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疊加恐襲潮 歐洲今年不太平

2020-11-13 08:12:00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五年前的今天,是法國人無法忘卻的日子。

  2015年11月13日,槍聲和爆炸聲打破了巴黎人平靜的生活。市中心六個地點,相繼遭受了有組織的恐怖襲擊,共造成至少130人死亡,300多人受傷。

  受創最為嚴重是巴塔克蘭劇場,這個巴黎繁華生活的代表。那天晚上,四名槍手衝入劇場,向現場的觀眾肆意開火,87人失去了生命。

  這次史無前例的恐襲事件,給歐洲留下了難以癒合的瘡疤。而令人擔憂的是,歐洲近期接連發生三起惡性襲擊事件,而且全部集中在短短兩周時間內。

  新冠疫情肆虐下,恐怖主義的陰霾再度籠罩歐洲。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槍手走上街頭隨機開槍射殺民眾;距離巴黎40公里的孔弗朗斯小鎮,暴徒在光天化日下砍下教師的頭顱;法國南部海邊城市尼斯,恐怖分子闖入教堂,揮刀無情連殺三人;英吉利海峽對岸,英國也上調恐襲威脅等級,意味著發生恐怖襲擊的可能性極高。

  這難免勾起了歐洲人心底那不安的回憶。我們不禁要問,疫情尚未結束,歐洲恐襲潮是否又將捲土重來?曾經文明包容的西方社會到底怎麼了?

  《查理週刊》重登“褻瀆漫畫”

  帶著這些疑問,總臺記者拜訪了法國達芬奇學院主席德里斯埃伊特-優素福博士。這位法國國內安全專家為我們揭開了問題的真相……

  大家也許還記得,發生在2015年的法國《查理週刊》恐襲事件,那是歐洲2015年系列恐襲的開端,當時的導火索就是一副嘲諷伊斯蘭教先知的漫畫。今年9月初,法國《查理週刊》恐襲案開庭審訊,雜誌社為了表明捍衛“言論自由”的立場,再次刊登了這幅備受爭議的漫畫。

  優素福博士表示,這一事件引發了極端思想的報復,進而營造出“有害的政治氛圍”。接連的恐襲導致“恐伊情緒”的外溢,極大地壓縮了溫和穆斯林的生存空間,也間接讓緊張的氛圍再次升級。

  此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社交網絡成為人們日常溝通的有效工具,也是某種意義上的“法外之地”,成為極端思想的溫床和傳播仇恨信息的主要渠道。

  美國的臉書和推特等社交平臺,佔據了幾乎全部的歐洲市場,但他們在反恐和預防極端化的問題上,所承擔的責任與其體量卻嚴重不符。

  優素福博士表示,加強針對互聯網和社交網絡的立法和監管,是當下歐洲極端化急需解決的問題。

  歐洲去極端化,道阻且長

  歐洲疫情不斷惡化,近期恐襲事件和極端化也讓歐洲領導人倍感壓力。

  11月10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奧地利總理庫爾茨和歐盟領導人召開了一次“迷你”反恐峰會。我們可以感受到,歐洲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化的急切心情。

  歐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會後表示,將於12月9日提交一份歐洲範圍內反恐的新計劃。其中將包括加強歐洲外部邊界的控制,加強對互聯網上恐怖主義極端言論的監管,並推動針對難民青年人的社會融入計劃。

  法國人類學家杜尼亞布扎爾曾經和法國內政部合作,共同進行 “去極端化”的研究。她表示,實施這些恐襲的人,都是一些極端化的青年,平均年齡只有20多歲。要想預防極端化的發生,需要第一時間去發現這些年輕人。

  總臺記者注意到,受到極端思想影響的年輕人正成為恐襲新的源頭。法國內政部的“恐怖主義性質極端化預警名錄”中共有8,132人,這些人中不少都是青年。這個情況不僅出現在法國,英國、德國等歐洲國家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歐盟似乎已經意識到,西方新干涉主義引起了利比亞、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戰亂,恐怖主義和極端化隨著戰亂形成的難民潮接踵而至,如何促進難民融入社會成為一大難題。不過在低迷的經濟下,歐洲世俗社會與伊斯蘭世界關係依然緊張,這條路看起來道阻且長。完全自由的互聯網,加速了極端思想的傳播,歐洲不能再如此無序下去。

  打擊恐怖主義和去極端化,既是歐洲的問題,也是世界性難題。自2015年恐襲浪潮開始,歐洲在反恐上作出許多努力,但在預防極端化上卻遠遠不足。近期恐襲事件後,歐洲逐漸將預防性反恐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努力將恐襲活動消滅在萌芽之中。

  希望這種積極的探索,能驅散歐羅巴上空恐怖主義的陰霾。

  記者江華 張赫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