四郎次姆樂得合不攏嘴,景區分紅、開設民宿、馬幫隊牽馬等各項收入加起來,她家年收入接近40萬元。脫貧後的四郎次姆想得更長遠,“學知識學文化是最重要的,不能讓孩子和我一樣吃沒有文化的虧”。現在,她的兩個孫子都在成都讀大學。

  在甘孜,像稻城亞丁這樣的美景無處不在。走進道孚縣的康巴高原植物園,密林擁抱、青水環繞、鮮花簇擁,這座尚在最後施工階段的高原特色植物園已帶動解決周邊勞動力尤其是貧困戶就業800余人次,兌現酬勞660萬元,實現人均增收8250元。來到川藏線上的“進藏門戶”康定市新都橋鎮水橋村,高原上的“小橋流水人家”美景吸引遊客紛紛駐足“打卡”,脫貧後的水橋村民年人均純收入達11980元。綠水青山,已經成為高原兒女脫貧奔小康的“金山銀山”。

  用教育阻斷貧困

  午後的陽光猛烈而奔放,美麗的校舍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格外鮮亮。伴隨著歡快的音樂,300多名小學生在操場上跳起甘孜踢踏。樂聲悠悠、書聲瑯瑯之中,理塘縣城關第四完全小學五年級(4)班老師志瑪澤仁欣慰地笑了。

  志瑪澤仁的班上,有一位來自偏遠牧區貧困家庭的學生多吉貢布,在曲登鄉讀完三年級後到縣城讀四年級。“那時他講濃重的牧場話,語言溝通都有困難,學習也很吃力。”憶起剛來時的情形,志瑪老師眉頭緊皺,孩子基礎差讓作為班主任的她倍感壓力。

  被稱為“天空之城”的理塘縣平均海拔4300米,是個純牧業縣,每平方公里不足4人。高寒缺氧、地廣人稀、居住高度分散的理塘,農牧民子女上學難一度滋生貧困在牧區蔓延。

  “辦好牧區教育,是切實通過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有效途徑。”理塘縣教體局副局長劉曉紅介紹,結合牧區實際,理塘縣探索出“縣城大集中、片區小集中、鄉村打基礎”的辦學模式,形成“6+3”“3+3”辦學格局,建立起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均衡發展的教育體系。志瑪老師所在的第四完全小學,就按照“3+3”模式,招收全縣19個鄉鎮四至六年級的高段學生和搬遷戶適齡子女。

  手把手教學,一對一輔導,志瑪老師還當起了多吉貢布的“週末父母”,教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志瑪老師頗感欣慰的是,經過悉心教導,多吉貢布從不會拼音、字認不全的調皮孩子變成了漢語溝通流暢、作業工工整整的上進學生,成績也有了明顯提高。

  接受良好教育的還有四川省藏文學校職業教育爐霍實訓基地的小夥登真呷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20歲的登真呷絨盤腿而坐,屏氣凝神,小心翼翼地給他的唐卡作品《三怙主》上色。

  2017年,有著“唐卡之鄉”美譽的爐霍縣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了這一實訓基地,開設了唐卡繪畫、民族服裝縫紉等專業技能班,對學生免收各項費用,畢業後授予中專文憑,並盡可能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

  來自農牧民家庭的登真呷絨是唐卡繪畫班的第一批學生,他很珍惜學習的機會:“在這裡既能學習知識和技能,還能為家裏減負。”他舒心地笑了,熱情奔放的笑容洋溢在廣闊天地間。

  從“天空之城”到“唐卡之鄉”,教育之花遍開高原,為懷揣夢想的學生插上騰飛的翅膀,為康巴大地阻斷貧困埋下了堅實的基石。

  用文化擺脫貧困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雪山腳下的格薩爾王城依舊熙熙攘攘,珠牡聖湖邊傳來遊人的歡聲笑語。忙碌了一整天,甘孜縣格薩爾王城景區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李燕擦了把汗,滿足地笑了。

  來景區工作之前,李燕是昔色鄉洛蝦村的駐村第一書記。説起剛到洛蝦村時所見的貧困,李燕至今心有餘悸:“村子裏沒有小賣部,買東西要跑到十幾公里外;村民到河對岸採摘野生菌要過一個很老的鐵索橋,把人綁著滑過去的那種。”

  駐村兩年,在李燕和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洛蝦村辦起了超市,生態菌實現了線上熱銷,村裏的日子漸漸好起來。也正是此時,洛蝦村所在的甘孜縣,一座氣勢恢宏的王城拔地而起。

  甘孜縣地處格薩爾文化旅遊的腹心地帶,境內的格薩爾文化遺跡遺址達120余處。如何借助格薩爾文化資源優勢,幫助老百姓脫貧致富呢?2017年6月,甘孜縣投資6.3億元,打造貧困村“飛地”集體經濟實體——格薩爾王城,于2019年9月投入運營。

  李燕驚喜地看到,“靠山吃山”的洛蝦人也吃起了文化産業的“飯”:出租商鋪有租金、景區就業有工資、賣土特産有錢賺、景區分紅有收入。“目前,洛蝦村依靠格薩爾王城已實現集體經濟分紅7萬多元,人均增收1400元。”想起村民們領到分紅款後的喜悅,李燕也“咯咯”笑出聲來。

  不只是洛蝦村。甘孜縣129個貧困村、3308戶貧困戶、15373名貧困人口,因為格薩爾王城而抱團取暖,這座閃爍著格薩爾英雄史詩光芒的“文化之城”,已為全縣貧困村增加了1100萬元的直接收入,成為助力甘孜縣脫貧攻堅的産業之城。

  “格薩爾王城以格薩爾文化為基調、百村産業基地為載體,將文化旅遊與扶貧産業融合到一起,讓傳承千年的格薩爾文化活起來,讓貧困群眾在文化傳承和保護開發中富起來。”甘孜州政協副主席、甘孜縣委書記雷建平對甘孜縣致富奔小康的前景充滿信心。

  信心,在康巴大地蔓延。在丹巴縣墨爾多山鎮,神秘而厚重的藏寨文化讓“美人谷”聲名遠揚,越來越多的村民搭上全域旅遊的快車實現脫貧致富;在康定市姑咱鎮若吉村,“藏家漁村”的文化品牌培育出了庭院經濟和領地種養經濟,旅遊收入已達1180萬元……

  喚醒沉睡千年的文化瑰寶,甘孜兒女在逐夢小康的路上高歌前行。(本報記者 方莉 閆匯芳)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