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創客”徐韜:“這裡是青年創業的最好舞臺”

2021-04-13 10:54: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其實,我是被‘硬拽’來北京的。”問起為何來大陸創業,1993年出生的台灣小夥徐韜眼睛一眨,微微一笑,賣起關子:“我的經歷有點特別。”徐韜説,他的大學同桌是赴台灣交換的大陸學生。畢業時徐韜本計劃去美國發展,同桌勸他,未來的新興市場在中國大陸,北京中關村比美國矽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一定要來看看。“於是我就買了台北到北京的機票,本來只打算待10天,沒想到一來就是4年。”

  就這樣,徐韜在北京紮下了根。在中關村,他見證了一個又一個成功的創業故事,並且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在此圓夢。“我的經歷告訴我,中關村是傳奇,能成就青年的傳奇,這裡是青年創業的最好舞臺。”

  徐韜經常戲稱,他和大陸合夥人鮑冠羽一個是“曾經的陸生”,一個是“如今的台商”,他們的創業結合,正是兩岸青年交流不斷深入的一個縮影。2017年8月14日,徐韜和鮑冠羽在清華科技園成立“小包智工”公司,這是一家搭建企業、商家和工作者之間靈活就業、彈性用工的平臺。“就好比是人力資源領域的滴滴打車,偏好自由彈性工作的求職者和想要靈活用工的企業,通過我們的平臺,能夠在線上快速自動匹配。”

  去年2月,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企業的發展節奏。有的客戶歇業,有的客戶關門,平臺失去收入,最艱難時徐韜連續數月發不出工資。“不過大陸很快把疫情控制下來,一些重新營業的餐廳、酒店、超市意識到靈活用工的優勢,企業老闆主動找上門來談合作,訂單處於接不完的狀態。”現在,每天有8000多名工作者和接近2000個商家在“小包智工”平臺上招工、排班、上崗,業務擴展至北京、上海、深圳三地,還有更多的人不斷加入,他笑著説“忙翻了”。

  徐韜感懷大陸給台青創業者的關懷和溫度。在中關村創業服務機構的幫助下,他兩年前入住海淀台灣青年公寓,“北漂”生活中有了個溫馨的小窩。2019年9月,徐韜趕在第一時間辦理了台灣居民居住證,“感覺自己成了‘新北京人’,非常有歸屬感和安全感,很多難題迎刃而解”。

  去年底,“小包智工”獲得投資人青睞,徐韜的事業再上臺階。“把握任何一個機會,這是兩岸青年該有的態度。”現在,徐韜團隊匯集了一批來自清華、北大、台灣大學、南京大學等高等學府的兩岸年輕精英,他們最近在開發一款新的手機軟體——“京臺通”,它是面向在京台胞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許多台灣同胞來到大陸、來到北京奮鬥,可能對當地政策不了解,又不知道該去哪查,這款軟體就是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作為一個窗口,讓台胞了解真實的大陸。”徐韜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為促進兩岸交流做點貢獻。

  去年11月,徐韜和鮑冠羽雙雙榮登“2020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對未來發展更有信心。“可能很多台灣青年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來大陸發展有著巨大優勢。台灣比大陸更早施行市場經濟,因此更了解市場運作規律;同時我們都是中國人,同文同種、同根同源,比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人更熟悉、適應大陸的風土人情及社會文化。我希望,將來有更多台灣青年加入我們。”4年的拼搏,徐韜和鮑冠羽離夢想越來越近。他們的傳奇,或許就將出現在下一個轉角。

編輯:姚思寒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