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非遺傳人的“打情緣”:這門手藝不能丟

2020-07-04 16:27:00來源:中國新聞網

戴清標在打制器。 王鵬飛 攝

  “打是我畢生的追求,也是我這輩子值得驕傲的事業,我會用盡全力,讓這門手藝一直傳承下去。”近日,浙江省台州市天臺縣非物質文化遺産器製作技藝傳承人戴清標接受採訪時如是説。

戴清標家的客廳展示櫃上,擺滿了他製作的各式器。 王鵬飛 攝

  今年64歲的戴清標,16歲學藝,18歲出道,見證了器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的衍生過程。他低調從容、技藝精湛,每一件器都滲透了他的心血與汗水。

戴清標製作的器 王鵬飛 攝

  談及製作器緣起,戴清標説:“我16歲時,師從永康的師傅開始學習打,18歲學成後自己出來單做,當時家裏條件不好,覺得學一門手藝可以謀生。”

  20世紀70年代,戴清標挑起行囊四處闖蕩。這個行囊裏是他謀生的寶貝,因為打工具種類多,重量也不輕,只能用扁擔挑著,他的肩膀也因此磨出了厚厚的繭。

戴清標製作的器 王鵬飛 攝

  “沒有交通工具,全靠步行;沒有固定居所,隨遇而安;沒有營銷手段,靠嘴攬活。”戴清標説,“以前打那叫‘落家做’,碰到有人家要做的,吃住全在那,等做完了再去找下家。”

  後來生活水平漸漸好了,戴清標買了自行車載工具,方便省力很多,但是生意還是要四處去“兜”。説起現在的生活,戴清標嘴角上揚地説,“現在完全不一樣了,都是人家找上門來,我可以在家裏做,心裏很踏實。”

戴清標製作的器 王鵬飛 攝

  戴清標家住在天臺縣街頭鎮古街裏,客廳裏的櫥櫃擺放著近40種器,戴清標日常製作器的工作室在客廳隔壁。“有訂單就做,沒有的話就清閒,在家享享福。”戴清標説,一年到頭,還是會做上七八百隻器。

  刻刀、鑽刀、鐵錘、火鉗……打工具有近30種,每種功能都不同。熔化塊、剪裁、打樣、焊接、打磨、雕刻等,打造一件器,歷經十幾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精雕細琢。

  錫瓶、酒壺、蠟臺、花瓶……器樣式可達幾十種,每種造型、花樣都不一樣。小的器含量少,大的器含量可達十幾斤重,手工製作需三四天才能完成,單打磨這道工序就要敲打上萬下。

  談及打難不難時,戴清標説道:“不難啊,一點都不難!”他口中的“不難”,其實是他近50年來熟能生巧的見證。

  打制器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以前浙江台州人嫁女兒,都會請一位技藝高超的打師傅,製作一套精美的器作為嫁粧,這不僅是傳統習俗,也飽含父母對女兒的愛和祝福。

  多年來,這個習俗一直沒變,也使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産得以傳承。然而,在戴清標看來,丟不掉這門手藝的原因,除了習俗、喜歡,最大的原因還是人情。朋友的“友情推薦”、一些拒絕不了的“人情訂單”、許多因打結緣的人、因客戶“固執要求”而累積的感動……

  “現在通訊發達了,一個電話、一個定位,客人就能上門找到我。”2018年,天臺縣平橋鎮張思村辦喜事,要製作60把酒壺和12把茶壺,他們托熟人找到了戴清標,盛情難卻,戴清標花了3個多月才完成了這個“艱巨任務”。

  還有一次,戴清標認識了在天臺石梁療休養的上海人陳先生。恰巧陳先生對器也頗有研究,就這樣兩人因器結緣,此後,兩人時常會探討器製作工藝提升、樣式升級等。

  近半個世紀,戴清標一直在千錘萬打中堅守著器的溫度。在他眼裏,這門手藝已經不再是敲敲打打的營生,而是幾代人的情愫和心香的綿延。(完)(記者 范宇斌 通訊員 王鵬飛)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