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東山:一座海島縣的綠色實踐

2020-12-21 08:45:00來源:新華網

福建省東山縣下西坑村的養殖戶在船上收撿海帶(12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任遠 攝

  新華社福州12月20日電題:福建東山:一座海島縣的綠色實踐

  新華社記者王任遠、鄧倩倩

  閩南漳州的東山縣,是全國第六、福建第二大海島縣。20世紀50年代,時任縣委書記谷文昌帶領島民修建海堤、制服風沙、種起“綠色長城”;今天,東山人繼承前人衣缽,不但傳承發展了藍海、綠島的“美顏濾鏡”,更將它們轉化為島民的“金山銀山”。

  記者在下西坑村看到,這裡海水湛藍,海面上排列著整齊的藍色塑膠浮球、網箱和片片漁排,漁排上是海上房屋,有垂釣俱樂部、“海上餐廳”、漁排KTV……

  “過去海水可沒有現在這麼乾淨。”養殖戶許波山告訴記者,十多年前,海蠣、鮑魚、海帶等海産品養殖戶們一哄而上,養殖面積不斷擴大,海面上佈滿了塑料泡沫製成的浮球和網箱,風化的泡沫顆粒常常漂滿海面。海底是多年沉積的養殖飼料,腥味滿天。過密的養殖和惡化的環境,影響了海産品的質量。

  今年6月,下西坑村啟動了老舊浮球、網箱更新換代。“現在漁排、網箱都由舊的泡沫材質換成了環保塑膠材質,政府補貼三分之二,我們只出三分之一。”許波山説,舊式泡沫漁排、網箱每一兩年就要更換,新的使用壽命可達15年,長遠來看,節約了成本,更改善了海洋環境。

  福建省東山縣下西坑村的養殖戶許波山在沖洗甲板,遠處海面上是新換的環保塑膠浮球(12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任遠 攝

  “通過過度養殖清退和設施升級改造,我們將逐步減少海岸養殖密度,併合理引導漁民轉場轉業,促進更高質量的海洋經濟發展。”東山縣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吳石坤説。

  隨著“生態漁村”的名頭愈發響亮,下西坑村民發展起了海上餐廳、海上垂釣、休閒觀光等産業,許波山的工作也從過去的“捕魚+養殖”轉型為“冬半年搞養殖、夏半年搞旅遊”,去年總收入達100萬元。2019年,下西坑村迎來遊客3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約1400萬元。

  下西坑村的海洋經濟升級,是東山“藍色經濟”跨向精深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東山在福建省率先劃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實施海灣、海灘、海島、海水、海砂“五海”保護,將海岸高潮位內側200米劃為限建區,將灘塗劃定“可養區、限養區、禁養區”,拒絕以犧牲海洋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許多漁民的天地從近海轉向馬來西亞與印度洋,形成了漳州市最大的遠洋捕撈船隊,2019年産量達3.4萬噸。

  為適應海島小氣候,東山縣又引入台灣青棗、泰國蓮霧等水果發展特色種植,豐富了以海洋經濟為主體的海島縣的産業,進一步將生態的饋贈轉化為島民的“金山銀山”。

  在前樓鎮葉厝村,80多歲的原貧困戶張秋水和老伴在2016年獲得了當地圓發水果專業合作社無償提供的19棵反季節黑珍珠蓮霧種苗。5年過去了,滿坡的蓮霧樹已亭亭如蓋。

  在福建省東山縣下西坑村,海面上的網箱和浮球由塑料泡沫材質換成了藍色環保塑膠材質,海面清澈(12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任遠 攝

  “5年前,合作社不僅送給我樹苗,還派了專家,手把手教我和老伴種蓮霧。我們家去年僅通過蓮霧就增收了2萬多元。”張秋水説,之前還擔心自己年紀大學不會種植技術,如今也成了“半個專家”,日子愈發紅火。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不斷更新種植養護技術,現在蓮霧園基本實現月月有果、季季可摘,有效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合作社理事長葉員發説。去年,合作社又引進1000多株更適合海島沙化土壤的台灣釋迦進行試驗,以期為社員帶來更大收益。

  東山每年還安排超2000萬元的保潔經費,在全島建立起“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現已形成城鄉統一的環衛保潔網;建立覆蓋全島、城鄉一體的污水收集系統,如今近岸海域一、二類海水水質佔比達92.6%;將“3.12”植樹節拓展成“植樹月”,每年至少投入5000萬元、綠化1萬畝,3年來累計投入1.91億元、造林1.945萬畝,全島綠化率超94%,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9.5%。

  帆船帆板、汽車拉力、文旅影視、海灣公園……隨著“五海”保護持續推進,越來越多高端旅遊度假休閒項目落戶東山,20世紀50年代黃沙漫天的“禿頭島”如今吃上了“生態飯”。2019年,東山縣接待遊客72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4.92億元。

  “海島越來越綠,海洋越來越藍,我們眼看遊客一年年變多,感覺東山成了‘小廈門’。”葉員發笑著説。

  夜幕降臨,海風搖曳著蓮霧樹和棕櫚樹,漁排上的“漁家樂”亮起燈光。

編輯:李瑞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