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

2020-06-12 08:12: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寧夏北部俗稱川區,得黃河水之利,地勢平坦,河渠縱橫,湖泊眾多,宛如江南;中部荒漠戈壁,乾旱少雨,風大沙多,土地貧瘠;南部丘陵溝壑林立,陰濕高寒,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稱,是國家級貧困地區之一。

  擺脫貧困,是寧夏尤其是南部西海固地區千百年來難以破解的一道難題。

  20多年間,習近平總書記四赴寧夏。1997年,在福建省工作期間,他牽頭負責閩寧協作對口幫扶,第一次走進寧夏。西海固的見聞讓他深感震撼:

  “我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家徒四壁。一家子既沒有桌椅板凳,也沒有鋪蓋。家裏唯一的‘財産’是挂在房樑上的一撮發菜,就靠賣這麼一點發菜來買油鹽醬醋。”

  隨後,2008年、2016年,他兩次來到寧夏,重點都是扶貧。

  這次去,正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他牽掛著那些還沒有脫貧的困難群眾,惦念著那些剛剛脫貧、日子還不富足的鄉親們。

  6月8日至1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寧夏考察調研。3天時間,吳忠、銀川兩地,進農村,察黃河,訪社區,走田間,看灘區,烈日炎炎,風塵僕僕。

  一切在改變。20多年來,寧夏城鄉面貌翻天覆地,群眾生活蒸蒸日上。

  唯一不變的,是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終如一,堅如磐石。

  黃河新村看變遷

  1997年,來寧夏扶貧的習近平,推動實施了一項重大工程“吊莊移民”:讓生活在“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西海固群眾,搬遷到賀蘭山腳下的黃河灌區。他為移民村莊命名為“閩寧村”:“閩寧村現在是個幹沙灘,將來會是一個金沙灘。”

  寒來暑往,時光如梭。20多年來,寧夏有近百萬群眾從南部山區搬了出來,光閩寧村就陸續接收了4萬多名移民。昔日“天上不飛雀,地上不長草,風吹砂礫滿地跑”的幹沙漠脫胎換骨,閩寧村也升級為閩寧鎮。這次來,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詢問了閩寧鎮的近況。

  此行,習近平總書記調研了另外一個生態移民村,黃河岸邊的新村——弘德村。

  村子坐落在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地處寧夏中部。原本這裡也是一片荒漠,颳起風來“一碗飯半碗沙”。上世紀90年代起,靠一級級泵站,把黃河水揚高數百米,滋養出一片綠洲。

  回族群眾劉克瑞一家原來住在西海固的“山窩窩”裏,8年前移民搬遷安置到了這裡。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他家做客。劉克瑞陪著總書記屋裏屋外看了一遍。門口的牛棚,整潔的小院,敞亮的臥室,還有乾淨的廚房。在廚房,總書記掀鍋蓋、開冰箱、擰水龍頭,看得十分仔細。

  在客廳裏,劉克瑞一家圍坐總書記身邊。老兩口、兒子兒媳、孫子孫女,六口之家其樂融融。習近平總書記詢問他們還有什麼困難。老劉興奮地報告總書記:“前兩年就脫貧了!”他掰著指頭一項項算:

  自己負責看護村口蓄水池,老伴就近打零工,一年下來少説也有兩三萬;兒子兒媳在附近的紡織廠打工,年收入五六萬;家裏養了三頭牛,一年凈賺一萬多;還有土地流轉費、合作社入股費……全家年入十多萬元。

  劉克瑞臉上是滿滿的獲得感。收入多了,花銷還少了。就近就業,省去了外出打工的住宿費、伙食費、交通費。糧食是自家種的,看病有新農合,孩子上學有義務教育。他告訴總書記:“什麼難事共産黨都幫著鄉親們解困,鄉親們打心底裏感謝黨的好政策,真正體會到‘共産黨親,黃河水甜’!”

  他拿出一張老照片。那是搬離西海固老家時拍的。

  那裏山大溝深、破屋爛衫,只能靠天吃飯,“種下一袋子,收上一帽子”。習近平總書記接過照片仔細端詳,不由感慨:“今非昔比,恍如隔世啊!”

  在村裏,習近平總書記特地考察了扶貧車間:“不是搬過來蓋幾間漂亮房子就行了。鄉親們搬出來後,要穩得住、能致富,才能紮下根。”

  這是一家閩寧協作的扶貧工廠,車間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多是老弱病。他們本是脫貧的短板,如今在家門口乾活,每天為紙箱穿把手,月收入千元左右。

  車間負責人挨個向總書記介紹。介紹到村民老宋時,總書記問他多大年紀,老宋告訴總書記他今年63歲,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地説:“你還是我老弟呢!”村民老鄭,今年67歲,總書記説:“咱倆同歲!”

  沒想到總書記這麼平易近人,老鄭笑得合不攏嘴。去年扶貧車間招工啟事貼出來,他第一個進了廠。他跟總書記説:“日子早就不難了,來這兒做工既能賺點錢補貼家用,又能跟大夥説話嘮嗑,好著呢!”

  車間墻上,一行標語十分醒目:“我和家人一起奔小康”。

  總書記對車間負責人説,興辦扶貧車間,目的就是為了扶貧。要堅持扶貧性質,多招收困難鄉親就業。企業參與興辦扶貧車間,先富帶後富,很有意義。

  稻花香裏説豐年

  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流出青銅峽後,由奔騰轉為浩蕩,形成了沖積平原,史稱“河套平原”。銀川平原處於河套平原西部,俗稱“西套”。自漢唐以來,這裡就開始開渠引水、開荒拓田,被譽為“塞上江南”。

  賀蘭縣地處銀川平原核心區。頂著烈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該生態觀光園有不少創新做法:稻田既種稻又養魚養蟹,魚蟹反過來給稻田施肥;農民土地流轉,加上務工和入股,既是工人又是股東;遊客既可以觀光遊覽,又可以品嘗美食、購買農産品。這是一條完整的生態鏈,也是一條延長的産業鏈。

  脫貧奔小康路上,寧夏正在探索一條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的轉型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聽了介紹,頷首讚許:“這裡不僅有‘一産’,還有‘二産’‘三産’,水資源利用效率提高了,附加值也上來了。”

  寧夏特色農産品展廳,菜鮮魚肥、瓜果飄香。習近平總書記一一端詳。紅彤彤的柿子椒、黑的西紅柿、顆粒飽滿的枸杞、肉質細嫩的灘羊肉……滿滿的寧夏特色。疫情發生以來,這裡的農副産品由於質優品好,銷路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反而通過冷鏈運輸打開新的市場。總書記強調:“我們要把擴大內需作為一個戰略基點。中國本身就是一個大市場,有14億人口的消費市場。開拓市場需要高質量産品,不能搞‘瓜代菜’之類的低水平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登上塔臺,舉目遠眺。千畝稻田,綠波盪漾。

  他沿田埂走進稻田深處。田裏勞作的村民們看到總書記,紛紛圍攏過來。

  他們都是附近的村民,每月務工費3000多塊,年底還有分紅。一位年輕村民笑著説:“我們種的就是自己的地,給自己打工呢!”他告訴總書記,一畝地一年800塊的土地流轉費,鄉親們土地流轉多的三四十畝地、少的十多畝地,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大家都是股東了!”總書記幽默的話,引來鄉親們會心的笑聲。

  社會資金注入,企業化運營,農民廣泛參與,“土地入股”“糧食銀行”“貸款擔保基金”等新模式……昔日的稻田變成了産業園區,過去只知下地幹活的農民,也一個個學起了新概念新技術。習近平總書記叮囑:“發展鄉村産業,一定要突出農民主體地位,始終把保障農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剝奪或者削弱農民的發展能力。不能把農民土地拿走了,幹得紅紅火火的,卻跟農民沒關係。要共同致富。”

  習近平強調,推動農業轉型發展是寧夏推動高質量發展題中應有之義。寧夏要珍惜黃河水資源,注意解決好稻水矛盾,調整農業産業結構,積極發展節水型、高附加值的種養業。

  在寧夏,黃河被稱為“母親河”,賀蘭山被稱為“父親山”。黃河水滋潤著這片土地,賀蘭山阻隔了沙漠東移,護衛著這片平原。

  習近平總書記乘車來到賀蘭山東麓的黃河灘區。展板上的照片顯示,過去盜挖盜採留下的亂坑千瘡百孔,經過整治後仍依稀可辨。總書記佇立在展板前,遠眺巍巍賀蘭山,語重心長地説,生態修復要付出很大代價,但不能有絲毫含糊,必須下大氣力抓好。寧夏通過灘區整治,發展葡萄種植,既發展了産業,又改善了生態,變廢為寶,值得鼓勵。

  黃土地上的牽掛

  這次考察,是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全國兩會後第一次“出遠門”。

  何為人民至上?全國兩會上,他講道:“我們這一代人有這個情結,一定要讓我們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特別是要扶農民一把。”

  黃土地上的情結,黃土地上的牽掛。在寧夏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無論是全面小康、脫貧還是現代化,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各族群眾是一個大家庭,要攜手並進。”

  “中國共産黨過去是窮人的黨,打天下是為了窮人翻身得解放。天下打下來了,就要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新中國成立70多年了,經歷了各種艱難險阻,遇到了各種困難挑戰,我們都走過來了,靠的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我們黨向歷史、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實施脫貧攻堅戰略,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減貧數字都在變化。

  總書記感慨地説,我們照著1921年黨成立時所立下的志向一直做下來,一步一步地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進。今年,我們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重中之重是扶貧。從目前看,現行標準下的脫貧任務我們是有能力完成的。

  脫貧攻堅,成就非凡,這是當代最生動、最真實、最具説服力的中國故事。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越到最後,越是最難啃的硬骨頭;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攻堅難度。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寧夏考察時,曾“就地取材”打了個比喻:“就像六盤山是當年紅軍長征要翻越的最後一座高山一樣”,讓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翻越的最後一座高山。

  調研期間,總書記了解到寧夏的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90多萬減少到去年的1.88萬,他關切詢問:“返貧的多嗎?返貧的原因是什麼?”

  “返貧多是因大病重病,去年寧夏有幾十戶返貧,今年也有少數群眾遭遇返工難,因疫返貧。”自治區的同志彙報説。

  習近平強調:“全部脫貧,並不是説就沒有貧睏了,就可以一勞永逸了,而是指脫貧攻堅的歷史階段完成了。相對貧困問題永遠存在,我們幫扶困難群眾的任務永無止境。”

  “我多次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長,我們的工作還要不斷提高,幫扶的領域要不斷擴大。將來幫扶農村相對貧困群眾的工作,要納入到鄉村振興戰略中去。”

  吳忠市利通區金花園社區的王蘭花,是一位和共和國同齡的老模範,是社區志願者的帶頭人。見到總書記,她激動地説:“2016年您來寧夏調研,您講的一句話我唸唸不忘,‘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當時我聽了,眼淚刷地就流了下來。國家發展到今天不容易,是一步一步幹出來的。”

  “這其中也包括你和廣大志願者,大家都在幹啊!”總書記的話溫暖而有力。

  “儘管我們的工作還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但是,有黨和政府持續不斷努力,有人民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我們一定會過上更好更幸福的生活。我們要有信心。”

  弘德村老劉家客廳裏,一盆盆花卉清香怡人。過去,鄉親們住山溝裏,吃都吃不飽,哪有心思養花。如今,弘德村幾乎家家戶戶都買上了幾盆花。

  窗明几淨,一簇簇、一朵朵,迎著陽光綻放。

  (本報記者杜尚澤、王漢超,新華社記者張曉松、朱基釵)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12日 01 版)

編輯:李覲如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