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最新“電話外交”有深意

2020-04-29 08:24:00來源:新華社

  4月27日晚,習近平主席分別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裏和伊朗總統魯哈尼通了電話。

  尼泊爾和伊朗,一個公共衛生體系較為薄弱,一個是中東地區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球抗疫的背景下,中國最高領導人在通話中傳遞了哪些重要信息?闡釋了哪些中國主張?我們一起來看——

  【談中國:渡過了最困難時期】

  中國的疫情防控進度如何?

  在同班達裏總統通電話時,習近平主席開門見山: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人民採取符合中國國情的有效措施,經過艱苦卓絕努力,渡過了最困難時期。

  渡過了最困難時期。這八個字,凝聚著中國人民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犧牲,也為世界人民共同抗疫注入了信心與希望。

  如此判斷,言之有據。

  4月15日,北京協和醫院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啟程回京。他們1月26日抵達武漢,也是最後一批離鄂離漢的國家醫療隊。 新華社記者 熊琦 攝

  為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需要相適應的運輸服務保障機制,保障市民出行需求,從4月22日起,武漢城市公共交通有序恢復全線網運營。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就在4月24日,湖北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清零;26日,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這標誌著以湖北、武漢為主戰場的中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階段性重要效果。經過數月努力,中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中國國內的生産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復。國家統計局快速調查顯示,截至4月9日,規模以上企業開工率超過90%。3月底重點項目復工率達到90%以上。

  電話那頭,兩位外國領導人都對中國抗疫成效感到高興、表示讚賞。

  班達裏總統説,相信中方的經驗將增加其他國家戰勝疫情的信心;魯哈尼總統則表示,中方經驗值得各國借鑒。

  【看形勢:做好長期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準備】

  中國領導層對形勢的認識非常清醒。

  習近平主席在通話中強調:我們始終對形勢保持清醒認識,已經做好長期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準備。

  不能掉以輕心,緣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嚴峻形勢。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300萬例。短短幾個月,疫情蔓延之快、衝擊之廣,給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

  近日,由中鐵廣州局承建的貴州遵余高速湘江大橋工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恢復生産建設。 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中華民族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民族,向來尊崇“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奮鬥精神。儘管疫情衝擊巨大,但沒有傷筋動骨、傷及生産力根本。中國多年積累的産業體系完整,基礎設施條件完好,超大市場規模優勢明顯,尤其是轉型升級趨勢確立,新動能發展壯大,在此次疫情衝擊下逆勢成長。

  在同班達裏總統通電話時,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我們對此抱有充分信心。

  【吁合作:形成合力 爭取勝利】

  通話中,習近平主席多次提及“合作”這個關鍵詞。

  “合作”——讓兩位外國元首産生強烈共鳴,也道出了國際社會的共同心聲。

  中國和尼泊爾山水相連,世代友好。習近平主席去年對尼泊爾進行歷史性訪問,兩國人民迄今仍記憶猶新。在中國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刻,尼泊爾政府和人民給予中方堅定支持;中方也始終關注著尼泊爾疫情發展,向尼方提供了多批抗疫物資援助。

  4月22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尼泊爾政府捐贈的醫療物資在樟木口岸的中尼友誼橋上完成交接。 圖片來源: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網站

  中國扶貧基金會在尼泊爾建起了便民洗手站,中方捐贈的新近一批醫療物資22日在中尼友誼橋上完成交接……通話中,班達裏總統這樣評價:相信疫情過後,尼中友誼將更加牢不可破,兩國合作將取得更多成果。

中國紅十字會志願專家團隊在伊朗開展工作。 新華社發(中國駐伊朗大使館供圖)

  目前,人口8000多萬的伊朗,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9萬。中國已向伊方援助多批抗疫物資,並於2月底就向伊朗派遣了對外抗疫醫療專家組,這也是中國派出的首個對外抗疫醫療專家組。當前,伊朗國內大多數省份疫情趨向好轉。

  通話中,魯哈尼總統向習近平主席表達了對中方的感謝之情。他還表示,面對疫情,伊中兩國相互支持,兩國人民友誼得到深化。

  中尼、中伊攜手抗疫,是國際抗疫合作的縮影。通話中,習近平主席更是著眼全球抗疫前景、立足世界人民的共同未來,提出了加強國際抗疫合作的中國主張:

  ——國際社會只有加強協調合作,才能形成戰勝疫情的合力;

  ——國際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團結合作,更需要維護多邊主義,更需要堅持國際公正和道義;

  ——中方將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發揮領導作用……

  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特殊時期的通話,跨越距離阻隔,將堅定有力的共同抗疫之聲傳向世界。

編輯:陳靜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