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26日在山東青島團島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作為中國“大飛機家族”的一員和國內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AG600飛機是構建國家應急救援體系的一塊重要拼圖。海上首飛的成功,為它儘快投身一線實用奠定堅實基礎。
7月26日,水陸兩棲飛機AG600在海面滑行。 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蟄伏645天,“鯤龍出海”成色幾何?
7月26日9時許,山東日照山字河機場上,“鯤龍”AG600靜待起飛指令。
“按計劃執行海上首飛。”隨著清晰洪亮的放飛指令,飛機的4台國産發動機動力全開。藍白色相間的機身徐徐滑行,速度越來越快。飛機隨即騰空而起,向著試驗海域飛去。
抵達青島團島海域的AG600飛機,逐漸降低飛行高度,V字造型的船型機腹離海面越來越近,10時14分許平穩降落在海面。約4分鐘後,首飛機組操作飛機逐步回轉機身、調整機頭方向。AG600飛機又開始加速、機頭上昂、再度騰空,飛向出發機場。隨著AG600飛機平穩降落在日照山字河機場,海上首飛取得圓滿成功。
2018年10月20日,AG600飛機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實現水上首飛。645天后的海上首飛,讓“鯤龍”邁過一個重大里程碑節點。
航空工業集團副總經理陳元先説,在海面起降過程中,AG600飛機表現得非常平穩,甚至超出了之前的預期。“我們國家幅員遼闊,森林覆蓋率越來越高,海岸線漫長、島嶼眾多,對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有著迫切需求。”
“成功完成海上首飛,標誌著我們向項目研製成功又邁出關鍵一步。”航空工業集團總經理羅榮懷錶示,作為一型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飛機將填補我國民用航空器和應急救援、自然災害防治重大航空裝備空白。
7月26日,水陸兩棲飛機AG600在海上飛行。 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水上首飛已成功,為何還要進行海上首飛?
AG600飛機此前既已取得水上首飛的成功,為何此次還要進行海上首飛?對公眾關心的這一熱點話題,業內人士進行了解答。
兩次首飛的“水”不同。航空工業AG600副總設計師、航空工業通飛珠海基地試飛中心主任劉穎説,與內陸水面相比,海水鹽度、密度和風浪都有很大不同。“譬如海水密度大、湖水密度小,在同等飛行條件下,飛機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起飛時需要克服的阻力並不相同。”劉穎表示,海水對飛機的反作用力會更大,直觀體現為飛行機組會感覺海水“偏硬”一些。
執行任務的首飛機組視覺感受和操縱要求不同。海面較湖面更為開闊,飛行員在降落時選擇參考點不如湖面容易。“海上試飛要求機組全面考慮風向、風速、洋流和浪涌,以及高溫、高濕、高鹽環境的綜合影響。”首飛機組機長趙生説,飛行員只能基於對飛機飛行特性充分了解後,通過豐富經驗來決定海上降落路徑。同時依靠飛行員的細心而又準確的操縱,保證飛機起降過程中保持運動狀態穩定。
飛機的驗證任務和使用環境不同。航空工業通飛珠海基地研發中心總體部副部長程志航説,水上首飛主要是驗證飛機各系統在水面的工作情況,並初步檢查飛機水面起降操穩特性及性能,為後續飛機用於森林滅火和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提供支持。
“海上首飛重點檢驗飛機噴濺特性、抗浪性、加速特性和水面操縱特性,檢查飛機各系統在海洋環境中的工作情況,並收集海上飛行數據,為後續相關工作提供支撐。”程志航説,海面起降過程中,由於浪涌的波動起伏更大,更容易導致飛機發生上下顛簸和搖擺。相比來説,海上首飛需要克服更多技術難題。
7月26日,水陸兩棲飛機AG600在海面滑行。 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三試三捷,“鯤龍”投身一線還有多遠?
2009年立項的AG600飛機,經歷了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2020年海上首飛後,研製進程進入了新的階段。這樣的三試三捷,得來頗為不易。
今年本是AG600項目研製的攻堅年,也是實現項目總目標的關鍵年。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項目研製的節奏。受疫情影響,位於湖北荊門的漳河機場一度處於封閉狀態,AG600飛機的維護工作一再延後,海上首飛前的試飛科目無法如期開展。
作為“大飛機家族”一員,AG600飛機凝聚著全國20個省市、150多家企事業單位、10余所高校數以萬計科研人員的汗水與智慧。為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各項目研製相關方緊急調動起來。
在珠海市、荊門市、青島市、日照市支持下,多支隊伍採取“點對點”包車的形式,順利奔赴科研試飛及海上首飛試驗現場。經過56個晝夜奮鬥攻堅,6月26日AG600飛機順利轉場日照山字河機場,全面進入海上試驗、試飛階段。
“今年確定了AG600要完成海上首飛等總目標。後續項目研製全線將全力以赴加快研製進度。”陳元先表示,AG600項目將開展滅火型試驗,計劃2023年完成滅火型研製,並儘早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