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稅法將於9月1日起施行 “綠色稅制”邁開大步

2020-08-31 08:22:00來源:經濟日報

  作為我國“綠色稅制”的重要組成,資源稅法將於9月1日起施行。資源稅法通過法律的形式確立了資源稅從價計徵為主、從量計徵為輔的稅率形式,使資源稅能夠更好反映資源價格的市場變化,更好發揮稅收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引導作用,促進資源集約化使用。當前,水資源稅改革正在10個省份試點,有效抑制了不合理用水需求,促進了水資源節約保護。

  作為我國“綠色稅制”的重要組成,資源稅法將於9月1日起施行。與1993年12月25日國務院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相比,資源稅法有哪些變化?其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以及企業創新發展又將發揮哪些作用?記者就此採訪了業內人士。

  更好發揮引導作用

  資源稅是我國重要的地方稅種,涉及能源礦産、金屬礦産、非金屬礦産、水氣礦産和鹽等五大類稅目。今年1月份至7月份,我國資源稅收入為1023億元。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院長白彥鋒告訴記者:“資源稅法通過法律的形式確立了資源稅從價計徵為主、從量計徵為輔的稅率形式,使資源稅能夠更好反映資源價格的市場變化,更好發揮稅收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引導作用,促進資源集約化使用。”

  白彥鋒認為,資源稅法之所以保留了從量計徵,也是考慮到砂石等少數資源品种經營分散、稅收徵管難度較高,體現了立法過程中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也更便於稅法的執行和遵循。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認為,資源稅法簡化了納稅申報,降低了稅收遵從成本。原《暫行條例》規定納稅人的納稅期限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實際情況具體核定。資源稅法則規定資源稅按月或者按季申報繳納。

  根據資源稅法,《稅目稅率表》中規定實行幅度稅率的,其具體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籌考慮該應稅資源的品位、開採條件以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等情況,在《稅目稅率表》規定的稅率幅度內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這既賦予了地方稅權,同時也是稅收法定原則的進一步體現,有助於調動地方積極性,使得稅法的具體實施更加因地制宜,同時也充分尊重了省級立法機關的稅權。”白彥鋒表示。

  李旭紅認為,通過稅收立法對資源利用行為進行引導,有助於推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在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領域發揮作用,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資源稅法根據地方特點充分發揮資源稅的調節作用,有利於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促進區域間資源開發的協調發展。

  綠色效應不斷釋放

  資源稅究竟能給企業帶來哪些變化?不妨看一個例子。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稅務局引導轄區內資源開採企業綠色發展,提高企業資源利用效率。今年1月份至7月份,廣東省韶關市大寶山礦業有限公司資源稅申報繳納600萬元,同比增長5.07%,體現了資源價格上漲後從價計徵機制的正向調節作用。同時,稅收優惠也促進了資源的節約和高效利用。該企業加大了低品位礦的綜合回收利用,1月份至7月份共處理含鉛鋅低品位礦99萬噸,享受減免資源稅12.8萬元。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採富棄貧’的經營模式已成為歷史,我們通過‘吃幹榨凈’低品位礦,提高資源利用率,既提高了經濟效益,又保護了綠水青山”。

  “資源稅法分列免徵和減徵項目,進一步固定和擴大了資源稅稅收優惠。”李旭紅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徵資源稅:一是開採原油以及在油田範圍內運輸原油過程中用於加熱的原油、天然氣;二是煤炭開採企業因安全生産需要抽採的煤成(層)氣。

  資源稅法還明確,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國務院對有利於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保護環境等情形可以規定免徵或者減徵資源稅。

  水資源稅試點穩步推進

  當前,我國水資源稅改革正處於試點階段,試點範圍為北京、天津、河北等10個省份。

  “水資源稅是在河北省先行試點基礎上,選擇條件成熟、有代表性的地區擴大試點。”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樊勇認為,通過擴大試點,進一步發揮了稅收杠桿調節作用,有效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促進水資源節約保護。同時,有利於豐富完善水資源稅制度設計,為全面推開水資源稅制度積累經驗、創造條件。

  “水資源稅改革促使我們大大提升主動節水意識,倒逼企業改進工藝,提高用水效率。”河北衡水市宇安服裝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該企業採取了限時用水、安裝紅外線感應器自動出水、定額管理、循環利用等多項節水措施。今年截至目前,該公司比去年同期減少水資源稅支出12.38萬元。

  河北金鵬煤化豎爐工業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介紹,“過去我公司一直使用地下水作為工業用水源,水資源稅改革後,在稅務部門的宣傳下,我們陸續使用地表水,2019年節約2萬元水資源稅”。

  河北武安市裕華鋼鐵有限公司在採取購買地表水、安裝智慧水錶等措施後,今年1月份至7月份自采地下水量大幅下降,減少水資源稅約1萬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董碧娟)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