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攤平”再拉長的春運:北上廣深大人流返城分析

2020-02-14 09:05:00來源:新京報

  受疫情影響,多地通過延長春節假期、推遲復工,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口流動,有效防止了疫情擴散。但隨著假期結束,返程返崗潮來臨,大規模人口遷徙重新啟動。

  一邊是要把1億多人的返程大軍安全送到復工崗位,一邊是要堅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如何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是擺在城市特別是特大型城市面前的難題。

  擁有3000萬流動人口的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首當其衝,一線城市在疫情之下的流動人口現狀如何?如何佈局應對?在防止疫情通過交通擴散方面又有什麼舉措?

  當“春運”遇上“新冠”疫情:被拉長的返程期

  一般而言,春運人口流動量前半程以返鄉度假為主、後半程以返程為主,往返基本對稱。近年來春運全國旅客總發送量基本維持在30億人次左右。

  但今年明顯不同。

  通過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平臺統計數據可知,今年除夕前的春運返鄉時段遷徙規模趨勢與去年同期相比走向相似,均保持較高指數水平。

  但從今年的1月25日(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由於受疫情影響,各地採取了延長假期、限制流動等社會疏離措施,除夕後返程遷徙規模與去年相比大幅下降。據統計,今年農曆正月初一到十五,全國整體人口的遷徙規模指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約七成。

  與此同時,今年春運返程趨勢相對平緩,截至目前尚未出現高峰,與往年正月初六的人口遷徙高峰形成鮮明對比,返程被“攤平”,今年春運返程期明顯拉長。

  北上廣深流動人口在哪兒?仍在路上

  而隨著各地假期結束,返工潮的到來也給疫情防控帶來了新的考驗,作為外來人口流入量較大的北上廣深則首當其衝。

  從春運開始至今的遷入和遷出指數看,北上廣深四城市除夕後的遷入指數均低於除夕前的遷出指數,可見尚有大量人口未返回到該四處工作地。隨著假期結束返程返崗,這四座城市的遷入指數均在2月9日出現了一個小高峰。

  而在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平臺上,反映城市內有出行人數與該城市居住人口比值的“城內出行強度”指標則顯示,2月10日復工首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一線城市的城內出行強度較前兩周明顯上漲,均出現自1月26日以來最大幅度增長。

  隨著人員陸續返城,城市將再次變得擁堵,人口近距離密切接觸幾率加大,再加上可能隱匿的感染者,一線城市“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防控壓力大增。

  返程防控北京樣本分析:錯峰返城和四方責任

  在2月2日舉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容軍就表示,春運開始14天,通過鐵路民航出京的超過1000萬,目前還有800多萬人仍未回京。

  根據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平臺測算,1月10日至1月24日(春運開始15天),北京遷出目的地前三省份依次為河北、河南、山東。這些地方均有不同程度的疫情發生,特別是節前遷出目的地排第二的河南省,累計確診病例已超千人。

  如果按照春運往返基本對稱看,北京返城人員也主要來自這些地區,北京的防控壓力不小。

北京該如何遏制疫情通過交通蔓延呢?

  錯峰返程,避免集中返京大客流是重要應對舉措之一。北京鐵路局自1月28日至2月26日,對部分旅客列車採取臨時停運措施,包括北京西站、天津、石家莊、邯鄲等多個車站的43趟車次以及數十趟京津城際,通過停開、少開等措施延緩返程高峰到來。

  而在返京的高鐵上,旅客就被要求填寫一張旅客信息登記表,到達北京以後,由鐵路部門工作人員統一收集、保存,以便追蹤每一位返程人員的情況,這是北京應對疫情聯防聯控的一角。

1月30日某返京旅客在高鐵上收到的旅客信息登記表。

  除了鐵路,北京市在民航、公交、地鐵等多種交通運輸車站和工具中都採取了應對措施,跨域性交通工具做好聯防聯控嚴防輸入,市內交通工具做到消毒衛生、控制人流密度謹防擴散,這裡面有鐵路部門、交通部門、衛健委、疾控中心等多方力量參與配合。

  此外,面對越來越多的返程人員,北京還重點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和個人的“四方責任”,從各區政府、政府各有關部門,到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再到任何個人,都做到責任落實,動員全社會力量,進一步加強重點人群、場所和單位疫情防控工作。

  截至2月12日24時,北京市累計確診病例366例,近日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十余例,從全國看處於較低水平。

  交通疏離措施:初見成效,仍需嚴防死守

  2020年的春運註定不容易,各地採取各項舉措,努力破解人口流動帶來的疫情傳播壓力,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預印本論文《Epidemic doubling time of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by province in mainland China》(《2019年中國大陸各省份的新型冠狀病毒暴發倍增時間估計》)中,論文分析了中國大陸地區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暴發的流行倍增時間。論文認為平均倍增時間為1.0到3.3天,湖北累計發病的平均倍增時間為2.4天(2020年1月20日-2月2日)。

  在湖北省之外,感染發病率翻倍所需要的時間正變得越來越長,第4次翻倍時大概需要2.5天,而第8次翻倍時,則需要近5天時間。中國採取的限制流動等社會疏離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疫情的蔓延。

  感染病例倍增次數(橫軸)與倍增時間(豎軸)的關係圖。1為湖北省的,2為湖北省以外的中國大陸省份。

  伴隨著返程返崗,大量勞動人口返回工作地,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期。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2月12日就表示,“疫情下降的拐點已經出現,但還潛藏著上升的拐點”,“切不可以低估多達1.6億人口流動返程潮對疫情的負面影響,首當其衝的是對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地區的衝擊作用”。

  但是,相比武漢“封城”之初,現在各大城市在諸如跨區域聯防聯控、車站進出測溫、疑似發現隔離、社區聯動等“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方面的措施都已完備。

  接下來,關鍵就看如何嚴防死守、紮實細緻落實工作打贏這一戰了。

  數據新聞編輯:湯子帥

編輯:李瑞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