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鼓手黃土高原尋鼓譜 跨界劇「鼓子半夢」即將公演

2018-09-18 11:52:00來源:你好台灣網

  你好臺灣網9月18日台北消息(記者 陳偉建 梁曉蕾)蘊承臺灣鼓手黃子翎過去三年流浪黃土高原和印度恆河體驗的跨界鼓劇《鼓子半夢》,即將於9月20日至22日一連三天在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公演。記者日前專訪了該劇導演、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藝術總監黃子翎,聽她細説身體力行的從黃河到恆河、拜訪老鼓手所體認的「有人才有鼓,有生活才有譜」之藝道。

  

辛勤耕耘“老鼓手生命鼓譜”計畫的黃子翎(你好台灣網 圖)

  據介紹,跨界鼓劇《鼓子半夢》係子翎從2016年開啟的「老鼓手生命鼓譜」計畫二號作品,集合了她近年在大陸、印度探尋到的「鼓與人」的思考。該劇以「鼓面」作為人生的載體,以「身體」、「數據」、「聲音」、「光線」交替格律的方式,呈現老鼓譜背後隱藏的時間輪迴。

  「鼓皮是死的,人皮是活的,但每個表演者讓兩張皮發出的撞擊聲音都是不一樣的。因為聲音折射的是你的經歷、你的靈魂,都是不一樣的。」子翎就這樣緩緩的用描述鼓聲,導引著思緒回到三年前那片赤豔如火的黃土高坡。

  那條臍帶在哪兒

  子翎與鼓結緣廿載有餘。大學二年級時,她為了一份作業上山探訪「優劇場」,從此在山上一待就是16年。跟著老師和師父:「優人神鼓」的創辦人劉若瑀、當時的「擊鼓指導」黃誌群在山裡反覆不斷地敲打、練習。等再下山回到都市,除了打那套滾瓜爛熟的鼓法,子翎並無二技。她開始惶恐,開始流於為表演而表演的生活。直到遇見了臺灣無垢舞蹈劇場創始人林麗珍,「林老師説:子翎,你鼓聲裡有一股誠實的力量!」就這句話,子翎似乎找到了自己多年習鼓的靈魂。

  「第一次有人稱讚我的鼓聲。過去大家只會説:妳打的好帥,滿場都是妳的風採??。但林老師讓我聽到第一次有人在講我鼓聲的氣質。她引發我思考,是不是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個生命故事,那這生命故事跟鼓聲的連結是不是像臍帶一樣?那我的臍帶在哪兒?」就這句話,讓子翎決心遠赴大陸,尋找老鼓譜的故事。

  

拜訪黃土地上純樸的老鼓手(你好台灣網 圖)

  鼓就來源於生活

  2016年,子翎以「雲門流浪計畫」成員的身分,赴大陸西北地區,探訪中國古老禮器、重器、樂器——鼓的發源地。自黃土高原開始一路向西,她到了山西、陝北、蘭州、青海、四川藏區,感受鼓文化最原始的力量。出發前,被審核流浪計畫的前輩測試「你還不就是去學鼓法的?」子翎回答「我不帶鼓,我是用心去浸染鼓氣。」

  最終,子翎做到了。85天的行腳日子裡,她放下鼓棒,拜訪20多位鼓手,伴著老鼓手們在窯洞生活,問著老人家不曾被人關心的問題;操著生硬的臺式山西腔,望著半象形文字跟著哼唱老鼓譜。

  那段探尋老鼓譜的日子裡,子翎親身感受到了造就當今最富色彩的鼓樂根基,也觸碰到了一位位老鼓手對於傳統藝術無人接班的苦悶心酸。就如同她登於兩岸舞臺藝術交流平臺「駐藝」的特約稿裡所描述的:「我曾經在與鼓手聊完後,因為他人生的轉折站在十字路口對天大哭;我曾經和70歲老鼓手想起當年的苦日子,無語相望;我曾經和老鼓手回想起當年學鼓的囧事,晚上對著計算機邊整理邊笑;我曾經因為鼓手傷感傳承無人,一起抑鬱了幾天??」

  子翎由此體會「道藝一體」的本質:舞臺上的力量來自於生命的力量。她説,「我那時候體會到,鼓就來源於生活。生老病死、悲歡離合,都會沈澱出他的聲音。」於是,2016年,子翎在結束了85天的大陸西部探訪後,著手創作了「老鼓手生命鼓譜」一號作品《鼓子回家》。

  

和大陸鼓隊們一起慶豐年(你好台灣網 圖)

  每個人都是鼓子

  子翎以「鼓子」來冠名「老鼓手生命鼓譜」計畫的作品,想讓觀眾由己及彼的感受到故事裡的主角其實可以是我們每一個人。她説:「鼓子是指我。不過其實也有更大的寓意,就是每個人都是鼓子。每個人離開母體來到世界上,都在努力地找尋方向,那個內在的努力在很奮力地擊打自己的心跳。然後,你經歷過的事情,就像樂章一樣堆疊。你回頭看,其實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鼓手,都在寫自己的鼓譜。」

  2016年,子翎在臺灣邀請四位素人演繹了她的創作「鼓子回家」,把自己在黃土地上的經歷,用都市人能夠理解的方式演繹出來。作品裡,有忘卻了本族歌謠的都市高山族女工、有努力討取繼子信任的新婚繼母、有被強制繼承家族企業的高學歷文青,當然,也有她自己。

  

《鼓子回家》劇照(你好台灣網 圖)

  故事裡,工廠裡飄散的鳳飛飛歌聲,讓女工想起奶奶、媽媽曾哼唱的歌謠;廚房裡香味撲鼻的香香蛋,讓繼子終於接受繼母營造幸福的用心;用藝文興趣嘗試多元經營,讓瀕危的家族企業起死回生??然而,這些看似美好的結局,卻帶給了子翎更大的課題:人對傳承延續,為什麼如此的執著?

  於是,子翎有了再追尋、再出發的想法。這一次的目的地是印度恆河。

  看見自身千百遍

  行走了黃土高原,再邁進印度恆河。要跨越的語言障礙、文化障礙,這一程無疑是艱鉅的。行前三個月,子翎和團隊其他三位負責攝影、文字、鼓聲觀察的團隊夥伴們翻閱了無數印度文化典籍,只求讓自己和印度老鼓手的溝通能更深入,吸收養分能更酣暢。

  

和印度老鼓手請教(你好台灣網 圖)

  

在恆河邊練習(你好台灣網 圖)

  由於印度信仰原因,鼓的宗教屬性更多的被留存。印度老鼓手尤為擅長用宗教哲學思維,啟發子翎對鼓法的領悟。但子翎卻依然在印度格律循環中,得到了對中華傳統文化「天地人」的哲學參透。於是,2017年自印度回臺後,子翎發表了試驗小品《Tihai暫居》,嘗試印度傳統格律和中國音樂詩意交錯,運用中國鼓和印度鼓交匯,演繹出三年行腳積存於她心中的千年鼓聲。

  但這部作品的創作歷程,其實是煎熬的。子翎説:「我的身體好像一個記憶儲存槽。在黃河和恆河流浪之後,我可以開始感受到,她積攢了這些流傳了千年的鼓聲。老鼓手把歷史故事講完了,我開始要追尋自己了。但我很惶恐,我擔心自己的體內承載不了歷史的聲音,我開始覺得自己的鼓聲和老鼓手們如此不同,我的鼓聲如此單薄。」

  足足半年,子翎陷於徘徊和惶恐,她沒有勇氣拿起鼓棒、沒有勇氣敲打鼓面。她哭著把鼓打向地板,問自己「難道過去的出發,都是一場空?」痛定思痛後,她對自己説「既然什麼都沒有,那你就從當下開始一點一點的重新灌溉。」

  興許,她想起了黃土地賦予她生命的那份踏實——那些日月照耀黝黑發亮的肌膚、那些刻滿歲月深淺紋理的面容、那些慶祝豐年鑼鼓喧天的場景,這一切,分明的印證著每份鼓譜都來自點滴的生活。子翎重複道:「對擊鼓者而言,鼓是誠實的。在鼓聲中呈現了你的信念和過去,因為「有人才有鼓,有生活才有譜」。」

  

那些關於黃土地真切的記憶(你好台灣網 圖)

  如今,子翎的鼓聲交織著黃土高原和印度恆河老鼓手們的智慧,蘊藏著現代鼓人對傳統技藝的不捨和傳承。在即將公演《鼓子半夢》裡,子翎要帶我們探討「鼓與人」之間的意義——不在過去、不在未來,因為似夢似醒的人世間,你已看見自身千百遍。

編輯:姚思寒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