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的文化生活 讓虛擬與現實相互激發

2021-03-01 08:47:00來源:人民日報

  讓虛擬與現實相互激發(數字時代的文化生活)

  越是在媒介化社會,越是不能忽略人的主體作用。讓線上與線下相互補充,讓虛擬與現實相互激發,保持精神的定力和思想的清醒,顯得尤為重要

  有人説,互聯網實現了我們一個古老的夢想,把遠在天涯的人變得近在咫尺,但同時也給我們帶來麻煩,把近在咫尺的人變得遠在天涯,我們被手中的手機屏幕封閉起來。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今年2月發佈的報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9.89億,成為全球最大的數字社會。對很多人來説,吃穿住用行或者工作、休閒、教育、社交都已經離不開互聯網。“在線”成為常態,“虛擬生活”也成為常態。由此帶來一種普遍的擔心:當我們越來越習慣於線上的虛擬生活,我們與現實世界的聯絡是否越來越弱?失去與實體、具象、豐富的社會現實的聯絡,我們的文化是否會成為無源之水?

  對於虛擬世界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如研究者指出的那樣,互聯網已經被我們嵌入日常生活軌跡之中,越來越多曾經的非媒介化活動被轉化為媒介化形式,進而形成一種新型的“媒介化社會”。在一些情況下,媒介化所帶來的過度沉浸乃至沉迷,的確有可能讓一些人“越來越擁抱技術、越來越忽略彼此”。不過,問題並不在於媒介化或者虛擬生活本身,而是人對新媒介的具體應用方式。

  實際上,線上與線下並非涇渭分明,反而趨向彼此融合。那種認為線上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與現實世界的聯絡就會越來越少的看法,是一種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觀念:線下是真實的、線上是虛假的,兩者格格不入,彼此在進行一場爭奪時間的博弈。但線上與線下之間的關係並非如此。研究發現,互聯網形成的社交關係很多都是“上傳”線下的好友,是現實社交的延續。從空間角度來看,互聯網有助於我們維繫遠距離的線下關係,尤其對社交圈中的異地“弱關係”,互聯網提供了一種成本極低的交往方式。從時間角度來看,媒介化創造了一種廣泛的雙向即時互動。空間和時間都被不斷壓縮,互動性顯著增強,這無疑有助於提高社會交往的效率。

  社交如此,我們工作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虛擬”與“現實”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現實世界為虛擬生活提供源源不斷的養料,虛擬生活又在激發和充實現實世界的活力。

  在文化生活領域,虛擬世界正在為我們提供新的文化載體。近年來,各地博物館紛紛通過數字化手段,將館藏內容“搬”到互聯網上,成為新的文化熱點。通過網絡,公眾可以借助數字技術一覽故宮全貌,也可以“遊覽”一系列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出的藏品。通過“虛擬在場”一飽眼福,“雲端”的文化生活惠及了廣大的人群。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虛擬世界的價值得到尤其顯著的體現。某線上音樂會創造了數億人次的收看紀錄,數以千計的學術講座通過“雲端”免費向公眾開放。這説明,“虛擬”不僅是對“現實”的一種必要輔助,在特殊的社會情境下,甚至能發揮及時的“補救”功能。

  虛擬世界也在成為文化創造力迸發的重要陣地。網絡文藝産出龐大,藝術水準和製作水準不斷提升,日益成為人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技術讓藝術創作和生産的可能性得到拓展;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技術的更新迭代,為藝術創造提供全新手段。虛擬世界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多感官打開的世界,因而也是一個可以發揮藝術所長的世界。

  當然,對一些沉溺于虛擬生活不能自拔,將網絡虛擬空間當作回避現實問題的港灣的現象,我們也不能忽視。一方面,這要求我們更多關注媒介素養問題,為公眾創造更多學習機會,思考如何理性面對互聯網,與其和諧相處;另一方面,這也是網絡治理的問題,相關部門應該對互聯網平台中隱匿的成癮問題進行更為有力的評估和監管。

  研究表明,技術並不能完全決定人們的使用行為,它也許可以決定使用的起點,卻不能決定使用的終點。越是在媒介化社會,越是不能忽略人的主體作用。讓線上與線下相互補充,讓虛擬與現實相互激發,在更廣闊的時空、更多樣的選擇中,保持一種精神的定力和思想的清醒,就顯得尤為重要。

  董晨宇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