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古團隊在周代墓地研究發現東亞所知最早果酒

2021-03-17 20:29:00來源:中國新聞網

  李敬樸在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實驗室展示介紹用於研究的周代果酒遺存樣品。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在源遠流長的中國酒文化中,果酒釀製此前一般認為始自漢代葡萄從西域傳入之後。不過,這一認知已被最新一項考古研究成果所打破。

  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考古學與人類學系楊益民教授團隊最近與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合作,繼中國古代化粧品中首次發現植物精油成分之後,又在山西周代北白鵝墓地出土液體及淤泥遺存中研究發現果酒殘留物,這既填補了中國先秦時期果酒研究空白,也是目前所知東亞地區發現最早果酒的考古證據。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實驗室展示介紹用於研究的周代果酒遺存樣品。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北白鵝墓地出土較多液體遺存

  楊益民介紹説,酒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千年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留下大量與酒相關的物質遺存,考古發掘中也經常在古代遺存中發現大量酒器,以及少量液態或固態的疑似酒殘留物。由於酒液的易揮發特性,出土酒液樣品十分有限,僅存在於少量密封性較好的容器之中,極為珍貴。

  2020年4月至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垣曲北白鵝墓地進行搶救性發掘時發現兩周之際高等級墓葬九座,並在編號M1墓地出土銅壺中發現較多液體殘留,可能為古酒遺存。為確認銅壺內液體殘留物的成分組成,研究團隊對M1墓地銅壺內液體殘留物、器底土樣和M2、M5墓地銅壺器底土樣進行取樣,並迅速開展相關科學研究分析。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實驗室展示用於研究的周代果酒遺存樣品,塑料袋中為淤泥樣品。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揭開沉睡2700年液體神秘面紗

  研究團隊成員、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碩士研究生李敬樸具體負責此次遺存樣品分析工作,他3月17日在北京實驗室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稱,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地下埋藏,使得古代酒液的化學成分和結構組成往往發生較大變化,加之地下水、淤土、微生物等污染干擾,使得出土酒液殘留物的成分極為複雜,有效信息的提取極具挑戰性。目前,中外對於古代酒類殘留物的研究,主要採用生物標記物檢測、植物微體化石分析及DNA分析等三大類科學分析手段進行。

  針對山西北白鵝墓地出土銅壺內發現的7升左右不明液體及器底淤泥遺存,研究團隊取樣後,選用目前酒類殘留物分析中相對成熟、可靠且易於開展的生物標記物法為研究手段,設計出一系列標準化科學分析流程,“層層揭開了這批沉睡2700年的液體的神秘面紗”:一是確認部分有機酸、酯、醇酯、糖類等與酒直接相關的物質以及一部分植物性物質的存在;二是分析揮發性物質,確認含有乙醇、乙酸乙酯等;三是測定殘留物中的丁香酸、酒石酸等多種有機酸含量。

  研究確認為先秦貴族飲用果酒

  李敬樸指出,研究結果顯示,垣曲北白鵝墓地銅壺殘留物中發現較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揮發性有機物,且存在較多與酒相關的酒石酸、丁香酸、富馬酸、蘋果酸、琥珀酸、草酸、乳酸等多種有機酸及一些分子量較大的酯類、醇類、醇酯和糖類,證實其確為古代酒類遺存。

  他説,酒石酸、草酸等有機酸在米酒、啤酒、果酒中都會有,不適合作為判斷酒種類的依據,而這次研究的銅壺酒液殘留物和土樣中,普遍發現較多來自錦葵色素的丁香酸,表明其為果酒遺存。“我們認為它是先秦時期貴族飲用的果酒,這是東亞目前所知最早的果酒遺存”。

  李敬樸在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實驗室展示介紹用於研究的周代果酒遺存樣品。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將深入研究果酒原料工藝信息

  楊益民表示,垣曲北白鵝墓地出土果酒遺存,首次從實物角度填補了中國先秦時期果酒研究的空白,這既為研究當時社會的政治、禮制、文化、葬俗等提供重要信息,也為研究中國釀酒技術及釀酒工業發展提供重要科學資料。

  研究團隊後續將會進一步開展深入研究,借助現代高科技設備對果酒遺存樣品進行代謝組學研究,以判斷植物成分來源,發掘揭曉古代釀酒原料、工藝等信息。

  北白鵝墓地出土果酒遺存樣品“聞起來,就像下雨過後草地的味道。”李敬樸説,這次研究取樣的周代墓地中有一個為女性貴族墓,“我們推測在當時女性也飲用果酒。我們後續還要加強研究,看看能不能把這種果酒復原出來”。(完)(記者 孫自法)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