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疫情“紅色警報”頻現:韓國意大利死守防線

2020-02-25 08:33:00來源:第一財經

  眨眼之間,亞洲、歐洲多地拉響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紅色警報”。

  據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發佈的通告,截至當地時間24日下午4時(北京時間下午3時),韓國較當天上午9時新增7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達833例,已致8人死亡。

  與前一天下午4時相比,韓國一天內增加病例231例。

  韓國中央應急處置本部副本部長金剛立2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大邱地區感染新冠病毒的確診病例規模較大,若不能有效阻斷社區傳播,疫情很可能擴散至全國。

  “事實上,直到2月中旬左右,韓國的確診患者數量仍呈現個位數的增長,以至於韓國政府樂觀預測疫情很快就會結束。結果沒有想到,第31個確診者的出現,使一切局勢都出現了變化,也讓許多韓國人的心態出現了一系列變化。”韓國高麗大學政經學院教授李國憲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無論是從上升的級別,還是從一個月以來的趨勢來看,該病毒都讓韓國民眾表示出了極大的“驚慌”。

  新冠病毒在日本國內的感染也在持續擴大。截至23日,日本累計確診的新冠感染者達838人(日本本土感染者133人、“鑽石公主”號郵輪的乘客和乘務人員691人,以及乘坐日本政府包機回到日本國內的14人)。

  24日,伊朗衛生部宣佈新增4例新冠病毒死亡病例。由此,伊朗新冠肺炎死亡患者人數已升至12人。目前,伊朗境內累計確診47例。

  歐洲也被新冠病毒撕開了一道大口子。意大利24日宣佈已有219名確診病例,比前一天增加了近70例。目前已有5人死亡。

  局面驟變:排查2.8萬名大邱市民

  根據韓國官方數據,自2月18日居住在韓國東南部大邱市的一位女性患者(第31例病例)被確診後,韓國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突然出現井噴式的增長,日均增長數一度超過100%。

  同時,距離大邱僅20公里的清道郡(縣)大南醫院發生醫院內集體感染,目前已導致患者及醫護人員在內的111人確診新冠肺炎,其中3例死亡。此外,韓國海陸空三軍也出現了新冠確診病例。

  此前一天,韓國總統文在寅主持召開了疫情對策會議,正式宣佈把新冠疫情預警上調至最高級別“嚴重”,並強化應對措施。韓國還將大邱和慶尚北道地區劃為“特別管控區”。這是韓國政府繼2009年甲型H1N1流感後,時隔11年再次發佈最高級別的傳染病預警。

  從1月底韓國本土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出現,到2月23日預警級別提升到“嚴重”,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韓國傳染病防疫史上的紀錄,成為有史以來最快速升級預警級別的疫情。

  金剛立24日還表示,為有效應對疫情擴散至全國的可能性,政府將對防疫防控體系進行調整,具體包括加大對輕症病例的排查力度,防範疫情擴散;針對確診患者專門建立診療體系,有效治療並減輕肺功能損傷的問題;確保與新冠疫情無關的其他患者也能接受有效治療。

  金剛立還提出了在4周之內管控大邱疫情的目標。政府將在未來兩周對有感冒症狀的2.8萬名大邱市民進行檢測,以早期排查出輕症新冠患者。

  韓國政府已宣佈,將全韓所有中小學校的開學日期,從3月2日推遲至3月9日,並原則上禁止宗教、文化等大規模人員聚集的活動。

  24日,韓國職業足球聯盟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推遲2020賽季K聯賽開幕時間,直到新冠疫情平息。另外,韓國職業足球聯盟還建議參加亞足聯冠軍聯賽的全北現代、蔚山現代、FC首爾、水原三星俱樂部以“零觀眾”形式比賽。

  曾參加韓國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疫情相關研究的傳染病學專家崔在天(音)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目前的局勢來看,韓國國內的疫情正處於新一輪的“暴發期”。雖然目前絕大多數疫情與大邱旅行史有關,但若未能控制範圍,很有可能將導致韓國國內比“MERS”更嚴重的新一輪疫情危機。他建議,韓國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學習中國的防疫優秀經驗,並將影響儘量縮小,針對影響區內投入一切可用資源進行防疫,進而儘快消除影響。

  全方位影響:韓國經濟承壓

  受到疫情擴散的影響,韓國股市劇烈震蕩。24日,韓國KOSPI股指以2079.04點收盤,跌幅達3.87%。

  儘管文在寅一再強調民眾保持正常的生活,並表示將盡全力保證韓國生活經濟不受影響,但打擊仍難避免。首當其衝便是韓國的旅遊産業。目前,已經有13個國家和地區針對韓國發佈旅行預警,此外還有部分正在考慮針對韓國公民採取入境管制措施。

  由此,韓國最大旅行社哈拿多樂(HANATOUR)旗下的SM免稅店已宣佈,自19日起,針對100余名員工實施輪流無薪休假。業內人士也透露,由於中國遊客及韓國本土遊客的驟減,該措施有可能會擴大至其他免稅店。此外,因日韓貿易摩擦等問題一度處於蕭條期的韓國航空産業則面臨“雪上加霜”的境況。

  韓國央行總裁李柱烈表示,為了緊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於韓國經濟造成的影響,原本在參加二十國集團(G20)財長會議的他將提前一天回國,並召開緊急對策會議。韓國金融界認為,鋻於目前內需及出口形勢均出現挑戰,韓國央行將在27日舉行的金融通貨委員會會議上宣佈,將經濟增長率的預估值從此前的2.3%下降0.1~0.2個百分點,並由此下調基準利率。

  此外,現代、起亞汽車等企業由於來自中國的裝束電路板部件短缺,目前仍處於停工與復工不斷反復的艱難階段;在生産智慧手機的三星電子龜尾工廠、生産芯片的SK海力士利川工廠,目前均出現確診或與確診者密切接觸的案例,因此被韓國官方要求暫時停工,並針對部分員工進行居家隔離。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s)也將SKInnovation(電池企業)、連鎖超市易買得、LG化學等部分韓係企業的信用等級下調一級。

  意大利也“封城”,米蘭民眾搶購物資

  在21日之前,意大利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僅為3例。3天后的24日,這一數字激增到了219例。

  現有的許多線索都指向一名位於倫巴第科多尼奧地區的病患。據悉,該病患現年38歲。當地醫院記錄顯示,該病患2月15日首次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症狀,首次就醫時間為2月18日,目前在接受重症治療。曾與他接觸的數十名醫務人員和患者均被感染,包括該病患的妻子、與他接觸過的朋友和醫院的醫護人員。意大利倫巴第衛生部門已將其定為“一號病人”。

  值得注意的是,該病患本人未曾到過中國,被感染的原因仍不得而知。據當地媒體報道,他曾與一名從中國返回的朋友數次會面。但是,他的這位朋友在接受新冠病毒檢測時,結果一直為陰性。

  對意大利來説,更為嚴峻的是,目前還無法鎖定此次疫情傳播的源頭。

  從23日開始,意大利政府宣佈對倫巴第大區和威尼託大區的11個市鎮“封城隔離”,涉及五萬餘名民眾。封鎖地區由意大利警方負責進出管制,必要時將出動軍方加強管控,違反禁令者將被視為犯罪。

  威尼託大區主席盧卡蔡亞(LucaZaia)表示,意大利政府決定取消威尼斯狂歡節,關閉所有博物館,取消包括意甲在內的所有體育賽事,米蘭的阿瑪尼時裝秀也改成了無現場觀眾的時裝秀。

  米蘭中國留學生隋毅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從23日上午開始,當地民眾已紛紛搶購生活物資。面對民眾搶購物資的情況,意大利總理孔特表示,民眾存在焦慮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意大利沒有形成恐慌。

  雖然意大利政府已採取防疫措施,但在陸華眼裏,意大利政府做得並不徹底。陸華目前在米蘭時尚産業的一家公司工作,她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大部分意大利的企業仍在正常工作,只有個別互聯網公司發信要求在家辦公。她表示,在23日,米蘭市區公共文娛場所也沒有全部關閉。

  與韓國推遲K聯賽相似,孔特22日宣佈,暫停國內倫巴第和威尼托兩個大區的體育活動,三場意甲聯賽因此推遲,分別是國米主場對陣桑普多利亞、維羅納主場對陣卡利亞裏以及亞特蘭大主場對陣薩索洛。

抗“疫”或加快中日韓經貿協作步伐

  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韓國向中國捐贈至少220多萬套醫療防護用品;韓國企業則向中國捐款捐物總額超過9000萬元。

  與此同時,日本對華援助也是一波接一波:從自民黨議員每月從工資中捐獻5000日元(約300元人民幣),到日本地方政府和企業伸出援手等。

  而當新冠肺炎疫情在“鑽石公主”號郵輪以及日本本土不斷蔓延,導致日本醫療物資出現緊缺時,中方緊急向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捐贈了一批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去年,恰逢中日韓合作啟動20週年。20年來,三國建立了21個部長級會議和70多個對話機制,並成為三國深化合作的主要平臺。三國貿易額從1999年的1300億美元增至2018年的7200多億美元,經濟總量在全球佔比從17%提升至24%。三國合作為促進地區和世界經濟增長、引領區域一體化進程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季衛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日韓經濟對中國依賴度很高,此次疫情發生後,勢必對這些國家有影響。“在中國力爭儘快恢復産業鏈之際,能否儘快與日韓協調,也是重中之重。”

  季衛東説,“本來東亞地區就在提倡經濟整合以及經濟合作一體化,此時就需要各種溝通通道或平臺發揮作用。”他建議,可以率先在商務、醫療衛生領域進行三國部長間的溝通,通過協調會等模式互通有無。

  “可能疫情過後,這一合作模式就會為三國間經濟的協調機制奠定基礎。”季衛東認為,“在感謝對方支持、援助之際,如何共同防疫、如何調配資源,將進一步考驗中日韓三方間的協作。”

  李國憲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來看,隨著疫情在韓國境內蔓延,而中國是韓國最大的市場、疫情同樣危急的日本與韓國的經濟合作也仍然密切,導致韓國的內需及出口同時出現了巨大的危機,在此情況下,更應當加強東亞三國間從疫情防控,到經濟、市場等全方位的合作。

編輯:高鶴溪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