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精神就是真善美(新語讓好聲音成為最強音)

2021-02-05 09:36:00來源:人民日報

  作家要深入生活,去偽存真,要挖掘、拓展精神的深度、廣度,展現人心深處的亮光,獲得一種能在困苦中站立起來的精神

  小説是通過寫人的世俗生活來展現人活著的狀態,以及複雜的精神世界。這註定小説的土壤是生活,是生活中那些日常的人、瑣細的事、微妙的情,那些循環往復的冷暖人生。但多年的寫作經驗告訴我,並不是什麼樣的生活都可以用來寫小説,正如不是每一塊土地都可以耕作。進入小説中的生活,必須經過作家選擇、過濾和重新組織。作家不能沉溺于某種個人趣味和認知而不顧人心拷問與時間追問。

  有一段時間,文學界流行寫小事,寫慾望,寫消頹的生活,寫世態的亂象。生活固然有這一面,但作家不能任性直接展示這些,因為這不是生活的主體,也並非人心所向。耽于表現生活的消極面,是違背生活真實和文學精神的。

  什麼是文學精神?就是真善美。作家要深入生活,去偽存真,要挖掘、拓展精神的深度、廣度,展現人心深處的亮光,獲得一種能在困苦中站立起來的精神。無視這一點,遮蓋這一點,即便字字珠璣、活靈活現,終歸是不真實、不善良、不美。

  這就是説,一方面,作家要深入生活,保持對世俗生活的敏感、認知;但另一方面,作家對庸俗的趣味,對那種令人下墜的力量,也要保持應有的警惕和立場。好的作家,不會放棄他的批判性,但批判的目的是為了更加牢固地樹立人的良知,更加強力地捍衛和堅守世道人心。這是文學的尊嚴,也是作家的責任。好作家永遠在講好人的故事,無論時代如何喧嘩,我們都要勸人在“平凡的世界”裏有一顆“勇敢的心”,做一個“良善的人”。

  有人説,文學能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匱乏,還有生活中那些已經削弱我們並正在讓我們氣喘吁吁的東西。在我看來,文學要探索悲哀之中的仁慈、亂象之中的堅定,以及冷漠人群中隱藏的那顆慈愛的心,那只溫暖的手,從而讓我們活得更沉著,更勇敢。

  時代在變化,但我以為,作家更要有所放棄,有所堅持,有所捍衛。文學的價值是要展現出人類心靈的高度,以及活著、活好的勇氣。它拒絕在俗世裏沉溺,拒絕心靈被遮蔽,拒絕人心變壞。小説作為文學家庭裏的重要一員,理應對人心發問,清理污濁,最終目的是為了創造一個“真善美”的理想世界,併發現一種值得我們為之犧牲的精神向度。只有這樣的創造和發現,小説才有價值,才有生命力,才會有讀者把它一代代傳承下去。

  (作者為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作家)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05日 12 版)

編輯:姚思寒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