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憋出的健身熱 有地方容納嗎?

2020-05-10 13:10:00來源:央視網

 

  時隔3個多月,家住北京的崔珂終於踢上了一場球。

  “累慘了,”42歲的崔珂説。不過説起自己的幾腳助攻,隔著電話也能感受到他的得意和滿足之情。“還是更喜歡戶外鍛鍊,在家施展不開,還總怕打擾鄰居。”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的健身鍛鍊方式從戶外退守到室內。很多人都像崔珂一樣,每天跟著線上教程居家鍛鍊,但內心深處依然懷念著陽光清風之下呼朋喚友、共灑汗水的愜意與暢快。

  隨著疫情的緩解,冷寂多時的戶外健身場地設施又逐漸熱鬧起來,暫時被居家令掩蓋的戶外健身場所短缺的供需矛盾又將重新顯現。而此次疫情讓人們越發感受到身體的重要,健身的重要,免疫力的重要,顯然疫情之後人們對健身場所的量和質將提出更高的要求。疫情前後,新華社記者在上海、天津、蘇州等地進行了深度調研,也參考了一些國外開展大眾體育的經驗,希望能推動全民健身更好發展。

  疫情突襲 激發居家健身熱 

  在居家空閒的時間裏,越來越多的人放下手機,邁開腳步,加入汗水換健康的大軍之中。25歲的沈宇韜就是這樣一位疫情之後從零開始培養鍛鍊習慣的“健身新人”。

  “之前因為工作節奏比較緊湊,長期久坐,飲食也不規律,漸漸感覺身材開始走樣,體質也逐漸下降,容易生病,”從事諮詢行業的沈宇韜説。

  疫情期間居家工作後,沈宇韜開始了自己的健身計劃,參照健身軟體上的教程進行有規律的運動,每鍛鍊兩天休息一天。

  “通過堅持鍛鍊,身體狀態明顯好轉了,而且堅持不懈完成既定的目標,對個人精神層面也是一種提升。”沈宇韜説,疫情之後他計劃開始跑步健身。

  根據健身軟體Keep提供的數據,疫情期間用戶運動時長平均每次36.2分鐘,對比2019年將近翻了一番。Keep聯合多家機構和健身達人推出的運動直播累計覆蓋人數突破5650萬人次。

  Keep總經理李新艷説,從短期看,疫情之後可能會出現大規模的“放風”行為。大家在家裏憋久了,很想走出去動動。人們對於居家運動的需求會降低,但對戶外運動的需求會上漲。但長期來看,疫情期間人們在線上養成的運動習慣會延續下去,定期運動將會是一個常態。

  首都體育學院校長鐘秉樞也表示,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人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健康意識的改變帶來的必然是健身需求的增長。不過他也表示,居家健身是疫情期間不得已而為之的特殊狀態。一方面家中可供健身鍛鍊的區域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參與健身活動也是人際交往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居家鍛鍊所無法實現的,因此疫情結束之後戶外健身、體育場館健身依然將是主流,居家鍛鍊只能是人們健身方式的一種補充。

  見縫插針 對接“最後一公里” 

  居家,是疫情期間的特殊狀態。也正是在這種特殊環境下,才使得像沈宇韜這樣的上班族獲得了有規律健身的條件。疫情結束之後,人們的生活節奏會重新變快,空閒時間又將減少,健身習慣的堅持還需要有便利的場地設施予以支撐。

  2019年年末,新華社記者在各地調研採訪發現,很多城市都在利用城市核心區內的各種“金角銀邊”,見縫插針地建設健身場地設施,對接健身場地的“最後一公里”,為百姓健身提供便利。這也是國務院多個文件所強調和倡導的。

  擁有14片羽毛球場地和5個乒乓球場地的蘇州獅山橫塘街道文體羽乒中心是由曾經的廠房改建而成。該中心地處蘇州高新區的核心地段,不過街道明確“以公益為主”的服務宗旨,讓利於民。早上7到9點以每人5元的低價開放,其他時段的開放價格也低於市場價。街道還以場地為依託定期舉行乒羽賽事,增加健身人群的參與感和獲得感。

  “廠房收回來以後成為閒置資産,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閒置資産整合起來,解決百姓去哪兒健身的問題。”獅山橫塘街道文體站站長劉蘭介紹道,“運營效果還是很好的,基本附近區域的老百姓都會到這兒來,場地經常爆滿。”

  儘管是數九寒冬,天津市曲江公園內依然熱鬧非凡。球類場地聚滿了健身人群,成片的健身器械間也充滿了歡聲笑語。

  曲江公園原本是普通的城市公園,但經過2018年的改造,公園內如今除了廣場、綠地和步道外,各類健身場地和器材已經排得滿滿噹噹。據天津市河西區體育局副局長婁越光介紹,由於附近老舊居民區多,社區內建設健身場所難度大,改造公園是最為可行的方案。政府投資改造時,增加了各類運動場地設施,滿足周圍居民多樣的健身需求。

  在河西區復興河畔的高架橋下,橋墩之間的籠式籃球場成為籃球愛好者的一方小天地。籃球場佔地面積不大,但卻是對空間的完美利用,不妨礙交通,還能遮蔽雨雪。

  在河北懷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兵看來,這些百姓身邊的健身場地正是全民健身工作“以人民為中心”理念的最好體現。王兵認為,健身場地設施的建設要注重需求調研,按照因需因時因地的原則,理念也應從“我要提供什麼”向“百姓需要什麼”轉變。

  因地制宜 打造健身網紅地 

  黃浦江畔,晨光勾勒出城市的天際線。濱江步道上,除了拍照的遊客還有努力調整呼吸的跑者。抓住上海推動黃浦江兩岸貫通及濱江岸線轉型的契機,上海市體育局牽頭將楊浦區的廢棄廠房改建為公共體育運動中心。健身步道、籃球場、滑板場地……散落江畔的20多個運動場地讓曾經荒敗的工業遺存重新煥發了活力。

  這裡有隨時可以掃碼進入的燈光球場,有提供免費直飲水和更衣儲物功能的健身驛站,有配備除顫儀和專業急救人員的休息區,也有工業遺存改造的藝術空間和地標景觀。江風輕拂,華燈閃爍,歷史與時尚交匯,健身場地與網紅景點相融。用上海市體育局副局長趙光聖的話説,“昔日的工業銹帶變成了如今的生活秀帶”。

  同樣迎來“華麗轉身”的還有天津市的環城舊鐵路。位於河西區的廢舊鐵路段經改造變成了綠道公園,原先的鐵軌線被改建成近5公里長的健身步道。

  “原來沒有步道的時候沒處去(鍛鍊)。現在一天來這走上兩三趟,冬天上午一趟,下午一趟,夏天晚上我也出來散步,”家住附近小區的崔大爺説。由於旁邊就是居民區,步道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綠道公園保留了鐵路的主題風格,月臺、站牌、鐵軌等景觀設計讓人依稀感受到環城鐵路往日的風采,使這一健身處折射出些許文化和歷史底蘊。適合不同年齡人群的健身場地、遊憩設施,又讓這條曾經的貨運動脈變成聚集人氣的城市新景觀。

  天津市體育局黨組副書記王洪介紹説,未來環城鐵路在天津市其他區域的改造還將繼續,最終的目標是在舊鐵路的基礎上打造一條集健身、休閒、觀光功能于一體的健身綠道圈,使之成為天津的“城市項鏈”。

  蘇州的環古城河健身步道全長16公里,是世界文化遺産中國大運河文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市民休閒健身、遊客體驗蘇式生活的民生工程。

  步道沿途設置了體質測試與運動健身指導站、健身小廣場、健身路徑,讓傍水而生的人們能夠依水而動,臨水而樂。間隔豎立的體育文化宣傳牌上,只要手機掃碼就能聽到吳儂軟語誦讀的以運動遊戲為主題的童謠兒歌,讓行人遊客體味吳地千年文化。

  長期以來,我國的健身場地建設存在一定滯後性。場地設施不足、分佈不合理成為制約全民健身發展的一塊短板。但上海、天津、蘇州的做法顯示,只要合理規劃,精心設計,接地氣、有人氣的健身場地不僅能夠融入城市發展的大藍圖,還能成為凸顯城市文化風貌的一抹亮色,讓百姓樂在其中,讓城市美在其中。(執筆記者王夢、吳俊寬,參與記者:許基仁、朱翃、王恒志、張澤偉、王浩宇、牛夢彤、林德韌、張薇、王集旻)

編輯:張依依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