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新華視點: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民生清單”

2020-05-23 15:07: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 題: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民生清單”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5月22日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全文1萬餘字,是近年來政府工作報告中篇幅最短的,但所透露出的民生關切卻殊為強烈、深厚。

   “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中央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一定要把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一定要讓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有真真切切的感受”……

   通過梳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民生清單”,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嚴峻挑戰下,中央釋放出千方百計保民生的強烈政策信號。

  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重點有哪些?

  ——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堅決防止疫情反彈

   報告提出,用好抗疫特別國債,加大疫苗、藥物和快速檢測技術研發投入,增加防疫救治醫療設施,增加移動實驗室,強化應急物資保障,強化基層衛生防疫。

   全國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副院長魯友明説,此次疫情暴露出重大疫情預警不足、公共衛生人才缺乏、醫療應急能力有限等問題。要著手加強資金投入與技術支撐,在疫苗研製、核酸檢測、移動實驗室建設等方面積極佈局。同時,補足基層防疫短板,更好地服務最廣大的群眾。

   記者點評:生命至上!政府工作報告聚焦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隨著相關政策、法規以及資金的落實,我國公共衛生體系將在制度完善、專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全面推進。

  如何全面優先穩就業?

   ——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

   報告提出,今年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高校和屬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做好退役軍人就業保障。支持農民就近就業創業,讓返鄉農民工能打工、有收入。今年對低收入人員實行社保費自願緩繳政策,涉及就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部取消。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説,受疫情影響,就業形勢嚴峻。我國宏觀經濟和社會政策已經充分體現就業優先。接下來,需要進一步落實財政補貼、減稅降費、降低民企融資門檻、執行好社保減免等措施,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實現穩定和擴大就業的目標。

   記者點評:“全面優先”“千方百計”是穩就業政策響亮的形容詞。作為保民生的重中之重,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對穩就業的高度重視。各種社會政策以及財政、貨幣、投資等經濟政策聚合發力,努力對衝疫情影響。而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群體就業支持,則體現了政策的紮實與可操作性。

  如何完成脫貧攻堅硬任務?

   ——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健全返貧人口監測幫扶機制

   報告提出,加大剩餘貧困縣和貧困村攻堅力度。開展消費扶貧行動,支持扶貧産業恢復發展。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

   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汪三貴説,今年除了要完成剩餘貧困人口脫貧摘帽的任務,易地搬遷配套設施建設、住房和飲水安全掃尾工程任務也都要在上半年完成。下一步要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記者點評:在剩下200多天的時間裏,要確保剩餘551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雖然目標數量不算多,但他們卻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既要啃下脫貧“硬骨頭”,又要完成疫情“加試題”,還要注意鞏固脫貧成果,今年的脫貧攻堅任務可謂“時間緊、任務重”。

  如何完成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階段性目標?

   ——深化重點地區大氣污染治理攻堅,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報告提出,突出依法、科學、精準治污。深化重點地區大氣污染治理攻堅。加強污水、垃圾處置設施建設。加快危化品生産企業搬遷改造。壯大節能環保産業。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生態環境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劉銳説,當前,全國各地都在積極落實垃圾分類,加大垃圾末端處理設施建設,形成污染防治閉環。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方敏建議,要守住生態紅線,統籌考慮自然生態要素,深入開展水土修復行動,進行整體保護和綜合治理。

   記者點評:在疫情衝擊下保持決策定力堅持環境治理,十分不易。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污染防治攻堅戰進入到新的階段。依法、科學、精準治污成為今年生態治理的任務重點。

  如何提高基本醫療服務水平?

   ——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開展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

   報告提出,提高基本醫療服務水平。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開展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對受疫情影響的醫療機構給予扶持。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嚴格食品藥品監管。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醫院院長葛明華説,疫情期間人員流動受到限制,一些群眾異地就醫報銷遇到困難,推動直接結算工作十分緊迫。此外,政府對醫療機構給予合理支持,有利於醫療機構平穩運行。

   記者點評:提高居民醫保補貼、改革門診結算方式、對醫療機構進行扶持,對基本醫療的資金投入與便民措施,體現了面對困難,努力把群眾關切的事情辦好的責任與擔當。

  如何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

   ——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擴大失業保險和低保保障範圍

   報告提出,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全國近3億人領取養老金,必須確保按時足額發放。將參保不足1年的農民工等失業人員都納入常住地保障。對城鄉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城鎮失業和返鄉人員及時納入低保。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新村街道梨樹園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余梅説,各地基層政府都在積極落實中央精神,對疫情期間損失嚴重的困難群體進行幫扶。“我們社區按照統一部署動態調整困難人員認定標準,確保每家每戶至少有一人就業。”余梅建議,對困難群體要應保盡保,對特殊貧困群體要分類施策,採取集中託管、集中供養。

   記者點評:面對疫情衝擊,中央提出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和制度優越性。越是特殊、敏感時期,越要強調兜好底線,保障低收入和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

  如何確保“米袋子”“菜籃子”?

   ——新建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壓實領導幹部負責制

   報告提出,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産量,提高復種指數,提高稻穀最低收購價,增加産糧大縣獎勵,大力防治重大病蟲害。懲處違法違規侵佔耕地行為,新建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壓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副校(院)長王娟玲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多國出臺禁止或限制本國糧食出口措施。進一步加強農業生産,保障糧食安全,對穩定經濟社會大局有特殊重要意義。未來要通過壓實政府責任,有效保證耕地面積,加大農業科技投入,提高糧食生産效率和質量。

   記者點評:對於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説,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面對嚴峻複雜的糧食安全形勢,各級政府必須堅決保護耕地紅線,著力抓好農業生産。

  如何有效拉動消費?

   ——推動消費回升,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

   報告提出,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遊、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養老、托幼服務。改造提升步行街。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説,面對國內40萬億元規模的消費市場,企業大有可為。前4個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8.6%,顯示出巨大的消費潛力,也説明線上線下融合的智慧零售、智慧供應鏈、智慧物流,都在重塑消費環境和趨勢。傳統製造業、零售業、物流業需要在不斷改革、創新的過程中,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記者點評:要通過穩就業促增收,讓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並通過製造業、零售業的升級,不斷提升人們的消費體驗,讓消費者敢消費。

  如何提高教育公平與質量?

   ——擴大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規模,優化投入結構

   報告提出,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擴大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規模。要優化投入結構,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説,擴大高校對貧困地區招生數量,有利於彌補區域、城鄉教育失衡,促進社會公平,切斷貧困代際傳遞。此外,“擇校熱”“學區房”等熱點話題的背後,是義務教育優質資源稀缺,需要加強教育供給側改革,整合公辦、民辦學校資源,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記者點評:時至今日,百姓對教育的要求,已經從“廣覆蓋”轉變為公平與質量。因此,一方面要繼續破解貧困鄉村學生的“上學難”,另一方面要緩解城市家庭的“擇校焦慮”。最終,要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的孩子,讓他們有更光明的未來。

  如何滿足百姓宜居需求?

   ——堅持“房住不炒”政策,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

   報告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以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支持加裝電梯,發展用餐、保潔等多樣社區服務。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説,縣城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宜居環境建設,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劃了新重點,既能儘快有效拉動下游建設市場,又能滿足百姓日益提高的居住需求。應加快研究制定相關規劃,推進土地、財稅、金融等配套政策落地。

   記者點評:再次重申“房住不炒”,顯示了中央對房地産問題的堅定決心。而提高縣城居住質量、繼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等措施,則體現了對民生的關切。(記者舒靜、齊中熙、王優玲、侯雪靜、李勁峰、張超、王菲菲)

編輯:李瑞

相關新聞

要聞

更多

評論

更多

獨家

更多

視頻

更多

專題

更多

活動

更多

漫説

更多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澳臺節目中心版權所有