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區域融合加速跑 共享民生發展成果

2020-07-05 09:29:00來源:央視網
 《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三年以來,粵港澳三地在教育、社會保障、生態環境等領域緊密合作,加快融合。在粵港澳大灣區生活的人可以享受到更加優質和便捷的公共服務資源,一個宜居宜業宜遊的灣區生活圈初現雛形。

  

  這段時間,在廣州市南沙區慶盛現代高端服務區地塊,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的1700畝土地已經完成平整,接下來就要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這是《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以來,獲批的首個具有法人資格的內地與香港合作辦學機構。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將圍繞國家緊缺的人才需求,在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先進材料等交叉學科領域,培養研究生及本科人才。

  

  目前在大灣區內已經有3所和香港合作辦學的高校,佛山、東莞等珠三角各個地市也在和港澳各大高校共同推進合作辦學。未來,大灣區內的這些高校將在新型高校治理模式、國際化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探索突破,成為大灣區人才持續供給的“蓄水池”,全面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的競爭力。

  

  粵港澳三地在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在不斷加強。同時,廣東在港澳人士參與內地社保等多個方面放開限制,為港澳人士在大灣區的工作生活提供切實的便利。

  今年1月,根據《香港澳門台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港澳人員可參保範圍從職工社保擴大到居民社保。今年6月29日,深圳為靈活就業的港澳臺居民參保開發的繳費業務系統正式上線,系統上線第一天,就有30多人來到深圳人社部門的窗口進行辦理。

  

  此外,粵港澳大灣區“三江匯流,八門入海”。這三年,粵港澳大灣區在沿河臨岸正打造3000多公里的綠水碧道,同時,廣東還通過提高生態“增量”等一系列措施,讓森林進城,公園下鄉。目前,珠三角9市已經實現了“國家森林城市”全覆蓋,區域森林覆蓋率達到52%,生態灣區初現雛形。

編輯:張依依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