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家談|打造更多“隱形冠軍”企業

2021-04-24 14:09:00來源:央視網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已達到企業總數量的90%以上,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近些年來,國內一些中小企業不露聲色地佔據了市場中某個細分領域最重要的份額,生産常見卻容易被忽視的産品,默默地在某個領域獨佔鰲頭,這就是我們既熟悉但又陌生的“隱形冠軍”企業。這些小而精、專而新的“隱形冠軍”企業的發展路徑可以成為眾多中小企業的學習典範。只有不斷探索面向全球、以小博大的發展方向,才能為企業謀求更寬廣的生存空間,從而為國家夯實製造業的基石。

  快速崛起的中國“隱形冠軍”企業 

  首先,中國的中小企業數量是逐年增加的,特別是近些年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開展,每年新註冊的創業企業數量大幅增長。2020年全國新設市場主體2500萬戶,全國登記在冊市場主體的數量已經超過了1億戶。這説明中國的中小企業整體發展態勢良好,“隱形冠軍”均為中小企業中的強者,所以也可以從側面説明“隱形冠軍”企業整體增長態勢良好。

  其次,海關總署日前公佈了一組數據,2020年民營企業進出口額14.9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1%,佔外貿總額的46.6%,是我國第一大外貿主體,説明我國的民營企業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日益強大。這其中,那些已經具備全球競爭力的“隱形冠軍”企業功不可沒。

  最後,在2016年至2019年期間,根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工信部産業〔2016〕105號),工信部先後四次發佈《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單項冠軍産品名單》,前後共計274家企業被評為單項冠軍企業。2018年,工信部公佈了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名單中共有248個中小型企業,這些中小型企業的特點為專注于細分市場,聚焦主業,創新能力強,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因此,工信部公佈的這些企業又被稱為中國的“隱形冠軍”企業。從這個名單來看,中國的“隱形冠軍”企業確實增加不少。

  這些近年來不斷涌現出的優秀的中小企業通過不懈地奮鬥,在國內外市場開闢出了一席之地,也使得中小企業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生力軍,而“隱形冠軍”又是這支生力軍中的骨幹力量。概括起來,中國這些“隱形冠軍”企業具有以下三個特徵:

  技術先行。大多數“隱形冠軍”企業都擁有自主知識産權或自行開發新技術能力,利用技術優勢奪取市場高地。有些企業雖然自主開發的新技術較少,但也舍得斥鉅資引進最先進的設備,力求不在技術上落於人後。

  專注主業。“隱形冠軍”企業都對自己的主營業務下力氣鑽研,改革技術,提高質量,雖然其中部分企業開始涉足其他領域,但核心産品的生産和研究不動搖。

  面向全球。“隱形冠軍”企業中少部分尚未走出國門,大多數企業均在全球各自領域的市場中佔有不小的份額,還有相當數量企業的産品成為了全球之最,全球化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增長動力。

  打造更多中國“隱形冠軍”企業的主要措施 

  隨著中小企業日益在國民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我們不僅希望中小企業發展越來越好,更希望能培育出一批小而精、專而新的“隱形冠軍”企業。“小而精”指企業規模雖小但産出皆是精品,“專而新”指企業能專心鑽研核心産品,不必謀求發展的廣度,而是追求專業化,不斷創新。所以必須尋找中小企業發展新的突破口。

  加大政府支持的力度。近些年來,國家加大了對中小企業扶持的力度。特別是對在自主研發項目、人才引進、技術升級等方面有需求的中小企業,更是從財政、金融、人才等多方面進行補貼和支持。發展大企業“總部經濟”並不是適應任何土壤,它對營商環境的要求更苛刻。因此,對許多地方政府而言,可將各種優惠政策投向中小型企業,給予它們良好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多培育出“隱形冠軍”企業。事實上,“隱形冠軍”企業雖然規模相對較小,但由於市場競爭力強,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和擴大就業同樣具有很強的帶動作用。

  不斷優化“隱形冠軍”企業成長的營商環境。只有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打通中小企業發展的“痛點”“堵點”,企業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機遇,也才能涌現出更多更強的“隱形冠軍”企業。

  企業應轉到“技術強企”的發展軌道上來。與一般中小企業不同,“隱形冠軍”企業靠的是某一方面的技術強大,“技術強企”也是它們的共同特徵之一。誠然加大科研投入會減少企業投入再生産的資金、分薄經營者利潤、加重企業負擔,但需要明確的是,長期處於低端産業、依靠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的生産方式,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拋棄追求盈利的速度,轉而拓展專業領域的深度更為重要。搞研發雖然艱難,但攻克了技術難關佔據行業領先位置就可以讓企業擺脫惡性競爭的泥沼,從而實現企業的長遠利益。此外,加強校企合作也是提升中小企業技術水平的重要途徑,企業與高校、科研部門合作,可以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掌握最新政策理論,也幫助高校、科研機構了解最前沿的知識和難點,培養有實際操作能力的人才,推進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高度重視保護知識産權。企業靠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投入研發出來的技術應該得到國家的大力保護;對企業的各項知識産權的申報應提供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務;獲得專利認證多的企業應該在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對於侵犯他人知識産權的企業和個人從重處罰。為中小企業創造良好的研發環境,激發他們的研發熱情,推動未來“隱形冠軍”成長。

編輯:張依依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