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變花海,林長制助力林長治!

2021-04-03 08:12:00來源:央視網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完善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推行林長制。今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在指導思想、工作原則、主要任務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一大早,貴州畢節織金縣副縣長張震就趕到了織金縣過弓村。他要會同鎮、村兩級黨委書記共同巡視森林防火工作。春季是森林火災高發季,過弓村山林面積大,防火形勢嚴峻。

   張震是副縣長,但是並不主管林業。不久前,他多了個新頭銜——林長,負責馬場鎮總共7.27萬畝林地。此後,不定期巡山成了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在織金縣,像張震這樣的縣級林長有33位,他們分管織金縣下轄的33個鄉鎮和街道的林業工作。從2017年以來,全國一些地方開始探索林長制,不少省、市、縣、鄉主要領導幹部都多了一個林長的頭銜。今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剛剛通過的“十四五”規劃中也強調,要推行林長制。林長到底是個什麼長?為什麼要求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幹部都關注林業工作呢?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林長制辦公室主任、森林資源管理司司長徐濟德説:“林長嚴格來説不是一種行政職務,是一種制度的體現。林長制是通過各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把發展林草資源,保護林草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落實到他們的頭上。”

   落實責任,是林長制設立的初衷。實際上,山林並不是沒有人管。長期以來,山林管護一直都由林業部門來執行,但單打獨鬥,力量薄弱。林業發展週期長,經濟效益低,很難得到政府的重視。儘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這些年來深入人心,但是亂砍濫伐、違法佔用林地、毀林開墾等破壞森林資源的現象仍時有發生。

   徐濟德説:“全國很多地方,過去都發生過一些破壞森林資源的案件,表面上一追一查,很多地方都重視,但實質上治標不治本。”

   如何達到標本兼治?就要從制度上想辦法,把責任明確下來,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中要求,明確地方黨政領導幹部保護髮展森林草原資源目標責任,構建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長效機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總林長,由省級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設立副總林長,由省級負責同志擔任,實行分區(片)負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實際情況,可設立市、縣、鄉等各級林長。

   徐濟德説:“省級總林長就是對全省的重大生態建設決策部署重點內容加強考量,根據本區域的實際情況,經常研究關注區域的生態文明建設,基層的林長要對負責的小區域責任落實得更好,對發生的問題要切實進行處理,對有關的生態建設或者保護的內容做到落實落地,落實得更有成效。”

   這樣的制度設計,是否能夠解決原來森林資源管理中存在的種種問題?

   2018年開始先行先試林長制的江西省從中嘗到了甜頭。

   位於江西萍鄉的略下村的花海,遊人眾多,很難想象,就在幾年以前,這裡是一片煤渣遍地,污水橫流的景象。

   萍鄉曾是長江以南最大的煤礦産區,有著130年的煤礦開採歷史,廢棄礦區面積近9萬畝。2010年,萍鄉就開始著手逐步礦山復綠,當時,主要是由自然資源相關部門來牽頭,林業部門只做技術支撐。然而,廢棄礦山的生態修復是一個複雜、系統的工程,需要多個部門配合,僅靠單一部門牽頭,困難重重,進展緩慢。

   江西萍鄉市安源區林長辦公室主任鐘彪説:“當時礦山復綠主要是以自然資源部門為主,資金籌措困難,項目實施比較難。”

   如何破解這個難題?2018年江西省開始試行林長制,對每一個行政地區都下達了森林覆蓋率的具體任務。萍鄉市由市委書記擔任市級總林長,下設分級林長,擔負起了整個市的森林資源管理的責任,礦山復綠工作立刻成為了政府的工作重點。

   林業、水利、自然資源、交通等各個部門被調動起來形成合力,政府在整合各類項目資金的同時,還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約定引進社會資本,籌集5000多萬元資金,因地制宜對廢棄礦山進行復綠美化。如今,萍鄉已經復綠了6萬多畝廢棄礦山,剩下的將在2022年完成復綠工作。

   上面做決策,下面抓落實。森林資源的保護,最終還要落實到每一個基層的林長頭上來。如何能把責任壓實,打通林長制改革“最後一米”,確保一山一坡、一園一林都有專員專管並且管得好呢?

   楊江勤是安徽省安慶市楊亭村的黨委書記,2017年,他成為了安慶第一批村級林長,面對自己突然多出來的新身份,當時的他也有些手足無措。

   村裏的山,很多是老百姓的自留山,山上草木自然生長,每年下半年,老百姓都會砍樹,山就成了光山,無人能管。這樣一個爛攤子,除了防火,林長還能做什麼?

   靠著自己的揣摩,楊江勤幹了一陣,山林狀況並沒有很大改觀,林長這個頭銜仿佛也沒有太大作用。到了2018年,安慶市出臺了全國首部林長制實施規劃,同時,又利用信息化手段,對每一個林長進行監督,實現責任可量化。楊江勤一下子有了壓力。

   安徽安慶市宜秀區五橫鄉楊亭村黨委書記楊江勤説:“市裏搞了一個智慧平臺,在平臺上發佈每年的年度任務,每年這個行政村植樹不能少於5000棵,低産林改造不能少於200畝。”

   領到了任務,楊江勤就有了工作方向。增綠、提質就成了他的首要任務。不過,具體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權力邊界在哪,依舊無章可循。直到2020年1月1日,全國首個林長制地方性法規《安慶市實施林長制條例》正式實施。

   此後,安慶市又建立了“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設立駐林長辦檢查工作室,部門間開展聯合巡查,針對林長履職進行監督。楊江勤的履職,更加規範化了。

   除了護綠、增綠,如何利用綠色發展,也是林長們要考慮的重要方向。

   楊江勤也想為村民謀一條綠色發展致富的路子。可過去,資源不足,力量不夠。這一次林長制實施,在政府多個部門的幫助下,楊亭村招商引資7家農林企業,累計流轉山場面積3600余畝,企業累計投入資金超過億元。旅遊經濟收益突破500萬元,帶動貧困戶留守人員就業,勞務用工收入突破200萬元。如今的楊亭村,山頂公益林密布、山腰茶葉、楊梅、藍莓等經濟林茶果飄香,山腳下紅梅、桂花、櫻花、鬱金香等花開四季。

   而江西萍鄉的略下村,則依託復綠的青山,打造“陽光花海”景區,成立了旅遊合作社,村民們紛紛入股、就業,端起“金飯碗”,吃上了“生態飯”。

   自2017年以來,全國已有十個省市全面推行林長制,《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提出,要在2022年6月底前,全國範圍內全面建立林長制。近日,國家林草局制定並印發了貫徹落實《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實施方案。

   全面推行林長制,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落實責任、理順機制,在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治理、保護和發展林草資源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要有系統思維、協同推進。林草資源的生態保護、生態修復、災害防控、監測監管等等,都需要通過林長制統籌兼顧、整體推進,將責任落實落細。從一些地方的實踐看,林長制實現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不僅使得林草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還實現了生態改善和綠色發展的“雙贏”,增綠又增效。

編輯:魏倩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