懟懟懟!揭秘2019年國際政要“朋友圈對話”

2019-12-27 09:39: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27日電 (郭炘蔚 甘甜 張奧林)“北約正在經歷腦死亡”、“你該檢查下自己是不是腦死亡”、“處理脫歐就是浪費時間”、“埃爾多安是個竊賊”、“他是個雙面人”……

  這並不是什麼網絡掐架現場,而是2019年各國政要的“口水仗”。

  這一年,國際輿論場變成“大型互懟現場”,不論是平素“大嘴”的,還是原本謹慎的,多國領導人都曾出口驚人。

  掐架,自然源於意見分歧。唇槍舌戰的“熱鬧”背後,充斥著矛盾、焦慮和裂痕。

  第一回合 英國VS歐盟

2019年,英國脫歐局勢峰迴路轉。

  前首相特雷莎?梅的脫歐協議三度被否,含淚卸任。接棒的約翰遜一開始同樣舉步維艱,被迫延長脫歐期限。但他祭出開除議員、暫停議會、重新大選等一系列手段,帶領保守黨取得大勝。

  約翰遜的脫歐協議最終順利通過議會,持續三年的脫歐“大戲”似乎看到了結局的可能。

  不過,在此期間,“離婚”的另一方——歐盟,面對拿不出確定結果的英國政府,可謂是萬般無奈,抱怨連連。

  第二回合 日本VS韓國

2019年,日韓關係陷入“至暗時刻”。

  慰安婦問題、勞工賠償案問題、雷達照射問題等一系列紛爭,盤根錯節、持續發酵,最終在貿易問題上爆發。雙方將彼此踢出貿易“白色清單”,戰火甚至延燒到了軍事合作領域。

  2019年底,雙方展現出“破冰”跡象,新一年是繼續劍拔弩張,還是重歸於好,仍有待觀察。

  第三回合 打擊“伊斯蘭國”

2019年,打擊極端組織的行動獲得重大進展。

  10月底,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伊斯蘭國”首腦巴格達迪在美軍突襲行動中自殺身亡。

  然而,恐怖主義的根源性問題尚未解決,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遠未根除。域外大國干涉、區域大國爭鋒,更是讓中東地區動蕩頻繁。這也是為什麼,美方公佈消息後,卻遭多國質疑不過是打敗了“美國的産物”。

  第四回合 土耳其 VS 敘利亞

2019年,土耳其和敘利亞“劍拔弩張”。

  趁美國撤軍,土耳其在敘利亞北部發動攻勢,劍指早有齟齬的敘庫爾德武裝。而曾聯合庫爾德武裝打擊極端組織的美國,卻只擺出“不參與、不支持”的態度,並無具有實際意義的行動,庫爾德武裝只能轉向敘利亞政府。

  在俄羅斯的介入調停下,土敘暫時停火,土總統埃爾多安達成了在敘北部建立“安全區”的戰略目的。然而,敘利亞的局勢因此更加複雜,其政治解決議程恐將再生波瀾。

  第五回合 北約“內鬥”

2019年,北約陷入“進退兩難”。

  七十大壽的“壽宴”成了“大型互懟現場”,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腦死亡”診斷激起千層浪,多方盟友對其言論不滿,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和美國總統特朗普。然而不久前,特朗普本人還聲稱“北約已經過時”。

  北約成員國目標不一、行動缺乏協調早已不是秘密,然而,就連“慶生”峰會也在爭吵,反映出西方國家間傳統關係的裂痕正在日益擴大。北約的未來,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不確定。

  第六回合 白宮 VS 美國民主黨

2019年,美國兩黨“真刀真槍”過招。

  “通俄門”後,民主黨又抓住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通話門”事件,攻勢不斷,最終在眾議院通過了彈劾案。特朗普一方則持續抨擊彈劾“騙局”,並打算讓彈劾案到了參院就“消失”。

  事實上,由於共和黨在參院佔據多數席位,特朗普很難被彈劾下臺。民主黨希望讓彈劾成為特朗普的“污點”,而共和黨也在利用彈劾案刷“同情分”,都劍指2020年大選。而從民調來看,美國民眾“不為所動”,並未因彈劾改變固有立場。

  2019年,國際輿論場在“互懟”中落下帷幕。

  2020年,各國政要的“朋友圈對話”,又會是怎樣的畫風呢?

  ((郭炘蔚 甘甜 張奧林 製圖:李雪瑤)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