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寫真:訪梅園傅園 品梅貽琦傅斯年後半生

2019-11-22 20:27:00來源:中國新聞網

  台灣的大學校園裏有兩個知名墓園,一個是新竹清華大學的梅園,一個是台灣大學的傅園。梅園長眠著梅貽琦,傅園安葬著傅斯年。

  近日,記者到訪位於台灣新竹市的新竹清華大學梅貽琦墓園--梅園。圖為梅園一側的月涵亭。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 攝

  記者近日前往位於新竹十八尖山下的梅園憑吊,入口處立有石碑,碑上“梅園”二字為于右任手書。1963年5月,梅貽琦逝世週年之際,新竹清華學生自發為其豎立此碑。

圖為遊客在梅貽琦墓前拍照。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 攝

  梅園匯集了三位校長,除墓主人梅貽琦外,墓碑刻字為同樣曾任清華校長的羅家倫所書,墓誌銘由曾任北大校長的蔣夢麟所撰。墓碑正後方是一座數米高、十余米寬的白色石墻,上有蔣介石所書“勳昭作育”四字挽額和蔣介石、陳誠署名的褒揚令。

  記者在墓碑前發現一束鮮花,卡片上寫著“永懷梅校長貽琦,作育菁莪、惠我清華”,落款為“北京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希勤敬獻”。梅貽琦既是迄今在任時間最長的清華校長,又是唯一擔任過兩岸清華大學校長之人,其在兩岸清華大學均獲譽“永遠的校長”,由此花可見一斑。

圖為北京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希勤在梅貽琦墓前所獻鮮花。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 攝

  墓碑兩側不遠處,各有一涼亭,一曰梅亭,一曰月涵(梅貽琦表字)亭。梅亭屬早期西方現代建築結構,代表梅貽琦精研原子物理的理性主義;月涵亭為多邊形圓頂開放式結構,象徵梅貽琦致力通才教育的博雅之風。

  梅貽琦留有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他生前雖從未被稱過“大師”,卻為清華請來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四大導師”,更培養出楊振寧、李政道等著名學者。梅貽琦去世後,清華師生集資在其墓園內種下成片的梅、竹、松、柏,今已亭亭如蓋。

  與“寡言君子”梅貽琦不同,曾任五四運動學生領袖的傅斯年素以仗義執言聞名,後又因公開炮轟孔祥熙、宋子文致二人下臺而得雅號“傅大炮”。

  傅園位於台灣大學正門東南不遠處,前身是日據時期的熱帶植物標本園,內有水茄苳、鐵冬青、闊葉榕等植物百餘株,草木茂盛、蟲鳥共鳴。傅園中心安葬著傅斯年骨灰,墓碑上用小篆刻著“傅校長斯年之墓”,並無墓誌銘。墓亭倣照希臘帕特農神廟設計成標準的多立克柱式,亭前是已經乾涸的幾何形水池與倣照古埃及建築的無字方尖碑。

  圖為傅園內的幾何形水池、倣照古埃及建築的無字方尖碑、倣照希臘帕特農神廟設計成標準的多立克柱式幕亭。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 攝

  沿著緊鄰傅園的椰林大道東行三百餘米,便是台大標誌性的傅鐘。傅斯年在1949年台大校慶演講中,期勉學生要做到“敦品、勵學、愛國、愛人”,這八字後成為台大校訓,永久地鐫刻在傅鐘上。如今傅鐘已從人工敲響改為電動式,但每日仍只敲21次,用以紀念傅斯年名言“一天只有21小時,剩下3小時是用來沉思的”。正如台灣學者王汎森所言,一個學術的風格,一種自由主義開放的空氣,我想這是他留給台大最重要的遺産。

圖為毛澤東1945年7月5日書贈傅斯年晚唐詩人章碣《焚書坑》一詩的手稿。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 攝

  1928年,傅斯年會同顧頡剛、楊振聲等人創立了歷史語言研究所。1960年,“中研院”史語所建成傅斯年圖書館,內設紀念室,其中藏有毛澤東1945年7月5日書贈傅斯年晚唐詩人章碣《焚書坑》一詩的手稿等珍貴史料。

  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主任黃銘崇對記者表示,傅斯年留給史語所最寶貴的財富,既是他多方奔走收集回的內閣大庫檔案等珍貴古籍善本,更是他主張“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治學精神,至今影響了史語所90多年。

編輯:陳靜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