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今年合適嗎?還有你關心的收入問題!

2021-02-20 18:10:00來源:央視財經

   從2月19日到2月28日,央視財經連續推出10期“十大頂級經濟學家,看牛年宏觀大趨勢”系列新媒體直播。每天邀請一位頂級經濟學家做客直播間,詳解2021年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

   2月19日第一期節目,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為你詳解牛年宏觀大趨勢,以及“牛年會有牛市嗎”“買房今年合適嗎”等網友關心的熱點問題。

牛年,中國經濟會有多“牛”?

   李稻葵:2021年是中國經濟的大年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 李稻葵: 用更簡單的語言來講,2021年應該可以形容為中國經濟的大年。

   第一,疫情之後,我們有反彈的優勢,尤其是消費方面有反彈的動力;

   第二,有個重要的利好,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起步之年,所以可能會出來一些新項目、新舉措,尤其是在科技、減少碳排放等方面,它會拉動我們的經濟增長;

   第三,總體來講,國際形勢相對過去一兩年是朝著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在逐步地轉變。

   今年的國際形勢經過各個方面的努力,有望能夠朝好的方面發展。這三大利好,總的來説是機遇大於挑戰。所以,2021年是中國經濟的大年。

   買房,今年合適嗎?

   李稻葵:不要為了投資和投機去買房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 李稻葵: 現在中國房地産市場跟十年前不完全一樣。房地産在各個地方都不會降,這個不一定,因為中國經濟現在地理結構正在出現重大變化。有些地區,比如深圳、東莞、佛山人口還在流入,就業市場非常興旺,年輕人事業發展的前景非常好。

   現在不能假設房價永遠會漲,一定要認準地區。我強烈建議大家不要為了投資、投機買房。事實上,買房子投資的各種稅收、交易成本非常高,遠不如理財或其他投資方式。一定要實事求是、認真分析,絕對不能用過去的經驗推算未來。

  全球流動性過剩,應該怎麼防?

   李稻葵:做好兩手準備 小心回頭浪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 李稻葵: 由於資金部分從發達國家流入新興市場國家,新興市場國家的股市價格也在上漲,這是流動性過剩的直接後果。

   但是一定要做好兩手準備,一是如果美國等經濟體拼命增加流動性,經濟還不恢復的話,它的利率可能沒地方降了。我們要保持靈活性,利率不要跟著降得太快,這樣還可以降利率。

   第二是,美國的經濟可能會有突然回暖的苗頭,可能是今年下半年,它的貨幣政策可能會調整、流動性會收縮、本土的經濟會活躍。實體經濟需要流動性支撐,資金有可能從新興市場國家撤回到美國去,這一回頭可能讓很多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市場和投資者措手不及。如果不做好充分準備,會被回頭浪打得很疼。

  大宗産品價格上漲擠壓了企業利潤空間,怎麼辦?

   李稻葵:很多産業的集中度必須提高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 李稻葵: 中國經濟必須要有結構調整,很多産業集中度必須提高,很多産業集中度比較低。以汽車行業為例,生産傳統能源車,這些企業絕大部分,未來十年之內,肯定會重組。這是大勢所趨,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也是雙循環暢通國內循環的一個必經之路。要企業規模做大,要有規模效益。

  卡脖子問題,怎麼破?

   李稻葵:我們缺少的是大批隱形冠軍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 李稻葵: 一定要有核心技術,要梳理短板、培養一批隱形冠軍。把一些關鍵零部件做出來,這樣整個産業能夠升級。

   經濟結構未來會怎麼變?

   李稻葵:未來5至10年最主要的調整主線是經濟地理再佈局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 李稻葵: 如果要問中國經濟未來5-10年或者15年最主要的調整主線是什麼?我認為是經濟地理再佈局。

   我們的人口佈局在不同的地方,有相應的經濟活動,這個結構稱之為經濟地理,經濟地理的變化是跟著經濟的變化而變化。反過來,經濟地理的變化也會推動經濟變化,而且是同步的。

   我們做過嚴格計算,過去40年經濟成長總的量,相當於過去歷史上一千多年的變化。我們要防止變化短期內對經濟社會帶來過大的衝擊,尤其是要防止人口流出地區的經濟衰落。人口流出地區要想方設法幫助留下來的人口有新産業、更好的産業。人口流出了,經濟規模增長慢了,但是人均收入還要上升,人少了,人氣不能少。

  南北經濟差異能不能均衡?

   李稻葵:關鍵是人均收入要均衡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 李稻葵: 我認為營商環境是內生的,通過改革、招商引資會改變的。老百姓不管去哪,收入都要同步提高,這是共同富裕的目標,人均收入要均衡。

編輯:李覲如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