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火蟻入侵要小心 專家幫你劃重點

2021-04-30 16:52:00來源:新華網

  拱形的腹部、紅色的頭部和腰部、反光的身體……只有幾毫米長的紅火蟻,憑藉著兇猛的入侵能力,對生態環境、農業生産都造成威脅,少數群眾被它叮咬後甚至出現休克等情況。

  近期,雲南省紅河州蒙自市植保植檢站對當地群眾進行了紅火蟻防控知識培訓,詳細介紹了紅火蟻辨識、繁殖等情況,併發放了防控藥品。

  “我們一點也不敢放鬆。”紅河州植保植檢站站長易和敏説,紅火蟻入侵以來,站裏積極採購相關防治藥品,培訓縣鄉群眾,提高防治意識。

  近年來,紅火蟻在我國部分地區傳播加快,目前已傳播至我國12個省份435個縣(市、區)。今年3月,農業農村部等九部門聯合啟動了全國紅火蟻聯合防控行動。

  紅火蟻究竟長啥樣?

  紅火蟻也被稱為“無敵螞蟻”,原産地是南美洲,已在世界24個國家(地區)發生,是全球公認的百種最具危險入侵物種之一。

  近日,記者在昆明市西山區紅塔西路附近發現兩個輕微隆起的土堆,用木棍撥動土堆時,不少螞蟻沿著木棍快速往上爬。經專家鑒定,該螞蟻為紅火蟻。

  “僅憑肉眼要分辨出紅火蟻並不容易。”徐正會是西南林業大學生物多樣性保護學院森林保護學教授,他從1990年起開始研究橫斷山和喜馬拉雅山螞蟻物種多樣性。

  在徐正會的螞蟻標本實驗室,記者見到了被釘在盒子裏的紅火蟻標本。

  “中等大小的紅火蟻只有幾毫米。”徐正會説,紅火蟻頭部、腰部都呈紅色,身體的毛較少,上唇有三個齒,額頭處有發暗的區域。它的觸角上有10個結,頂端的兩個結更加膨大。

  “紅火蟻有很強的攻擊性。”雲南省農科院環資所所長諶愛東説,在受到侵擾時,紅火蟻會快速主動攻擊。

  紅火蟻如何擴散?

  “繁殖能力強、適應能力強。”在徐正會看來,在南美洲紅火蟻有著激烈的生存競爭,入侵我國後,生存競爭壓力變小,又沒有天敵,為其迅速繁殖提供了條件。

  專家表示,紅火蟻的擴散主要包括主動傳播和被動傳播。其主動傳播的移動速度相對較慢,工蟻每天爬行距離為10多米,蟻後借助風力等可飛行半公里左右。

  “紅火蟻蟻後能在很小的草地上繁殖。”徐正會説,蟻後體態肥碩,背部還有翅膀,移動速度較工蟻更快。

  專家介紹,蟻後出生後3-4年就開始成熟,繁殖初期的紅火蟻為工蟻,主要為蟻後覓食、挖巢。工蟻壽命只有1年左右,蟻後可以成活10年左右。

  “一個成熟的蟻巢紅火蟻的個體數最高有50萬個。”諶愛東説,蟻後在産工蟻後,每天可産卵1500-5000枚,新蟻群形成4個月後,就可以開始新一輪繁殖。

  “它們平時都在地下活動。”徐正會説,如果地面隆起土堆直徑超過30厘米,那説明紅火蟻已經潛伏了3年左右。

  徐正會等專家調研發現,在雲南西雙版納州、普洱市等地的紅火蟻可以終年繁殖,冬季蟻後都在産卵,在昆明地區的蟻後,冬季則處於休眠狀態。

  近年來,隨著全球貿易的頻繁,物流運輸為紅火蟻加速傳播提供了便利。尤其是攜帶紅火蟻的苗木、毛髮等遠距離運輸,加速了紅火蟻的傳播和繁殖。

  紅火蟻有哪些危害?

  “紅火蟻是雜食性物種,有很強的覓食能力。”諶愛東介紹,它的食物包括100余種野生花草的種子,可直接取食數十種農作物,還可捕殺昆蟲。

  徐正會等專家表示,紅火蟻發生的區域,會造成土豆、黃豆等作物減産,甘蔗、玉米等都會被危害。

  紅火蟻還會危害農田生産系統。根據紅火蟻的生活習性,它會在荒地、林中草地等地築巢,從而威脅農田水利設施等。

  較強的繁殖能力和競爭力讓紅火蟻易形成高密度種群,影響其他生物,威脅生態系統。

  雲南省農科院環資所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研究室主任陳福壽説,遇到危險時,紅火蟻會用毒針反擊。

  “一些過敏體質人群被叮咬後可能出現休克。”昆明市兒童醫院皮膚科主治醫生陳欣玥説,被紅火蟻叮咬後,通常皮膚會迅速紅腫、疼痛。

  紅火蟻如何防治?

  雲南省植保植檢部門2013年首次在元謀縣發現紅火蟻,防控工作就此開始,目前紅火蟻已被列為全省農業重點疫情監測對象,全省200余個監測點正對紅火蟻進行監測調查。

  “餌劑的效果相對比較好。”陳福壽説,近年來各地採用了各種方式防治紅火蟻,餌劑效果相對較好。通過工蟻將餌劑搬入蟻巢,利用其反芻性,將食物飼喂其他成員和蟻後,使其緩慢中毒,逐步殺死蟻巢中的紅火蟻。

  “要做好後續監測工作。”徐正會説,在撒餌劑後要觀察蟻巢,待其沒有活動跡象後再開巢進行藥劑灌巢覆土。

  諶愛東表示,要掌握不同防控方法與措施,根據蟻情、環境等選擇適合的方法及時開展防治工作,並做好常態化預警監測工作。

  陳欣玥表示,市民外出活動時,見到隆起的小土堆要繞開行走,並及時通知相關部門進行處理。如果不慎被叮咬,及時用鹼性水沖洗,並到醫院進行治療。(新華社記者 楊靜)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