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數字力量 驅動改革創新——“數字福建”建設觀察

2020-10-11 19:42:00來源:新華網

  自2000年啟動“數字福建”建設以來,福建以“數字”驅動各方面改革創新,以“數字”引領高質量發展,整合多方資源和力量打造數字中國建設的樣板區。以“數字福建”建設為畫筆,福建勾勒出一幅蓬勃向上的美好畫卷。

  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只需在上課時間打開網站或應用程序,選擇所在學校、班級,便可聆聽課程,與老師視頻互動……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福建網龍網絡公司推出的“空中課堂”讓廣大學生倍感便利。

  這是福建數字抗疫的一個生動縮影。疫情影響期間,八閩健康碼、遠程醫療、“秒批”服務等一系列數字應用在福建迅速推廣,為人民群眾保持正常生産生活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數字福建”建設將信息化建設與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相結合,極大提升了老百姓辦事的便利性和獲得感。

  “以往到醫院排隊看病動輒要幾個小時,又累又煩。”福州市民張木蘭説,老兩口年過七旬,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現在通過微信預約掛號,可以視頻問診,醫生在線開方,藥品下單後直接送貨到家。“坐在家裏就能看病,便捷又省心。”

  “過去到窗口辦事有時要跑好幾趟,現在點點鼠標幾分鐘就能在辦公室搞定,真是‘秒批’!”疫情期間,福建省德立渣土運輸有限公司經辦張揚輝登錄福建省網上辦事大廳,為公司的泥漿車進行備案登記,整個過程只用了5分鐘。

  “我們不斷打破部門信息壁壘,加快數據信息共享,讓電子政務真正實現‘融會貫通’。”福建省數字辦主任陳榮輝説,目前,福建已建成全省行政審批“一張網”,實現“一號通認”“一碼通行”,97%以上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可網上辦理,“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事項佔比超過90%,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數字經濟點燃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

  走進福建省紡織龍頭企業恒申集團的生産車間,但見機器人來回穿梭,鮮少見到紡織工人的身影。“整個生産線從投料、紡絲,到檢測、包裝全部實現自動化。”恒申集團總經理梅震説,依託“數字大腦”,集團實現了“産、供、銷、人、財、物”數據的實時獲取和智慧挖掘,整個生産經營過程變得更高效、更輕盈。

  在福建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廠裏,5G+大數據技術運用到施釉、成型、包裝等馬桶製造的全流程中。據工廠生産負責人洪新民介紹,整個生産線自動數控率超70%,年産能60萬件馬桶的生産線,所需工人僅300人左右,是傳統生産線的一半。

  “數字福建”建設加快了傳統産業的創新節奏,拓寬了實體經濟的發展空間。據統計,當前福建省有超過4萬家企業實現了“上雲上平臺”,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等“賦能”效果日益顯現。

  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數字經濟正在成為福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和創業創新主戰場。一組數據可見福建數字經濟發展的強勁勢頭:全省有13家電子信息製造企業産值超過百億元,7家企業入選了中國互聯網百強企業,一批數字經濟的千億産業集群發展迅猛。

  依託“數字福建”建設的厚實基礎,眾商雲集的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花落福州。通過成功舉辦兩屆峰會,福建全省累計簽約數字經濟項目462個,總投資達到了3826億元,目前130個項目已經建成,295個項目已經開工建設。

  立體化打造數字中國建設樣板區

  不久前,福建出臺了新基建三年行動計劃,提出高起點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到2022年基本建成國家東南區域網絡樞紐和海上數字絲綢之路信息通信樞紐。

  信息設施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數字政府服務更加優質、數字經濟發展迅猛、智慧社會更加便民利企……走過20年發展歷程的“數字福建”建設碩果纍纍,不僅為福建高質量發展超越奠定了堅實基礎,更為數字中國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既立足國內,更放眼世界。近年來,“數字福建”建設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在“數字絲路”建設中日益發揮重要作用。位於福州的網龍網絡公司將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到教育細分領域,數字産品遍及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廈門美圖公司的美圖秀秀系列産品已覆蓋超過15億台移動設備,企業擁有超過5億海外用戶……

  “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建正積極推進‘數字絲路’建設,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打造互聯互通的網絡樞紐、經貿合作的信息平臺、人文交流的新型載體。”陳榮輝表示,福建將推動更多的數字經濟企業走出國門,共享發展機遇。

  創新發展永無止境。據介紹,下一階段,“數字福建”建設將從基礎設施、數字經濟、數字政府等多個方面立體施策、綜合推進,努力把福建省建設成國家數字經濟發展的高地、數字中國建設的樣板區和示範區,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注入新的動力。(新華社記者涂洪長、董建國、顏之宏)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