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田園夢緣何落在廈門翔安

2020-01-15 10:03: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大宅社區火龍果喜獲豐收(王火炎 攝)

  隆冬時節,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大宅社區臺農曾均毅卻感受到濃濃的暖意。他種植的20畝火龍果喜獲豐産。不僅如此,他還指導當地村民種植了1300多畝火龍果,也都收穫滿滿。細算下來,有的掙了十幾萬元,有的幾十萬元。豐收的喜悅,寫在每個果農的臉上。

  “風水寶地”好事多

  大宅社區以種植養殖為主,社區裏有個叫“七堡塘”的“風水寶地”,是種植火龍果的不二之選,種出的火龍果又紅又香又甜,可惜只有18畝大。

  大宅社區黨委書記陳錦芳卻堅信,其它土地儘管有差異,但不可能有天壤之別。依據這個思路,他把種植火龍果的台灣專家曾均毅請到了大宅社區。曾均毅猶豫了:在大陸人生地不熟,依靠誰呀?陳錦芳拍著胸脯對他説:“我們黨委就是你的靠山!可以幫助你解決一切後顧之憂。”

  鄉村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是個大題目。一開題,就讓曾均毅驚喜不已。接下來,他碰到的好事喜事一件接一件——

  大宅社區黨委與曾均毅簽訂了“支部+協會+台商”的互惠互利合作協議,並讓曾均毅持有10%的股份。

  大宅社區黨委把20畝黃金地作為示範田,租給曾均毅種植火龍果。地租的市價是3000元左右一畝,曾均毅只用300元一畝的價格就租到了,而且一租就是15年。

  大宅社區黨委投資修了一條1公里長的水泥機耕道直通曾均毅的火龍果示範田……

  共走發家致富路

  臺農感受到的順暢、便利得益於廈門翔安區委推出的“1152”工作機制:通過確立一個責任核心,明確一個關係,完善村務決策、村務公開、村務監督、便民服務和激勵保障5項工作機制,建立村兩委及配套組織成員履職清單和負面清單管理辦法,確保村幹部擔當作為緊守底線,有力促進鄉村振興。

  機制帶來機遇,真心換來真情。曾均毅覺得陳錦芳和鄉親們是最可靠的人。他急衝衝地跑到大宅社區黨委辦公室,對黨委“一班人”説:“來大陸這幾年,在你們的關懷幫助下,我掙得盆滿缽滿了。我不貪心,我要帶領鄉親們種火龍果,一起發家致富。”

  儘管大宅社區剩下的1300多畝土地不是種植火龍果最佳的土地,但曾均毅使出渾身解數,祭出了“法寶”——

  他帶領鄉親們改造土壤,使土質酸鹼比例適宜種火龍果;他手把手地教鄉親們種火龍果,把自己的“獨門秘方”傳授給大家;他培育適應性強的火龍果苗,讓台灣火龍果在大宅社區安家落戶;他加強田間管理,不分白天黑夜在果園裏巡視,及時發現和處置各種不當的管理問題……

  機制盤活引人來

  社區黨委“放水養魚”吸引台商的理念,使昔日荒蕪的土地變成了“黃金地”。60歲的陳文化笑呵呵地説:“以前我種蔬菜、花生,一畝地只有2000元的收入;現在種火龍果,一畝地收入3萬多元啊!”

  大宅社區的成效只是“1152”工作機制的一個縮影。目前農村基層治理已在廈門翔安全區推行,全區推行鎮街包片包村幹部、村務監督委員會參加或列席村務聯席會制度,促進基層組織民主監督;嚴格執行村幹部坐班值班制度,梳理便民服務項目130多個;細化責任清單,制定標準化履職清單47條,負面清單49條,倒逼規範履職,強化底線管理。

  曾均毅動情地説:“這是我來大宅社區種植火龍果的第五個豐收年。這要感謝大宅社區黨委和陳書記啊!”

  有了對“1152”工作機制的認同,有了對陳錦芳那樣的黨委貼心人的認可,有了對大宅社區這片土地的感情,曾均毅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把妻子鄭巧芳和兒子曾佳琦從台灣彰化接到大宅社區來同甘共苦。雖説是遠離島內,但他覺得大宅社區就是他溫暖的家,大宅社區黨委是他依靠的“大樹”。而今,妻子管財務,兒子在當地學校入讀,一家人其樂融融,無比幸福快樂。

編輯:姚思寒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