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已接收上千萬景“太空大片”

2019-12-31 08:18:00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副主任黃鵬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自1986年建成並投入運行以來,共成功接收近30余萬軌衛星軌道,接收各類衛星數據資料上千萬景,是我國歷史最久的對地觀測衛星數據檔案庫,也是世界上接收與處理衛星數據最多的機構之一。

  前不久,我國首顆亞米級高分辨率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高分七號首批22幅亞米級立體影像圖對外發佈。從中可以看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一架架飛機正停靠航站樓;山東菏澤大片農田裏的冬小麥長勢喜人的細節也清晰可見,不少網友為之驚嘆。

  這些“太空大片”生成的背後,就有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的貢獻——所有的衛星觀測數據必須首先由地面接收站完成接收,之後才能進行後續的處理和應用。

  黃鵬告訴記者,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是國際資源衛星地面站網成員。經過地面站的接收,遙感衛星在太空“看到”的數據,才可以轉化為可供各行各業應用、信息豐富的數據資料。

  1986年,中國第一個遙感衛星地面站北京密雲站落成並投入運行,讓我國擁有了直接獲取衛星遙感數據的能力,填補了我國在衛星遙感技術領域的空白,開創了我國遙感技術和應用的新時代。

  黃鵬告訴記者,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已經建成包括密雲、喀什、三亞、昆明、北極在內的5個衛星數據接收站,具有覆蓋我國全部領土和亞洲70%陸地區域的衛星數據實時接收能力,以及全球衛星數據的快速獲取能力。

  其中,北極接收站是最年輕的一個接收站,位於瑞典基律納,于2016年12月建成並投入運行,目前擁有1套12米S/X/Ka三頻數據接收天線系統,可以大幅度提升地面站對於全球數據的快速獲取能力。

  黃鵬説,截至目前,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已形成了完整的衛星數據接收、傳輸、存檔、處理、分發體系,即以北京總部的運行管理與數據處理分發為中心,密雲站、喀什站、三亞站、昆明站、北極站為數據接收網的運行格局。數據接收系統、數據傳輸系統、數據處理系統、數據管理系統、數據檢索與技術服務系統和運行管理系統協同運行,成為我國對地觀測領域的核心基礎設施之一。

  從1999年開始,我國所發射的一系列對地觀測衛星,均由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負責接收,包括環境減災系列衛星、資源系列衛星、高分系列衛星、電磁監測試驗衛星等。

  人們耳熟能詳的“悟空”“墨子”“慧眼”“太極一號”等空間科學衛星,也由地面站負責接收。

  黃鵬説,從2015年開始,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相繼成功實現了我國空間科學衛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慧眼”和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的數據接收。

  據他透露,截至目前,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運行管理系統具備極軌對地觀測衛星、靜止對地觀測衛星、空間科學衛星等30余顆國內外衛星的業務運行管理能力。(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 堵力)

編輯:高鶴溪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