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山”實踐之浙江大花園:人在畫中游 景在心中留

2020-08-15 08:1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浙江湖州安吉余村 江楊燁 攝

  “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産力。”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週年。

圖為浙江嘉興潘家 江楊燁 攝

  大花園建設是浙江對“兩山”的有力實踐。從“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到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旅遊發展……近年來,浙江持續發力,走綠色發展之路,做“地球衛士”;串珠成鏈,變“盆景”為“風景”。

  如今的浙江,山水與城鄉融為一體、自然與文化相得益彰,人在畫中游,景在心中留已是常態。

  大花園之景:串珠成鏈詩畫浙江

  “詩畫浙江”大花園建設使浙江特有的風情,在村落、海島、名山綻放。

  距離浙江嘉興烏鎮不到10公里的地方,有一個潘家村。走進村落大門,臨水長廊,一步一景。村內,河網密布,河流清澈見底,水草和小魚在裏面嬉戲。

  “2014年,這些都是臭水河,村民習慣往河裏排放豬糞,氣味相當刺鼻。”原潘家村黨支部書記章何兵回憶起,多年前,潘家村70%的村民靠養豬種蠶為生,是個名副其實的“養豬村”。

  2016年,潘家村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對村內的千年梓樹、宋代古井、清代古居等歷史遺跡進行了保護,改善了鄉村面貌。

  從“養豬村”到嘉興唯一一個上榜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首批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的村落,潘家村踐行著“兩山”的理念,用短短幾年時間,實現美麗蝶變。

  在“兩山”理念發源地湖州安吉余村,油菜花田、荷花蓮藕,在四季更替間,變的是五彩花田裏的農作物,不變的是流水潺潺。在美麗庭院裏,百姓安居樂業。

  74歲的杭州人鸝先生告訴記者,他正是看中了安吉的綠水青山,才在該縣買了房子養老。跟他這樣的人,也不在少數。

  安吉余村、潘家只是浙江鄉村發展的縮影。截至2019年底,浙江建有A級景區村2938個,村莊景區化覆蓋率超過三成。

  美麗鄉村創建,讓農村成了花園;大花園示範縣建設,讓大花園成色更足。目前,浙江已有20個縣(市、區)入選浙江大花園示範縣建設單位。

  其中,紹興新昌縣打造“唐詩之路精華地”、麗水龍泉深耕“劍瓷文化”……大花園示範縣創建過程中,各地創出自身特色,折射出“詩畫浙江”之美。

  為串聯起鄉村、縣域的風光,一條條綠道為大花園建設插上翅膀。截至2019年3月,浙江已建成綠道5800余公里,打通了全域旅遊脈絡。

  未來,市民遊客在浙江,可感受到人在景中游,車在景中行的意境。

  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褚子育曾表示,近年來浙江旅遊取得的成績,更是浙江堅持以“兩山”理論為指引,踐行全域旅遊發展理念,加速推動“大花園”建設的成果展現。

  浙江省還定了個計劃:到2022年,浙江省將形成“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天地、一城一風光”的大美格局,建設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

  大花園之文:“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翻開一份浙江地圖可見,大運河、錢塘江、曹娥江、椒江、楠溪江、甌江等浙江省內主要水系、古道,組成了一個“文”字的金文字形。

  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在浙江留下的畫作、詩篇是大花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浙江建設的重要內容。

  “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表達了詩仙李白對台州天台山的神往;“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寫的是紹興天姥山山勢高峻……

  據悉,浙江根據文化古蹤、名山秀川、靈峰異壑、海島風光等地理特徵和文化特質,提出打造浙東唐詩之路、錢塘江詩路、甌江山水詩路和大運河詩路,串聯浙江詩畫山水。

  浙江省政府諮詢委員會委員、浙江省社會學會會長楊建華認為,水是江南文化空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浸潤了浙江溫婉的氣質,和勇立潮頭的精神。唐詩之路建構、傳承了江南詩意文化,打造了獨具韻味的經典江南。

  為解碼詩路文化,浙江各個市區縣正在打造可看、可聽、可體驗的詩路文旅産品,展示文化自信。

  5月,杭州—衢州遊輪起航。遊輪行駛沿線,可看到,錢塘江、富春江串聯成畫,嚴子陵釣臺、子胥渡、七里揚帆等景點串珠成鏈。

  該線路開通首日,杭州的王先生帶著家人前來體驗。他説,坐著“衢州有禮”號遊輪遊詩路,別具詩情畫意。

  據不完全統計,自唐代以來有1000余位詩人在錢塘江留下萬餘首詩詞佳作,譜寫成今日的“錢塘江詩路”。

  山川湖海,名篇佳作,在浙江廣袤的土地上,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目前,浙江正投入20億元,打造“四條詩路”。同時,浙江以“詩”串聯各地典型區域文化,打造“一文含四帶,十地耀百珠”的詩路文化空間形態。

  其中,南孔文化聖地是浙江十個區域文化高地之一,是浙江衢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當地在大花園建設和“四條詩路”的建設中,挖掘南孔歷史文化,倡導市民遊客“使用公筷”“行作揖禮”“垃圾不落地”等文明行為,使“衢州有禮”城市品牌深入人心。

  大花園建設具有促進生態文化繁榮的意義。浙江農林大學黨委書記沈滿洪接受採訪時表示,“大花園”激勵文化工作者進行文學作品和詩畫作品的創作,打造成真正意義上的“詩畫浙江”。

圖為浙江麗水龍泉 郭正文 攝

  大花園之園丁:滿足感幸福感

  大花園是自然環境的底色、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人人成園丁處處成花園”行動是號召浙江省人民參與大花園建設的重要載體。

  大花園建設具有前瞻性,其目標與一二三産融合發展是一致的。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錢文榮接受採訪時表示,“兩山”轉化路徑分三步走,一是環境改善;二是“綠水青山”轉換成“金山銀山”;現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百姓在大花園建設過程中不斷獲得幸福感。

  潘家村落環境得到改善之後,激發了村民的創業熱情,夏建祥回鄉創業,他告訴記者,從豬臭不敢開窗,到現在村裏如景區;從開民宿,到現在打造集餐飲、住宿、戶外拓展、農産品展銷為一體的綜合性農莊,自己的幸福感更強了!

  在麗水青田,華僑們返鄉投身“大花園”建設。住鄉村酒店、吃純正西餐、喝地道意式濃咖成為了當地的獨特風景。

  徐雪芬的意大利丈夫出生於冰淇淋製造世家。她在回國時,就將冰淇淋工藝帶了家鄉,結合麗水青田特産,製造出具有青田特色的楊梅冰淇淋。徐雪芬説,30多年前剛出國時,覺得外國的營商環境特別好。現在,回國反而成了常態。

  湖州顧渚村從“賣山林”到“賣風景”,吸引了大批長三角地區的遊客。目前,顧渚村有鄉村民宿480余家,每一戶農家樂平均收入在27萬元左右。

  隨著幸福産業的不斷壯大,大花園建設正逐步邁向百姓共享。位於杭州市拱墅區的“運河百縣千碗”美食文旅小鎮開門迎客,運河邊就可以吃遍浙江;麗水市探索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打造“麗水山耕”品牌,售賣綠色、放心的農産品……大花園建設正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美景、文化構建了“養眼、養肺、養胃、養腦、養心”的浙江品質生活畫卷,成為了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至2035年,浙江要建成綠色美麗和諧幸福的現代化大花園和美麗中國示範區,成為展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高度發達的重要窗口。

  浙江省長袁家軍認為,大花園不僅是浙江的大花園,也是長三角乃至全中國的大花園。浙江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數量均居全國首位,浙江完全有條件成為全國的最佳旅遊目的地。(完)(作者 謝盼盼 江楊燁)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