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實幹,昂首邁向新征程

2021-03-11 13:12: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3月11日,2021年全國兩會將落下帷幕。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站在歷史交匯點上,今年的全國兩會舉世矚目。

   代表委員們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大家在兩會上聚焦“十四五”、共話新藍圖、匯聚正能量,收穫滿滿,進一步明確了方向,增強了信心,鼓足了幹勁。新藍圖前景美好,新征程催人奮進。接下來,要只爭朝夕,真抓實幹,昂首闊步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經濟發展提質增效

  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提升發展質量效益,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經濟提質增效該怎麼幹?代表委員們表示,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引導各方面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促進增長潛力充分發揮。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産業體系。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建議支持數字經濟發展。“過去幾年,正是由於‘寬帶中國’等戰略的前瞻指引,中國數字經濟獲得長足發展,在不少領域和環節構築起相對發展優勢。隨著‘新基建’加速推進,中國産業數字化轉型將進一步提速。”馬化騰説,“面向未來,騰訊公司將在政務、醫療、教育、交通、農業等領域不斷努力,當好行業的‘數字化助手’,助力數字中國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能建北京設備公司磨機事業部金屬結構車間鉚工二班班長劉加軍是一名來自生産一線的工人。他認為,隨著中國進一步加大專業技術人員培養力度,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中國裝備製造業的優勢將進一步顯現,不僅能夠滿足國內經濟發展需求,助推高質量發展,也將在全球經濟版圖中成為更重要的角色。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説:“擴大內需,不光要提高收入,還要有合意的好東西。只有生産出合意的東西,消費意願變成了消費行為,內需才算真正形成。要做大做強內需,供給的靈活響應是關鍵。”

   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企業應該通過全球供應鏈、創新鏈,積極參與並融入國際循環的合作和競爭中。”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認為,“中國製造”已經形成出色的成本優勢和效率優勢。進入“十四五”,中國製造業需要用智慧化手段,實現提質增效,加快邁向中高端。“未來,我們要充分發揮過去多年積累的全球化資源,更加堅定地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更高效地實現內外市場聯通、要素資源共享。”楊元慶説。

  鄉村振興接續奮鬥

  過去一年,中國的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要接續奮鬥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我們不僅要讓鄉親們摘掉窮帽子,還要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孔發龍説,“下一步,江西省聯社將帶領全省農商銀行,圍繞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穆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高春艷説:“大學畢業後我就一直工作在農業技術推廣第一線,我將繼續發揮專業特長和實踐經驗,按照‘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把農技推廣中心為農服務的工作幹好,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副主委閔慶文認為,加強農業文化遺産的發掘與保護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集農業生物資源、農耕技術、鄉村文化、田園景觀等於一體的農業文化遺産,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寶貴財富。我希望今後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農業文化遺産的發揚光大盡心出力,使其在鄉村振興中起到更大作用。”閔慶文説。

  民生福祉切實增進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切實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高社會建設水平。”

   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民生需求,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代表委員們表示,就業、教育、社保、醫療、養老、托幼、住房等都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要突出問題導向,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注重解民憂、紓民困,用心用力辦好民生實事,兜牢民生底線。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首席執行官姚勁波説,保市場主體就是保就業,企業將依託本地生活服務業務,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扶持力度,激發第三産業潛力,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教育是國之大計,要用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為各領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黨委書記王長仁説,結合海南自貿港建設,學院將在旅遊、水上運動、創意設計等優勢專業上持續發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做好學科專業佈局,努力提高辦學質量,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目前,中國養老保險體系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這很必要也很及時,“我將進一步深入調研,盡力推進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

   辦好民生實事,離不開真金白銀投入。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財政廳廳長劉興雲表示,山東今年確保民生投入只增不減,在兜牢民生底線基礎上,通過增加教育、文化、住房等公共服務供給,推動民生工程實現從“有”到“好”的新跨越,讓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更有質感、更多姿多彩。

  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許多代表委員表示,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鞏固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果,促進生産生活方式綠色轉型,讓我們生活的家園擁有更多碧水藍天。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副總經濟師呂亮功説:“在繼續推進節能減排的同時,必須推動能源生産和消費的綠色轉型,推動終端用能清潔化、低碳化、智慧化。中國石化集團將繼續身體力行,把‘綠色潔凈’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積極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實施‘綠色企業行動計劃’,推進化石能源潔凈化、潔凈能源規模化,大力推進污染治理、節能減排,積極開發環境友好産品。”

   “十四五”期間,怎樣打好藍天保衛戰?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賀泓認為:“細顆粒物和臭氧如何協同控制,是中國在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領域的‘硬骨頭’。解決這個問題沒有現成的方案,需要探索出一條治理之路。首先是依靠科技支撐,實現精準治污;其次加強頂層設計,建立與‘碳中和’目標相一致的創新型技術標準體系;再者是加強法治建設,讓污染治理的各個環節都有法可依。”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寧波市政協副主席張明華説:“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落實長江十年禁漁’。這一生態保護措施力度非常大,體現了中國政府致力於推進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的堅定決心。”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宜昌市市長張家勝表示:“‘十四五’時期,宜昌將全面落實《長江保護法》,抓好長江十年禁捕退捕工作,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藍圖已繪就,奮鬥正當時。代表委員們表示,兩會結束後,要聚焦新目標,攜手幹起來!披荊斬棘,我們走過了千山萬水;征途漫漫,我們必將創造更加燦爛的明天。

   (本報記者李龍伊、劉夢丹參與采寫)

   圖片説明:

   圖:2020年11月30日,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西三鎮馬龍社區馬龍村的彝族農民忙著挂曬豐收的玉米。

   普佳勇攝(人民圖片)

   圖: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大力推廣冰雪運動。圖為2021年1月21日,小朋友在該市公園冰場內練習冰球技術。

   丁根厚攝(人民圖片)

   圖:2020年7月22日,廣東省廣州市第三屆群眾原創音樂大賽上,演員表演《小康的模樣》。

   許建梅攝(人民圖片)

   圖:2021年1月31日,工人正在江淮汽車山東分公司衝焊車間內加緊生産。

   王繼林攝(人民視覺)

編輯:姚思寒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